IA9节译:巴达布战争(3)——毁灭波潮
随着星际战士们在战斗中刀剑相向,大漩涡中的冲突也迅速升级。现在,随着帝国当局试图凭借致命制裁来强行终止敌对行为,并逮捕和收押拉夫特 休伦,大漩涡中的冲突爆发为了全面战争。但即便到了此时此刻,仍有些人相信可以把各派势力从毁灭的边缘拉回来。他们将被证明是大错特错的。
忠诚派的战争集结(0764905.M41)
随着帝国使节下达了判决,一支大规模星际战士部队也被派来参战,他们会动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施加帝国的统治。从该地区中可用且愿意响应号召的战团中,帝国选出人员组成一支特遣队(该部队很快就会被称为“忠诚派”分队),其中参战人数最多的是红蝎战团。抽调自火蜥蜴、猛禽和火天使战团的额外战斗连队将与红蝎部队汇合,而且幸存的火鹰和游侠战士们也被命令从独自的行动中退出,去接受高领主的权威调查。






由于近期的损失令其处于了危险状态,游侠战士欣然接受了命令;而火鹰战团在屈服于帝国使节的意志之前,还向分离主义者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血腥报复——这次臭名昭著的“Sacristan火焚轰炸”之后被载入了战史。在此次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战略浪费和虚荣作祟的进攻中,星际要塞“猛禽之王”号在火鹰战团长拉扎雷克指挥下,率领剩余战团舰队向边境星球Sacristan(这颗封建世界位于Endymion星团的边界处)发动了一场报复性轨道突袭。Sacristan 是一个人口稀少的贫困殖民地世界,它并无真正的重要性,只是螳螂勇士长期认为自己有责任进行保护的一颗星球而已。在击溃了星球微不足道的太空防御设施,并由火鹰突击队在一系列突袭行动中斩首处决了当地统治者与少量军事资产后,“猛禽之王”号危险地冲入星球低空轨道,从上层大气降下系统性的电浆轰炸。在数个日夜的轰炸令Sacristan化为废土,屠杀掉超过90%的当地人口之后,火鹰战团才从星系中撤出,徒留那个世界陷入火海。
忠诚派将部队集结在了Karthargo星区边境处的Josiah Quintus世界,并做好了长期交战的准备和组织规划。虽然忠诚派部队理论上的掌管者是来自讨逆修会的使节审判官——扎恩迪斯 弗莱恩,但身为忠诚派星际战士联军的督军者,红蝎战团至高领主指挥长——维兰特 奥尔蒂斯被给予了全部的战术指挥权;他是由其他星际战士分遣队的指挥官们推举出的“执牛耳者”(当不同战团被整合进同一支部队时,星际战士们经常会进行此种指派任命)。考虑到解决星际战士之间矛盾的固有危险性,以及他们相对独立于帝国直接控制之外的身份,弗莱恩几乎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个决定;如果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这位审判官可能偏好一位来自更“易于驾驭”的战团的指挥官,而红蝎战团在过去向来是出了名的思想独立和偶尔暴躁。无论如何,在太阳星域预备分遣舰队的支持下,这支规模庞大的忠诚派星际战士部队很快便展开了行动。他们肩负的任务有双重意图,第一重是要迫使分离主义者战团投降并归顺于帝国使节的权威,第二重则是重建并保护大漩涡诸世界与帝国其他区域间的商贸联系——人类帝国迫切需要这些资源,以维持数十项紧迫的军事需求。

领主指挥官奥尔蒂斯的第一项命令,是派遣他自己的红蝎战团部队与太阳星域分遣舰队主力一并出击,向分离主义者控制的区域发动一系列推进和佯攻,以试探对手的抵抗(力量)和(军力)部署。结果就是双方在4011906.M41爆发了巴达布战争中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战——静默边境区之战。在Galen和Grief两个星系之间的荒芜虚空中,大漩涡巡洋舰中队联合恸哭者战团舰队,与太阳星域海军和红蝎战团联军展开激战。这是一场无果而终的战斗:双方舰船都遭受了损失,但几乎没有损失主要舰艇。进行事后研究的分析人士们指出:在战争的这一阶段,双方还都不愿牺牲自己的主要战列线来确保胜利。此次仅有的严重损失是大漩涡舰队的旗舰——霸主级战列巡洋舰“怒火铁掌”号;轻巡洋舰“西贝林女士”号的一发光矛射击,幸运地击穿了这艘战列巡洋舰的虚空盾,摧毁了敌舰的舰桥,“怒火铁掌”号因此失控,与护航舰队脱离开。发现这次未曾预料的失误后,多艘红蝎打击巡洋舰立刻出击。尽管“怒火铁掌”号的炮手们英勇抵抗,打击巡洋舰们仍在近距离交火中快速击溃了这艘可敬战舰,然后便派出跳帮队结束了战斗;在盟友们能够集结起来保卫它之前,这艘战列巡洋舰就变为了熊熊燃烧的废船。分离主义者舰队很快就脱离战斗,逃入亚空间,让忠诚派夺得了暂定的胜利。


在该时期的极短时间段内,双方进行了十二次交战——既包括虚空战,也包括边境世界上的地面鏖战,静默边境区之战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总的来说,随着时间来到906.M41早期,兵力雄厚的忠诚派很快便成功地阻断并遏制住了分离主义者的挺进(攻势),在游侠战士与火鹰战团被洗清异端或阴谋煽动叛乱的嫌疑后,而且其残军部队也被纳入进忠诚派战斗序列后,情况尤为如此。可即便如此,敌方未被预料到顽强抵抗,仍然阻止了忠诚派取得任何重大进展。由于知道敌军的战线被拉长,各处兵力稀薄,领主指挥官奥尔蒂斯一直采取的战略是:在广阔战线的各处发动袭击,希望借此找出敌方的薄弱点,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薄弱处并不存在。于是,忠诚派改变了战略。
Sidon Ultra惩戒行动
在大漩涡地区边界之外,泰拉高领主们也彻查了Karthargo星区。帝国使节团在Karthago星区的首府——Sidon Ultra世界上展开调查,他们很快发现,在挑起巴达布战争的过程中,该星球的帝国指挥官兼Karthago星区总督——坦尼特 柯内格难辞其咎。总督和(其他)贵族家系的领袖们都遭到讨逆修会的处决,理由是他们“野心勃勃,恣意妄为,不适合做为皇帝的臣仆。”
对于Karthargo星区政府的调查结果(简言之)就是:在导致巴达布战争开始的无数事件中,星区统治集团多次越权。现在,坦尼特 柯内格及其追随者已被明正典刑,Karthargo星区民众却还要为其赎罪;Sidon Ultra世界上的整整一百四十亿被判处签订劳契,他们要六代为奴为偿还拖欠的债务。
随着泰拉政府在Karthargo诸世界上武力征收十一税和赔款,政务部的全面(行为)修正工作与法务部的强制道德矫正项目也在整个星区中铺开。该过程至今仍在进行中。
Vyaniah掠袭行动与Surngraad背叛事件(906.M41)
随着分离主义者的攻势被有效遏制住,领主指挥官奥尔蒂斯的计划也进入了下一阶段:向Vyaniah星系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掠袭。忠诚派认定,以此处作为目标能向敌军施加最大压力。Vyaniah自身也是一颗重要的世界,充当着一条环绕大漩涡外缘地带的次级亚空间航道上的警戒哨站。鸟卜分析数据和情报信息也表明,相比于固若金汤的Sagan星系,该地的驻军力量和防御设施都更为贫弱。相关情报还进一步表明:在那些遭到征服的世界上,反抗分离主义者统治的骚乱仍在持续,忠诚派的进攻可能将其激励为公开的暴动起义。

在火鹰战团与新抵达的猛禽战团分队执行巡逻与护航任务的同时,抽调自红蝎、游侠战士和新星战士的打击部队也向Vyaniah星系发动了三管齐下的突袭(在进行过初次行动之后,忠诚派又连续多次发动此类掠袭)。行动的主要目标是破坏Vyaniah的生产能力与轨道转运平台们,次要目标是削弱分离主义者对于该星系的掌控。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战斗中,忠诚派星际战士首次于公开战斗中遭遇了僭主军团——休伦利用巴达布星区行星防御部队改组而成的私军。由于严重低估了这支部队的抵抗能力,忠诚派打击部队初次掠袭的很多目标都基本未被实现,四座轨道平台中只有一座失去了运行能力。Vyaniah世界的铸造综合体虽然受到损伤,但其生产(能力)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不过,截获自Vyaniah指挥通讯网络的数据表明,僭主军团也付出了高昂代价,忠诚派对这些叛徒辅助军的击杀比超过了1:178。对于Vyaniah世界的最后一次掠袭发生于906.M41,这次行动对僭主军团而言尤其血腥,因为红蝎战团部队直接攻入了Caelian工业巢都;忠诚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大量杀伤(当地的)凡人守军,并抓捕在其队伍们担任统领的星爪战士。





但是,尽管遭受了袭击,分离主义者们仍然稳固控制着Vyaniah。在不久之后的115906.M41,忠诚派继续收到两则坏消息:第一项,是在从Karthago星区延伸而出的后方补给线上,多支军用运输船队遭到某艘未知战舰的进攻并被打散——该舰之后被证明是处刑者战团的“黑夜恶妪”号;第二项则与Surngraad世界的命运相关。位于大漩涡深处的要塞世界Surngraad一直处于独立自主状态;当地的战争领主们拒绝屈膝臣服于巴达布僭主,守军抵御着分离主义者舰队的进攻,但休伦的部队目前控制住了北半球的堡垒群,南半球的堡垒群几乎无法继续坚守。忠诚派面对着严峻的情势:Surngraad位于敌方领土的纵深处,帝国无法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倘若该星球遭到敌军的完全占领,忠诚派未来就要发动攻城战。
Grief事变(3390906.M41)
随着战事陷入僵局,分离主义者发出了一项非凡的提议,出人意料地打破了这种状态。拉夫特 休伦亲自派特使前往忠诚派处,提议双方暂时停火,并与忠诚派指挥官——维兰特 奥尔蒂斯进行体面的谈判,以避免那些本应“忠诚的兄弟”(僭主的代言人如是描述)继续流血搏杀。尽管使节审判官弗莱恩强烈反对,奥尔蒂斯仍然同意会面——他相信同为战团长的休伦会遵守停战诺言,但领主指挥官同样公开表态,宣称自己将坚定不移地执行高领主们的判决。
在Grief星系的外环气体巨星——Shedim的轨道上,有一座被废弃的空间站,巴达布僭主和督军者就是在此处进行了面对面会谈。时至今日,接下来发生的事件中也仍是争论的焦点,并有很多潜在谜团,下文很多细节都是根据回收到的已损坏记录文件复原重建而成。空间站本身曾是一座被建造于小行星群中的海军补给仓库,在几个世纪前因太阳耀斑活动(的影响)而被废弃;除了残余的空气之外,空间站中的其他设备都已失效,物资也已清空。按照事先安排,双方代表团都乘坐一艘没有护航的打击巡洋舰前来,两位领袖和自己的荣誉卫队都搭乘雷鹰炮艇进入小行星群,同时战舰也都退后到武器射程之外,双方在废弃空间站中央处的巨大拱顶货仓中会面。从之后回收的记录来看,谈判情况立刻变得不稳定,双方激烈对峙。休伦的表现和言辞就仿佛触犯帝国法律的并非是自己和分离主义者,而是站在面前的奥尔蒂斯和其他忠诚派。螳螂勇士战团长——萨尔泰克也随同休伦出席了会谈,他很快便指控火鹰战团肆无忌惮地对忠于帝国的平民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要求对火鹰战团长——拉扎雷克的罪恶进行比武审批。休伦也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对于敌人和他自己所谓的暴行与侮辱举动,巴达布僭主加以猛烈抨击;他甚至认为奥尔蒂斯应该弯腰臣服于自己,加入僭主的阵营,对抗那些将阿斯塔特变为“纯粹服务其可悲贪欲的谄媚奴才”之人。维兰特 奥尔蒂斯则态度坚决,重申了帝国使节团的授权令状和不可侵犯的传唤权。随着谈判陷入死局,双方进行了休会,都退回到空间站中属于自己的舱室包厢中,与同伴交流对策。就是从此刻开始,关于该事件的记录变得混乱,而对于忠诚派与己方打击巡洋舰的通讯被掐断后发生的状况,也存在着自相矛盾的报告。
能被确定的信息是:三艘未知舰船——其中两艘被鸟卜仪日志标记为可能是“圣像破坏者”型劫掠舰(一种变节舰艇的型号),第三艘则是原型未知的轻巡尺寸战舰——从气体巨星Shedim厚重大气层深处的隐蔽位置发起了进攻。在忠诚派与分离主义者双方舰船做出回应之前,进攻者们便突袭了小行星基地,在用舰炮扫射过空间站之后,异端分子、变种人和其他变节者组成的掠夺队便进行了跳帮。对于随后的战斗,已知的情报是:包括可敬的红蝎战团长——领主指挥官维兰特 奥尔蒂斯在内,帝国代表团全员阵亡;休伦代表团中也有多名人员身亡,其中包括螳螂勇士战团长——萨尔泰克。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至今未知。三方随即在空间站周围爆发虚空战,红蝎首席智库——塞弗林 洛斯利用突击艇和传送器,率领部队向空间站发起绝地反击。在战斗的高潮阶段,由于遭到星爪打击巡洋舰炮火的重创,较大型的未知战舰撞向空间站并爆炸,导致(空间站所在的)小行星缓慢分裂为一连串碎片。虽然损失惨重,但塞弗林 洛斯仍然成功夺回了战团长遗体;在解体中小行星基地内部,红蝎部队与星爪和掠夺者两方都展开激战,但之后为了避免必然的死亡,双方都撤离该地。虽然红蝎战团深受打击,但塞弗林 洛斯排除万难拯救战团荣誉的举动,还是为其书写了一段不朽传奇。而巴达布僭主似乎在战斗早期便逃出了空间站,至于他和奥尔蒂斯乃至萨尔泰克的身亡有何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在这场忠诚派所谓的“Grief事变”之后,双方相互指责,也都为己方辩驳。很多人指责休伦背信弃义,计划了这次袭击,声称这是可鄙的背叛;而分离主义者把责任全部推给审判庭,声称这是后者利用秘密手段暗杀休伦的阴谋。使节审判官弗莱恩报送给讨逆修会的公报,则有着更为公开的结论:不排除有可能是恶意第三方介入其中,如果战争继续进行,整个地区陷入血腥的无政府混乱状态,这些势力便能渔翁得利。弗莱恩也并未排除休伦策划此次阴谋的可能性,但他认为巴达布僭主的首要目标并非是奥尔蒂斯,而是昔日盟友萨尔泰克;奥尔蒂斯的死亡,则是休伦同时在敌人和盟友眼前为这次暗杀蒙上疑云的手段。该说法虽然看似诡异,却也有着真实成份,因为当时有证据表明,对自己支持大漩涡分裂的行为,螳螂勇士们正越来越感到忧虑。虽然螳螂勇士们坚定地保护着大漩涡守卫的同袍们,令其免受外部侵略,而且用鲜血捍卫着阿斯塔特修会神圣的独立性和权利,但他们仍然认为高领主们的直接判决是不容忽视的;另外,随着关于星爪战团在自己领地内部推行统治的谣言开始流传,螳螂勇士内部也因此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不安情绪。萨尔泰克的死亡或许能让螳螂勇士战团下定决心,尤其是在某个敌方战团要对此负责的情况下;而如果敌方也认为是螳螂勇士们杀害了自己的同袍,效果便是锦上添花。
随着双方和解的可能性被彻底摧毁,战事将会继续升级,红蝎和星爪也都不会再留有任何余地。而那些很快就将揭露出的秘密,则会为巴达布分裂事件增添更为黑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