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英雄吗?
《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故事可以说非常精彩,而且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三国志》是这样写的:汉献帝将一份密诏藏在衣带中,交给自己的老丈人董承,要密谋杀曹操。本来刘备并没有参与这次行动。但曹操在此时说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此时刘备正在吃饭,吓得把筷子和勺子都掉了。于是感到危机的刘备就跟董承、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杀曹操。而此时,因称帝被打得无家可归的袁术要投奔哥哥袁绍,途径徐州北,曹操派刘备监督朱灵、路招前去攻打,还没交兵,袁术就病死了,因此刘备没有真正参加衣带诏运动。也就在刘备因故外出时,衣带诏事件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杀死。从《三国志》的《董昭传》和《程昱传》记载来看,刘备应该是主动跟曹操争取了督军任务,从而脱身,董昭、程昱、郭嘉等发现了刘备的异心,但未及阻拦,刘备就已逃出生天。
对比《三国演义》情节和《三国志》记载,我们能发现,大同小异,只是事件发生的顺序不太一样。而且,《三国演义》这一段的很多细节也是源于史书记载。刘备种菜的事,见于胡冲的《吴历》,“望梅止渴”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刘备接雷电掩盖真相的细节,则出自《华阳国志》。
那么,就当时情况而言,刘备的实力并不强,也不想让曹操看到自己的潜在威胁,故意韬光养晦隐藏才能,曹操却依然把刘备当成跟自己并驾齐驱的英雄,曹操对刘备非常器重,表他为左将军,同车同席,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殊荣。不仅如此。刘备后来投奔袁绍,袁绍在离邺城二百里处迎接;袁术虽然嘴上看不起刘备,却一再巴结吕布企图消灭刘备;刘备被吕布夺了徐州,后来求和成功,回到小沛,短时间内就集合了几万兵力,吕布感到了刘备的可怕,于是在袁术的策反下,再次打跑刘备。可见在很多人眼中,刘备真的是个大威胁,早在刘备投靠曹操时,程昱、郭嘉等人就劝曹操杀了刘备,但曹操为了收买人心,没有这样做。
综上所述,刘备虽然实力一般,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个无用武之地的英雄,是个没有乘风起飞的大鹏。刘备二十四岁带着自己的团队讨伐黄巾军,二十八岁当了副县级公安局长,因为打了中央考察人员,亡命江湖。三十一岁才在老同学公孙瓒的支持下当到县长,而且深得人心,连想杀他的刺客都为之折服。三十四岁时,刘备明知不敌,还是毅然决然带着中外混搭的杂兵和临时招募的饥民营救徐州,以德服人,得到徐州这块根据地。这波操作连曹操都为之折服,于是三十六岁的刘备被曹操表奏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后来吕布两次忘恩负义打跑刘备,刘备只好投奔曹操,被表奏为豫州牧,为的是让他在小沛发展势力,共同消灭吕布,“刘豫州”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然而,三十八岁的刘备由于抢了吕布买马的资金,第三次被吕布打得无家可归。彻底消灭吕布时,刘备已经出道十五年了,虽然未得势,但锲而不舍,且口碑极佳,甚至走到哪里都能被夹道欢迎,这样的人不是英雄,谁还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