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料整理 M1911

2022-09-09 17:52 作者:土周小号  | 我要投稿


  • 使用枪弹:点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45ACP)

  •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 闭锁方式:铰链式枪管偏移闭锁

  • 发射方式:单动发射

  • 全枪质量:1.1KG(不含弹匣)/1.13 KG (含一空弹匣)

  • 全枪长:216mm

  • 枪管长:127mm/108mm/89mm

  • 膛线:六条,右旋

  • 缠距:406mm

  • 供弹方式:7发标准可拆弹匣

  • 初速:253m/s

  • 枪口动能:477 J

  • 战斗射速:35发/min

  • 口径:0.45英寸(11.43mm)

  • 弹头初速:247m/s

  • 有效射程:50m

  • 瞄准基线长:160mm

  • M1911是由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由柯尔特公司于1911年开始生产推出。后随即陪伴美军参加了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海湾战争。 其诞生原因是因为1899年-1902年期间,美国军队正在菲律宾与当地的土著发生武装冲突,在战斗中,美军士兵发现他们所装备的0.38英寸(9MM短弹)口径柯尔特转轮手枪停止作用不够大,再者过慢的装弹速度在近距离战斗中不占优势。于是,美军开始招标.45英寸大口径转轮手枪或者半自动手枪作为新一代的制式装备。M1911在竞选中经历了6000发试射、抗酸、抗泥沙等残酷的测试,期间勃朗宁还对M1911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最终,M1911在竞争中胜出成为了美军的制式装备,并开始了长达74年的军旅生涯。

  • 在世界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重新评估了M1911的表现,并针对以下要求进行改进:1.加宽准星,而发展出“派垂吉式瞄准具”(Patridge-type)瞄准具,允许射手在低光照条件下也能迅速瞄准。 2.加长击锤顶纹,使射手更容易用握枪手的拇指扳下击锤。 3.将扳机在其护圈内稍向后移,并将扳机前平面刻纹,特别有利于带手套操枪射击,也避免一些手掌较小的射手出现扣板机时手指不够力的情况。 4.将平直光滑的握把后背部刻上条纹,并呈弓状拱起,以便于握持,增强了手感。 5.修改握把护片的防滑纹,使手感更好。 6.在握把靠近扳机的位置削了两个凹面,使手指更容易操作扳机。 7.延长虎口上方的枪尾突出部,不但造型美观,也便于操枪。 所有的改进都在春田兵工厂完成和测试,于1926年投产改进型的M1911,并命名为“.45口径1911A1型自动手枪”(AUTOMATIC PISTOL, CALIBER .45, MODEL OF 1911A1),简称M1911A1。

  • 一战中美国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阿尔文·约克(Alvin York)军士的战斗经历即是一个运用M1911的传奇案例。1918年10月8日约克所在的一支17人的巡逻队在押解德国俘虏的途中,遭到了德国机枪火力的猛烈扫射,当场折损过半。作为队伍中神枪手的约克下士用M1917恩菲尔德步枪向着德军机枪手精准还击,另一个方向上的德国士兵算准约克的步枪打光5发子弹,试图在换弹的间隙对他发起攻击——然而约克还携带了一支M1911自动手枪,德国人被意料之外的持续火力还击。最终在其他战友的一齐奋战下,剩余的德军看着这一小撮勇猛无畏大吼大叫的扬基而最后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举手投降。这支小队最终击毙了25名德国士兵,俘虏了整整132人,约克的英勇事迹也令他获得了美军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 二战后M1911仍然受到用户的欢迎,在朝鲜战争和越战中依然是美军的制式手枪,尽管小口径突击步枪在60年代开始普及,但在越战中美军士兵仍需要手持加装手电筒的M1911钻进狭小的越共地下坑道网络迷宫中搜索敌人。70年代初,岩岛兵工厂将标准的M1911A1进行了缩短枪管等一系列改造,定型为"M15将官型手枪"提供给高级军官作为个人防卫武器,这被视为美军的最后一型M1911。

  • 作为一个世纪以来无数驰骋战场的美国军人心爱之物,M1911手枪和.45ACP枪弹在美国民间也有着极高的地位,早已成为了某种标志性的情怀与精神寄托。即使在1945年美军停止订购新的M1911后仍有大量的M1911被生产出来供应民间市场,从执法武器、居家防卫、狩猎、运动射击各个方面深入进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 除了美国以外,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局部战争,大量的M1911作为军事援助或者出售的剩余军事物资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中,早在一战时英军就订购过改用.455韦伯利口径的M1911装备飞行员、炮兵和海军人员并使用到二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家生产过M1911,例如挪威引进许可生产的型号命名为M/1914作为挪军制式手枪,二战中德国占领挪威后命令继续生产该型号给德军和吉斯林的伪军使用,使得M1911成为同盟与轴心两大阵营都装备过的武器,阿根廷生产型为M1927,泰国生产型为86式。

  • 70年代中期,美军认定M1911已经过时开始研发新的军用手枪,但直到1990年,M1911才被后继者M9正式取代。即使如此,直至今天许多用户仍坚信结构简单、耐用、威力强大的M1911是最好的战斗手枪,两派的支持者直到今天仍然互不相让,直至现在,从索马里到阿富汗荒芜的山脊,不少美国特种部队成员腰上的枪套中仍旧为经典的M1911留有一席之地。

  • 以20世纪初期当时的科技条件,设计.45半自动手枪并非易事,但勃朗宁却设计了一款经的起岁月考验的.45半自动手枪,在它漫长的生产岁月中,未见有人能对其原始设计作出重大的改进。270万支的政府订单已经让M1911成为美国产量最多的自动手枪,而世界各地繁多的生产厂家使得总的产量根本无法统计。它的各种特点也对20世纪的其他手枪留下了深远影响。

  • 在美国这样一个枪支普及的国家,许多士兵自少年时代就把玩着父辈的M1911长大,因此对于这种武器有着天生的熟悉,恪守传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至今仍在为其精锐战士提供改进的M1911,从MEU(SOC)到最新的M45A1,时髦的沙色外观,枪管下的附件导轨,增加到8发的弹匣似乎都在宣告着,M1911或许会过时,但是永远不会被淘汰。

      以上资料取自百度/360浏览器/少前百科 

资料整理 M191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