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 他真的穿越了!活捉一枚可爱的圣诞老人!
♪Jingle bell jingle bell jingle all the way♪
小伙伴们圣诞快乐呀~
【二十四伎乐小百科】
如今的“地球村”让圣诞节在全世界越来越受欢迎,但这个“圣诞节”早在古代其实就已经有了哦,还是颇为重要的节日呢!
圣诞节我们也一般称其为“圣诞”,顾名思义就是圣人的诞生。中国历史上的“圣诞”除了特指孔子生日,还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当然,在古代主要还是指皇帝或皇太后的生日。圣诞节这一概念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有明确记载的时间可追溯至唐朝。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记载:“代宗文武皇帝。恢张圣运。从事无为。每於降诞之辰。锡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光景众。”意思是在唐朝代宗时期过圣诞节,皇帝会给赏赐锡天香,并提供美食。
诗仙李白曾在《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说到:“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这里的“天长”即天长节,就是唐玄宗的生日。
而在《元史·世祖纪五》里,也有好几处提到“圣诞”:丁丑,圣诞节,高丽王王禃遣其上将军金诜来贺”;“辛未,高丽王愖遣其枢密使朴璆来贺圣诞节”;“丙寅,高丽王王愖遣其枢密副使许珙、将军赵珪来贺圣诞节”,而这里的“圣诞节”,指的都是忽必烈的生日。
基督教再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中是在明朝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网上有一段《利玛窦书信集》,记载了明末某一年的圣诞节。到了清朝,尤其是清末,圣诞节在中国发展的范围变大,从《申报》的报道就可以看出来:1892年耶稣诞日适逢礼拜日,“是以租界中益热闹非常,凡执业于各洋行者莫不采烈兴高,一骋其车水马龙之乐”,比中国新年更显繁盛。1896年耶稣诞日,南市董家渡天主教堂的弥撒礼吸引了附近入教者数千人之多。1898年耶诞日,到虹口南浔路天主堂瞻礼的教中士女多至三千余人。
民国是圣诞节的大发展时期,也就在这一时期,圣诞节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过节的形式也从去教堂参观弥撒,到之后的互赠贺卡、商品促销、吃饭跳舞等等,就连才女林徽因也加入圣诞节的大军中,亲自设计圣诞卡片呢。

林徽因设计的圣诞贺卡
民国时期的圣诞节,除了买买买,也是吃饭跳舞的好日子~当时还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新闻报道:1947年第62期《齐鲁大学校刊》有一篇报道《圣诞节男女生宿舍开放》。据报道,男生前往女生宿舍参观络绎不绝。

圣诞节时商店的宣传广告

从现存的中国古籍里可以发现,自唐迄清,“圣诞”的说法就挂在古人嘴边。也因为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才让千百年后的我们,能得以知晓历史的过程。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