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栀阳”探访雷剧老艺术家——金由英
7月9日,“栀阳”三下乡团队在原雷州市文化馆馆长吴兆生的引荐下,拜访了雷剧老艺术家金由英老师。

# 吴兆生馆长介绍 #
原雷州市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他自学成才,对雷剧音乐的传承创新,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与心血,创作了很多雷剧曲谱。今年4月,由他创编总谱并兼任乐队指挥的大型雷剧《陈瑸》,在意大利罗马获得了“最佳亚洲戏剧奖”,为雷剧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金由英老师介绍 #
自小学习雷剧艺术,其专攻刀马旦、老旦,尤精于把子功和身段功夫,对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表现细腻,塑造了一批经典的舞台形象,培养了一大批雷剧艺术人才,为雷剧的保护、传承、传播与弘扬,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她扮演的角色,曾经受到过我国戏剧大师田汉先生的称赞,她的高徒曾经获得过国家级的“梅花奖”,堪称雷剧老一辈的顶流艺术家!

在此次访谈中,金由英老师讲述了雷剧角色人物凝炼的过程,讲述了自己通过不断学习其他剧种的角色形象演出特点,融合雷州本土表现形式,逐渐磨砺雷剧角色舞台形象的辛苦历程。

此次访谈,我们也向她提出了关于雷剧技术传承和文化传承的问题。金老师说到,雷剧表演技能需要手把手教学,想要把角色演绎得好,需要自己对角色有更深的认识,再结合固定的演出范式动作,才能体现出角色的最佳状态。

在谈话过程中,吴馆长、金老师、骆教授,讨论了雷剧发展的相关问题,交流了各自的看法。金老师说到,时代的快速发展,促使雷剧艺人逐渐增多,雷剧也被很多人认知,但是现代的新人在学习雷剧时,失去了耐心,无法潜心地学习技能,患得患失,致使雷剧的传承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此次访问,我们了解到雷剧艺人凝练角色的幸苦历程,了解的到只有角色来源于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雷剧的创作需要创作者拥有丰富的戏剧创作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需要团队合作和艺术探索。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雷剧作品,助力青少年一代,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