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来自大洋彼岸的利维坦

2018-01-21 00:51 作者:大方  | 我要投稿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射杀,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被挑起。

《利维坦战记》三部曲是一部基于现实一战的架空历史小说,虽说将同盟国和协约国简单的划分为机械和生物两个阵营未免有些粗糙,但作者扬长避短,一方面大篇幅描写两个科技阵营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极力让故事远离欧洲主战场,避免故事被拽入历史与政治的泥潭,着重描写年轻的主人公。


原版第一卷封面
译版第一卷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小说原名为《LEVIATHAN》(《利维坦》)、《BEHEMOTH》(《贝西摩斯》)和《GOLIATH》(《歌利亚》),中文版先是给它加上了《利维坦号战记》的主标题,而后又自创了三个副标题《飞跃阿尔卑斯》、《伊斯坦布尔大炮》和《直到世界尽头》。原名的三个标题分别指三部小说中出现的三个战争巨物,同时分别与圣经里面的怪兽利维坦、贝西摩斯和巨人歌利亚相对应,暗指了这三个战争巨物的地位与命运。

年轻的德琳为了实现自己的航空梦,女扮男装混入英国空军,意外邂逅了斐迪南大公的儿子阿列克,两个来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结为好友,与利维坦号一起投身到这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中。

设定小册子


因为角色视野的限制,本书对利维坦号等生物主义阵营产物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而机械主义的坚船利炮大多一笔带过,但是配合上基斯·汤普森老师充满手绘气息(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手绘)的插图后读者很容易就能想象出机甲的形象。

汤老师笔下的德琳和阿列克


刚接触汤普森老师的插画时,我第一反应是“他画的人好丑,机甲和生物还行”,但是随着阅读的进行,我发现为中国版封面作画的李涛老师画的人物与机甲过于华丽,而汤老师那灰尘扑扑的插画逐渐深入我心,到了后面我居然开始觉得汤老师画的德琳还蛮漂亮,明明是个短发、平胸、长得和阿列克很像的女汉子。

随着故事的进行,德琳与阿列克的形象越发鲜明,读者越发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当故事发展到最高峰时,最后的结局让我不仅高兴地笑出了声。


一股清流《猎龙人赞歌》


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轻小说”用朴素、认真的剧情征服了我,成为了2017年我最喜欢的第二本轻小说(另一本是《猎龙人赞歌》)。

希望这本书能为其它读者也带去活力与希望,愿这个世间能少一些庸俗,多一些平实。


来自大洋彼岸的利维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