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式动禅

一、法鼓八式動禪:
(一) 心法次第:「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是動禪的基本原則。相應的心法次第是
(二) 「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1. 清楚:從清楚局部的動作到清楚全身的動作。這是練習身心合一的 第一步。練習「清楚」時,首先就會發覺自己的心是散亂的,不斷練習清楚自己的動作,慢慢地可以從散亂心進入專心
2. 放鬆:從清楚局部的緊張到清楚局部的放鬆。 一般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緊還是鬆,如果練習著把心安住在身體的動作上,便可進一步體會到身體肌肉筋骨,從緊張到放鬆的過程,體會身心合一時,身體鬆弛的狀態
3. 全身放鬆:從局部的放鬆到全身的放鬆。完全的身心合一,不只是身體局部放鬆,而是全身都放鬆。因此,必須練習將身體局部的放鬆擴大到全身的放鬆。如果運動中能持續不斷的放鬆身心,最後必能享受到全身的放鬆,從而體會到禪悅與法喜
(二) 修習要訣:
1. 自然呼吸:不控制呼吸,不刻意注意呼吸。
2. 注意身體狀況:少數人會有頭暈現象,放慢速度,運動幅度減小,就可獲得改善
3. 避免運動傷害:做動作時不可太用力伸展,就能避免運動傷害
4. 「清楚與放鬆」重於動作的標準:要以最舒服的感覺來做動禪。不一定強求動作標準,重點要放在禪的體驗,才能體會到身心合一的全身放鬆
※法鼓八式動禪分解動作說明:
起式:
1. 雙手合十,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八式動禪心法:每式均從
「清楚局部/全身運動的感覺」→「清楚局部/全身放鬆的感覺」→「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
第一式:扭腰甩手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
2. 向左轉腰甩手,兩腳不動。一手順勢輕拍肩膀,一手輕拍背部
3. 反方向重複做。
第二式:頸部運動
1. 同第一式。
2. 頭部緩慢左/右傾,耳朵盡量貼近左/右肩。頭部緩慢左後轉/右後轉。頭部緩慢往下/上。
第三式:腰部運動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兩手叉腰,虎口向下。
3. 腰部從左至右緩慢的旋轉。
4. 反方向旋轉。
第四式:擎天觸地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十指交叉,兩手緩慢上舉,盡量伸展。
3. 兩手緩慢往下,身體緩慢下彎,雙掌盡量觸地。
※ 提示:頭頸完全下垂
第五式:甩手屈膝
1.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
2. 雙手前後擺動,雙膝順勢彎曲。
3. 清楚雙手擺動、膝蓋抖動及全身運動的感覺。
4. 手甩下時,腳跟不往上提
※ 提示:雙手擺動的幅度要大,膝蓋擺動的幅度不要大
第六式:轉腰畫圈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比與肩同寬再寬一點。
2. 兩手緩慢上舉與肩同寬,掌心相向做抱球狀。
3. 身體緩慢由左至右,由上往下做360度環繞。反方向旋轉。
※ 提示:身體緩慢往左、右後轉時,以腰為準軸,儘量向後,再由上往下做360度環繞。反方向旋轉
第七式:膝部運動
1. 身體放鬆,兩腳併攏。
2. 膝關節彎屈,兩手置於大腿上 (以手的長度)
3. 膝蓋由左至右緩慢的旋轉。反方向旋轉。
※ 提示:上半身盡量不動
第八式:左右伸展
1. 全身放鬆,兩腳併攏。
2. 左腳緩慢的前弓,右腳伸直,雙手前後伸展。
3. 右腳緩慢的前弓,左腳伸直,雙手前後伸展。
※ 提示:雙手於胸前掌心相向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