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F1赛道故事:欢迎回来,纽博格林

2020-10-04 22:27 作者:临渊_Aslinger  | 我要投稿

    今天是星期天……虽然我们的假已经放完了,但是总还是要更新的。今天就写写纽伯格林这条传奇赛道和F1的故事。

    顺便先道个歉,文中所有的博我都打成了伯,晚上才看到这个问题,懒得改了,大家别介……

    我知道很多人是纽北圈速爱好者,所以先在这儿贴个链接,这是纽北新的官方认证圈速榜单,现在只有不到10辆车有登记成绩,都是2018年10月之后做出成绩的车子才可能有记录,车辆已经分好类,请安心食用:

    https://www.nuerburgring.de/en/fans-info/info/record-drives-lap-times-nuerburgring.html


    注意:文末有周末比赛的时间,大家都留意一下,别错过了比赛~

    (以下正文,喜欢的车迷朋友不妨来个关注+三连,比赛周赛后分析持续更新,非比赛周穿插新闻速览以及杂谈板块~)

 写在前面

   算是一点碎碎念吧。

    很久没有在赛历上见到nurburgring的大名了,上一次这条赛道被用于承办F1比赛时还是2013年,那时德国站尚还由霍根海姆和纽伯格林两条赛道承办,那一年瓦特尔在自己的家乡收获了截止今日的本土最后一胜,最终也以统治级的优势夺得当年的WDC头衔。

    之后的年份里霍根海姆一条赛道磕磕绊绊地继续维持着德国站,虽然两度因为资金问题宣布退出赛历,但直至去年。他们仍然处于赛历中。今年,霍根海姆赛道再次由于和F1方面谈判破裂未能进入F1版图,疫情的影响更是让我们一度以为德国站今年会再次消失,但所幸纽伯格林及时站了出来,在经历了易主,限速,关闭维护等一系列风波之后,这条古老的赛道再次回到了F1的版图上。虽然没能被冠以德国GP之名,但能够在世界最顶尖的赛事中立足,对于新的管理方而言无疑是绝佳的推广机会。


    建成

    纽伯格林赛道始建于1925年9月,在经历了3000人长达两年的奋战之后,赛道于1927年6月18日(一说19日)正式开放。最初的北环拥有76个弯角,全长22.8公里,高程差接近300米。初版的纽堡全赛道也和今日我们看到的GP环+北环(这里把南环,也就是现在的F1赛道的叫法用GP Circuit代替,与历史上的南环Südschleife区分)布局大不相同,虽然北环路线已经与今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当时的南环长得更像隔壁的勒芒拉萨特赛道(虽然那个年代的勒芒赛道几乎是纯粹的公路,据说连护墙都没有,路边就是咖啡厅),南北环之间靠环道连接,并且在南北环中各自设有调头路线。这条环道也是现在纽堡赛道的入口,也是当时南北环一起使用时的起/终点线位置。

    当时的南环长度为7.7公里,整条纽伯格林组合赛道的全场也因此达到了恐怖的28公里(中间有一部分是接头,缩短了),共计89个左弯和84个右弯,是名副其实的车手噩梦。

1936年的纽伯格林

    这条未来的传奇赛道在开放后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众多好手前来挑战,6月19日纽堡赛道迎来了第一场汽车比赛;本场比赛的胜者,第一个在这条赛道上取得冠军的车手Rudolf Caracciola的相片更是长期挂在纽堡赛道官网北环的介绍页面上。补充说明一点,这哥们儿当年也开的是梅奔……

Rudolf Caracciola像

    据称比赛当日就有英国媒体记者如此形容这条赛道:“这就像一个喝醉了的摇摇晃晃的巨人被派出来决定了这条赛道的路线”。这也是对这条赛道的“疯狂”程度的最佳形容之一。


入场

    在F1创立之后不久,纽伯格林就加入了这项赛事,1951年纽堡赛道迎来了自己承办的第一场F1大奖赛,在当年的第六场大奖赛中,驾驶法拉利赛车的意大利传奇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成为了第一个征服纽北的F1车手,足足甩开身后的方吉奥30秒有余(当然这个差距在纽北其实很正常),之后的1952和53赛季,法拉利连续两次在这里夺魁。

1952年的纽伯格林

    1954年,F1新军梅赛德斯奔驰(当时是真正的新军)在这里斩获了主场第一胜,五冠王方吉奥也第一次在这里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并且在之后的1956,57赛季分别代表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在此地卫冕。

    之后F1进入真正群雄争霸的60年代,德国站的赛程也因为赛道布局的变化从20圈减少到15圈,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车手们的比赛热情,约翰苏蒂斯,吉姆克拉克,杰克布拉汉姆,杰基斯图尔特等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都在这里登上过最高领奖台。

    不过在狂热挑战这条赛道的同时,大家也对这条赛道有所敬畏。其中斯图尔特爵士给这条赛道赋予了一个绝妙的名号——“绿色地狱”(Green Hell),这个称号到了今天仍然被大家所熟知,在许多车厂的宣传册上也能时时看到。而另一位车坛传奇Jochen Rindt对这条赛道的评价也相当中肯:“Difficult to drive, easy to die”

    (一个有意思的冷知识是,1966年德国站的领奖台归属于三个大洋洲车手,不知道这是不是个空前绝后的记录……)


转折

    时间来到1970年代,速度越发吓人的F1终于迎来安全危机,荷兰站上英国车手皮尔斯考瑞吉(Piers Courage)在比赛中遭遇致命事故,迈凯伦车队创始人兼车手Bruce McLaren则在好木头(Goodwood)测试CART赛车时遇难,连续的重大事故引发了车手们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担忧,大家纷纷以“过于危险”为由抵制当年的德国站在纽堡北环举办,不得已之下1970年的德国站移师霍根海姆,纽堡方面则负责进行赛道的安全整备,约亨林特(Jochen Rindt)也成为了第一个在霍根海姆登上冠军领奖台的F1车手。

    不过非常不巧,这位时年仅28岁的天才也在仅仅一个月后的蒙扎站排位赛中遭遇严重事故身亡,莲花队友费提帕尔蒂(1972,74赛季世界冠军)和顶替林特的雷尼维瑟尔在美国站成功阻击了冲击冠军的另一位传奇车手Jacky Ickx,费提帕尔蒂拿到职业生涯首胜的同时也给去世的队友送上WDC奖杯送行,这也是F1这项运动70年来唯一一个去世后被追授荣誉的车手世界冠军。

1973年的纽伯格林

    之后的1971年,纽堡回归赛历,签署了一份为期6年的合同,中间虽然也有大大小小的退赛事故,但总归没出什么大问题,劳达甚至驾驶着312T2在这里跑出了6分58秒6的优秀成绩,成为了北环22.8公里布局下的第一位跑进7分钟的车手,看上去德国站会长期落户于纽伯格林赛道了,不过一切都随着1976赛季德国站的来临彻底改变……

    

    1976赛季可能是70年代最有看点的一个赛季,风流公子哥James Hunt和日后的三冠王Niki Lauda争冠的故事甚至到了最近几年还被翻拍成了电影,而影响那一年争冠格局,甚至德国站的未来的,无疑是发生在北环的那起重大事故。

    劳达在赛道起点11公里处的Bergwerk(矿坑)弯前的左弯处打滑撞墙并不幸被身后两辆过路的赛车撞个正着,他的赛车当即起火,由于赛道过长,医护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现场,最后劳达还是被四位同场竞技的车手联合救出。不过由于在火中待得太久,奥地利人严重烧伤住进医院,但另外两位卷进事故的车手——美国佬Brett Lunger和劳达的同乡Harald Ertl——运气不错逃过一劫(虽然Lunger在接下来的奥地利站就又撞车了),甚至还参与了当场对劳达的救援。虽然劳达钢铁般的意志帮助他在蒙扎就奇迹般回归赛道,但在劳达缺席的两站硬生生追回12分的亨特也让冠军悬念留到了最后的日本,并最终依靠恶劣天气下劳达出于安全考量的退出夺得了自己名下唯一的WDC奖杯。

    虽然但是,这一年德国站的惨痛事故也让FISA(现在FIA的前身之一,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下定决心从安全设施还是远不达标的纽伯格林彻底搬走,隔年开始在霍根海姆长期进行德国站的比赛,纽伯格林北环和F1的故事暂告段落……


新生

    在彻底被F1丢在一旁之后,纽伯格林的管理方花了几年时间痛定思痛,之后在1981年,由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政府和ADAC联合出资,在南环处开始修建全新赛道,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GP赛道(虽然和今日的布局仍有差异)。当然,这期间在北环仍然有数量众多的比赛,WSC的C组赛车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纽伯格林1000公里耐力赛,而最著名的无疑是1983年疯子贝洛夫(Stefan Bellof)在这里的排位赛中驾驶着自己的保时捷956(007号底盘,虽然他和Derek Bell这个车组在正赛中遭遇事故退赛)跑出的6分11秒130的成绩,平均时速近200公里,比当时跑出第二好成绩的Jacky Ickx(也是一台956,005号底盘,搭档Jochen Mass)快了足足5秒多,直到919evo驾临之前,这都是纽北官方认证的最快一圈。

    新的赛道于1984年完工,长度4.556公里,在兼顾难度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安全的考量,是一条真正的“现代化”赛道(当年的现代化……),开幕当天请来了诸多赛车明星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助兴,并在隔年重新迎回了F1,米歇尔·阿尔伯雷托(Michele Alboreto)成为第一个在纽伯格林GP赛道上夺冠的F1车手,值得吐槽的是,他也是法拉利车手,而当时的亚军当年就夺得了WDC,也就是日后的四冠王,教授普罗斯特。

    不过在纽堡的比赛仍然短命,F1德国站在仅仅一年之后就因为车手们纷纷吐槽比赛过程太过无聊而回到了霍根海姆,纽伯格林则一直等到1995年才回到F1,连续两年承办了地点多变的欧洲站(之前在布兰兹哈奇,多宁顿公园和赫雷兹都有举办),其中舒马赫1995年在这里提前拿到了自己的第二个WDC。

    之后纽伯格林又在1997和98两年作为卢森堡大奖赛的承办地点,最终在1999年彻底拿到了欧洲站的举办权,同年,强尼赫伯特(Johnny Herbert)在这里拿下斯图尔特车队队史的唯一一个冠军 。

旧GP赛道布局

    2002年,纽伯格林GP赛道迎来了全新的一段赛道——Mercedes Arena(梅赛德斯竞技场),也就是现在一号弯之后的那个有点类似上赛道1,2,3号弯的大弧线,它取代了当初的Castrol-S(现在称作Yokohama-S,在耐力赛布局中使用)弯,这是整条赛道最难跑好的一段,也是决定圈速成绩的关键一段。之后直到2007年,F1欧洲站都在这条赛道举行,直到2008年因为财政问题和伯尼谈崩,横空出世的瓦伦西亚街道赛将之取代。一年的空窗期之后,德国站开始由两条赛道轮流承办,奇数年在纽伯格林,偶数年在霍根海姆,正好也能缓解一些财政上的压力。

新的GP赛道布局,不过图中很多弯道名字都已经过时了

    不过好景不长,2012年,纽伯格林赛道被曝因为大量翻新措施以及修建周边设施而负上的5亿美元的债务无力偿还,正在申请破产,之后由州政府提出了3.3亿美元的担保才度过这次危机。虽然之后还是没逃过破产的命运,不过在德国政府接手之后其营收仍然相当惨淡,直到2013年,赛道才在一次投标拍卖中以1.65亿美元的价格售出。这意味着纽伯格林迎来新主人,同时还可能重新扭转盈亏,但2014年3月这条赛道就被曝又一次发生产权交易,来自杜塞尔多夫的Capricorn Group和Getspeed联手以7700万欧元买入赛道,但随后Capricorn出现财政问题,收购方案搁浅;7个月后俄罗斯制药业巨头维克多·哈里托宁买下了纽伯格林的大部分股权,成为赛道所有者,这才让这条命途多舛的老赛道走向正途。

    2015年,由于纽伯格林正深陷易主泥潭,无力承办F1比赛,霍根海姆也拒绝了F1提出的帮忙要求,德国站有史以来第二次空缺(第一次是1950年,当时德国站并不在赛历中),而元气大伤的纽博格林直到今年才得以借大量赛道退出的机会主动提出承办在德国境内的比赛(没有用德国站的名字好像是因为霍根海姆拥有德国站这个名字的独家使用权),赛道方面已经提前宣布下周的比赛将有两万名观众入场,现在观众门票似乎已经销售大半。希望纽伯格林能够借着这一场比赛重新振作起来,也争取回到F1的常规年度赛历中。


那……北环呢?

    而北环在F1视野中消失的这么多年里,唯一一次有现代F1在北环试跑还是2007年,当时宝马索伯车队带来一台06年款的F1.06赛车让海费尔德(Nick Heidfield)上去跑了个养生圈,总时间长达8分半开外,虽然当时北环和GP赛道是一起跑的,但从现存的视频来看也不难发现当时德国人并没有玩命去推,直道上松油这种骚操作都见了好多次。

    当然,事后经查这台F1.06甚至被锁了7档(换句话说只有6个档能用),尾速也被卡在275kph,简直削弱到不能再弱,所以这个成绩……完全没有参考价值。不过好在宝马工程师们算是有点良心,算了个理论极限圈速出来,据说是5分15(这个说法其实有争议,我看到有人说这个数是Autosport的编辑和纽北的工作人员一起算的),当然,这也是个信不信由你的故事了……



南环赛道与跑法介绍(可以跳过)

    (以下部分重新把GP赛道简称为纽南,南环旧址应该已经废弃了,这个部分的一切弯道介绍中提到的名字均来源于纽伯格林赛道官网)

    本来想在这儿放个我在赛车计划里的跑圈视频来介绍介绍纽南的,但是不知道录屏效果如何,所以还是文字说一下吧,以下一点自己跑圈跑出来的经验,肯定不准确,可以图一乐。

    现在的纽南单圈全长5.148km,共有7个左弯,10个右弯,赛道宽度基本在10米及以上,,高度落差不到20米,虽然从物理条件上讲比较容易超车,但很多地方非常吃线路,跑偏一点就会损失很多,因此车手们也不应该贸然尝试攻击,否则容易得不偿失。

    从我试跑的数据来看(30圈+23圈,两个stint,测试车辆Formula A,平均圈速1分38low),左后胎内侧和右后胎外侧升温非常快,默认胎压下最先失去抓地力的就是左后轮,车手们可能要非常小心的对待油门。

    走线和刹车方面,一号弯不多说,事故高发地,2007年著名的明星大练冰就是在此处发生的,一要注意刹车点位置不能错过(大概在左侧红色路肩开始后一小点,错过的话后果很严重),二要注意会不会有个莽子老是想走弯心切线,起步之后容易撞车。

    Arena路段我也就不献丑乱说,自己都怎么没跑明白。

Mercedes Arena路段

    之后是一段小直道,从4号弯出来之后可以全力加速到S1的检测线再减速,之后进入邓禄普发卡弯(Dunlop Hairpin)路段,同样注意路线,第一弯Ford Kurve的进弯刹车点在路边排水沟跑到接近一半的位置。

Dunlop Hairpin路段

    出来之后全力加速,面对舒马赫S弯(Schumacher-S),注意走线,可以适当吃路肩,但吃多了容易掉速度,也可能打转,现在的F1不出意外能做到全油门,一直冲向S2的检测线。

舒马赫S弯

    在车身过S2检测线之后刹车(13年杆位圈车载显示汉密尔顿是在50米标志处刹车的),进入Ravenol弯(也就是之前那张大图里的Kuhmo弯,2016年纽伯格林24小时耐力赛冠军就是在最后一圈在这个弯超过了当时的领跑者从而夺冠的),之后靠常规外内外走线进Bilstein弯(之前大图中的Bit弯,没错是那家避震器公司的名字),入弯可以稍微走大一点搏出弯速度,后面就迎来全场最高速的路段,中间的ADVAN arch是一个全油门右弯。

Ravenol弯
Bilstein弯

    最后到达Veedol Chicane,前面是个上坡,到横幅前一点刹车(13年汉密尔顿杆位圈刹车更早,我怀疑是他尾速更高),切进第一弯,再切出第二弯(可以稍微吃点路肩,至少当时这里的路肩不高),之后在维修区入口线和第二条线之间刹车准备进最后一弯(Hyundai N,翻译过来叫现代N弯?),注意线路,全油门出弯即可。

Veedol Chicane
Hyundai N弯

    好像拉里拉杂的说了很多……

    最后还是把本周的比赛时间信息给一下,这周的比赛时间还是有点歪的,排位赛还是9点,但正赛是晚上8点10分开始,还是请各位注意别错过了时间,最后祝大家国庆愉快,我接着写作业去了……


【杂谈】F1赛道故事:欢迎回来,纽博格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