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误区:私域,微商,直销不是一回事
最近社群的老板们都问过我一个问题,私域不就是微商,不就是直销嘛!为啥还要发明一个新词呢?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私域概念正式开始也没多久,还没一个官方,正统的流派。
我在【私域营销的四个关键节点】一文中,讲述过我对私域每个阶段的理解,可以翻开看看。
接下来我将详述私域营销、微商和直销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和小团队迅速定位自己的商业方向。
01
相同之处
看着不都是在朋友圈发广告卖东西吗?
这是大多人的第一反应,说实话,有点片面了,无论是何种销售行为,本质都是相同的,曝光+渠道。
真正让人觉得很像的原因是,这三种销售模式都非常依赖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无论是私域营销的粉丝关系,直销的渠道关系,还是微商的用户关系,它们都需要通过个人或团队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维持和发展这些联系。
同时也都是用微信作为主要载体,做传播,交流,呈现,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谁做生意能不用微信呢,毕竟是国内第一APP了。
02
不同之处
这三者销售逻辑都是在朋友与顾客之间切换身份。不同之处在于,私域通常指顾客变朋友,微商与直销通常是朋友变客户(合伙人)。
私域:
通过原有商业或者新媒体方式获取粉丝或顾客,然后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多方位展现,人格+专业。
最终目标是让粉丝或顾客成为品牌或IP的朋友,从而进行多次消费或裂变。
私域经营就像挖水井,挖井很难,但后面长期吃水便宜又安全,难点在于运营能力与品牌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微商:
通常是用高额的分润吸纳代理,主要卖的是赚钱的机会而非产品,大多数微商销售手段就是暴力“晒”收益,来组建销售网络。
所以才会有前些年出现的那些梗,200元拍喜提保时捷照片。而且目标客户都是自己的朋友。
所以就会给人感觉:我拿你当朋友,你竟然想赚我钱的不适感。
微商销售结构好处在于入局门槛较低,但也是这个原因造成产品与代理商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直销:
直销一般是企业自有品牌独立设计利润分配结构,直接组建多层级的销售网络,通常主打的也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长期管道”收益。
所以相比于“暴力”的微商,直销更注重打造长久稳健的销售网络与销售能力。
直销的好处就是长久了,据我所知有些行业头部都快做到百亿销量了,并且相比于微商,直销的产品由于通常是自有的,升级快,售后也会更好一些。
但弊端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收入来得比较慢,并且大部分是因为机会而来,最终没赚到钱自己却变成了主要客户。
03
说在最后
私域是注重品牌与IP的打造,注重向客户植入维度的运营。微商更擅长搞关系,维持社交渠道开拓社交资源。
直销注重的是长期提升销售能力与组建销售网络。
现在这三种经营结构,市面上都存在,如果你是创业者,可以根据你的终极目标设定销售方式,并且销售方式不是绝对的,但本质是相同的。
这三种销售模式都涉及在朋友和顾客之间切换角色,区别在于先后顺序罢了。
未来这个时代,一定是渠道为王,从单一的产品过渡到更多附加值的时代,附加值可能是分销带来的实际利润,也可能是我喜欢你这个人带来的情感满足。
总之,对于中小创业者来说,投资于任何销售渠道的回报通常比仅仅依赖品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