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汇泛化导致争端
现在很多词吧,A,如果你纯揪着词典来说,那确实,就A的意思。但实际运用中,很多人暗含的意思,却又不一样了。包含了,B,C,D等等意思。
那这就导致很多争端。有时别人说你没A,你要实打实论,你确实没A。但和A含义近的B,C,D你是有的。你也知道大众很喜欢把A滥用理解为,B,C,D。你只好辩驳,说你有。但这时就有趣了,他会搬出A的定义出来,一一驳倒你。
如果你认输了,行。那舆论,身边的人,普遍都是理解为你,没B,C,D。这么去理解你,你很无奈,但又无可奈何。
有人说你老了。咱们纯科学角度说,那确实,身体一堆指标肯定下降没毛病。但特么,他这里说你老的意思,明显是在说你变丑了。实际上呢,你没变丑,你还是好看。你就和他辩。
有人说你没文化。咱们再实打实说,真细致研究文化,懂文化的人,真不多,是真的很少,被说没文化其实很客观。
但他这里的说你没文化,明显暗指你没素质,没礼貌,没脑子,没咋读书,没知识,学历不高,等等等。
那你只能和他辩呀。然后他又拿出啥尼采黑格尔,啥论语四书五经来考你,说你懂吗懂吗?,不懂配说你有文化??
这就真很无语了。
所以说此时,没有所谓理中客。很多争论吧,为何说没意义。其实就在于利用词汇理解偏差,来揪这点。
所以争的最后,本质都是争立场争屁股了。你要当理中客,其实就是在偏其中一方。
科学为何说科学,其实就是严密的定义。金元素指的是啥,力矩指的是啥。意思就那个 ,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意思变迁。然后配合上严密逻辑分析,和实验。
而争论,第一很多名词各自理解就有差,大家彼此争个寂寞。第二逻辑也是以自个立场出发的逻辑居多(因为有时候是那样,和你争的那人也知道是那样,但就是不能当理中客,其他不懂的人就以为是扩展意思了)。第三实验这个也没有,基本拿别人的信息,论据,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