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味道·桂花与信徒
随着天气的变幻莫测,岁月的更替不止,时间已耐不得等上我们一程,悄然地踏上了秋天的旅途。
如今,年近深秋了,迟钝些的人们才明白了岁月易逝的道理,于是就前仆后继地,惶恐地写起些对于秋天认识的文章。说的过分点,他们就如同秋天虔诚的信徒,在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过后,尽自己所能显示出的一切忠诚表示忏悔。于是,有了铺天盖地的,叙写秋天味道的文章。以我浅薄的见地,这样的人或悠然地坐在咖啡馆里,品着从细颈咖啡壶里,打着转,落进杯中的一口醇香的拿铁,或有的走在武康路上,看着那些专为这样的人所留的落叶,听着踩在上面的沙沙声,升华出物是人非、或锦绣前程的字句。可于我看,这样题目,自该更用心地品味道,去找寻在我们日日见、天天过处所漏下的,那抹最本源的味道。
只从味觉上讲,秋天就有远多于咖啡的东西。自不必说课本上甜美多汁的临潼石榴,或是果园中新鲜美好的苹果,红得发紫的樱桃。单单在这时候学会合一合“伤春悲秋”的时宜,品一杯武夷山的新茶,尝一尝那苦中回甘的茶水,感受着茶水在舌尖打转,再滑入口中,心中就有一种将抽象的生活化为实际的味道的通透感。也许红茶比不上春日的绿茶那样甘冽清甜,但多的这一份醇厚,才是秋收冬藏的境界的体现。
近些日子,虽说仍没有什么空闲,但还是放不下心,决定在校园里走一走。当我真正的愿意花心思观察校园的风物花木的新变化,才猛然痛恨起自己眼光的愚昧。校园里的桂花,已开了两周有余了,我却在他将凋落的时节才留心到这一处细节。从那起的每天,我路过教学楼前的那株桂花树,都会放下心中想的星星点点,在树下站一会——也算做着自己的忏悔。和风悄然从我的身前吹过,也从校园里其他人的身前吹过。本就低调脆弱的桂花,也得以在生命周期的最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破茧成蝶,做了如柳絮那样的飞花。我不是神,我不能清楚桂花的想法,但我想我读懂了他的远大梦想,也读懂了他的苦衷。——我不求你能读尽世界,但我愿读懂你,才不落与他人一样的下场。几天后,桂花就谢了。谢了!我再无机会挽回我的过失了!我呆呆地站在雨后的桂花树下,落花的余韵还留存一点,地上是暗黄的花瓣。
忽然我就想起了两年前的日子。那时,桂花树下汇聚着一群心怀思想的少年,他们站在树下,伴着桂花的味道,闲聊过往,长谈未来。他们在和未来的自己对话,他们也在和桂花树对话。其实,桂花树什么都知道,和花儿一样。
如今,桂花树下的人少了,不再有人折一枝桂花,效刘姥姥之举,也没有人围着他说话,但他不会埋怨我们的,他会知道我们的。想了这么多,却终于总结为一个“悔”字,一个“叹”字。悔的是我不是,没有向老师们希冀的那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修炼的终不够,叹的是如今的其他人修炼的更不够。桂花的味道,是秋天独有的味道,也是秋天独有的回忆。亲爱的,如果你知道今年秋天的桂花会是你与他的最后一次会面,你还会这样吗?但是我相信会。也许桂花树也知道,他不该把自己的幽怨寄托在学生身上。这样的结果,似乎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
还记得那是一节物理课,老师在讲分子运动的问题,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关于桂花飘香的。一位同学毫无疑问地质疑了:“桂花有香气吗?”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的心一沉,心中的担忧更重了。但愿我下一年再提起这件往事,他能报以一笑罢。
这样看来,好像我才是桂花的那个最虔诚的信徒——是就是罢。只愿某天王同学成长了,再体味她之前的文章,能有些新想法,如其他人一样。
我多愿桂花的香气于我,能像灯光于梅子涵那样啊。淡淡的香气也是香。我。我们都该在这香气中继续着我们的故事——我退让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