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I会取代歌手吗

2023-05-14 05:09 作者:天神院院长  | 我要投稿

#AI孙燕姿# 这个话题上热搜了,人们开始讨论当一代歌手老去,AI能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延续,紧接着话题就演变到AI歌手能否取代人类歌手上面。要讨论这个问题,其实绕不开对歌手这个职业的理解。也就是终极问题——歌手是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追根溯源。

 


早期国内的情况是,歌曲产出很少,那时候所有歌手都唱同一批歌曲,谁唱的好谁成名。原唱的概念甚至都不强,更不要说原创了。我们爹妈那一代人喜欢一首歌都是喜欢某个人的版本,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原唱。

这个时期,歌手就是字面意思,是演唱歌曲的人,对歌曲的处理能力是评价歌手的第一标准。

但这个时期还有一点情况就是听歌的渠道非常少,说白了就是,并不是人人都听得起歌。歌手的一场演出,对于听众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听歌机会,很多人就靠看电视才能听几首。这也是为什么当假唱的技术成熟之后,官方晚会就特别喜欢让歌手假唱。甚至后来人们反感假唱了,怎么提意见都没改。因为他们的思路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觉得人们来看晚会是来听歌的,得展示最完美的。

 

原唱这个概念是唱片时代才不断强化的。唱片公司旗下有词曲作者和制作人,可以产出歌曲,但歌曲资源最终还是要找歌手演唱之后才能变现,所以唱片公司又增加了艺人经纪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在一个对歌手的要求只有唱功的环境中,唱片公司对歌手其实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唱得好的歌手根本无所谓唱什么歌,他们只需要等哪首歌流行了直接去翻唱就好了。如果你是唱片公司,你要怎么办呢?

当时的唱片公司开始倾向于寻找素人,然后再培养成名,因为培养新人要比直接签约成名的歌手性价比更高。同时,在挖掘歌手时往往不把唱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天赋作为第一标准,例如音色和气质等。“音色辨识度”这个词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就比如张韶涵,孙燕姿,金海心,杨坤等(顺序不代表排名);气质也非常重要,当年台湾评选这教主那教主的,说到底其实都是气质,例如电眼的王心凌、纯爱的郭静。总之,这些东西都是不容易被模仿的,就算你眼红这些歌手的名气,也很难模仿。

因为唱片公司不希望让旗下歌手直接去比拼唱功,而是希望尽量差异化,创造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反正唱功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升。唱片公司会围绕歌手的这些特质来打造作品,努力去做到“给谁的歌最适合谁,别人唱都没内味儿”。这样可以让手中的歌曲资源打上歌手的标签,让其他歌手翻唱不了,让歌曲资源最大程度的转化为收入。

这个时期,歌手就不仅仅是演唱歌曲的人了,而是讲究“人歌合一”,歌即是人。当你喜欢一首歌,基本就等于你也喜欢演唱的歌手。所以这个时期原唱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的特质放在今天可能就叫人设了,或者乐评圈子很喜欢说的艺术人格。但现在人设是通过营销来树立,而当年是靠歌曲、靠专辑、靠artwork,靠的是作品。

 

然后,互联网时代来了,互联网打破了唱片公司对歌手这一职业的渠道垄断。如果你想做歌手,你不是一定要先签约唱片公司,你也可以做网络歌手。

同样的,也打破了唱片公司对歌曲资源的垄断。如果你会写歌,你也不一定非要签约唱片公司,或者把作品卖给唱片公司,在网络上就可以找到愿意演唱的人。甚至随着技术的进步,你可以直接自己唱,反正唱得好唱得坏都得给歌曲做后期。写歌和唱歌这两种身份在这个时代开始融合,唱作人越来越多。

互联网改变的远不止歌曲和歌手的渠道,还改变了音乐的商业模式。唱片时代,做音乐想赚钱的话——首先,歌手要获得足够的曝光,让人们认识;其次,歌曲要获得足够的曝光,让人们听到;努力创造机会让更多人听到,唱片才可能卖得出去。因为唱片时代的模式是先购买才能听。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流媒体技术进入了音乐领域。流媒体让歌曲不再变成商品,需要一首一首或者一张一张的购买,而是想听哪首直接点击播放。模式从先购买再听,变成了听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付费,音乐人们再根据作品的播放量去瓜分听众的订阅费。

这样一来,前面说的一系列过程都可以省去,歌曲变现非常简单,直接让歌曲成名就好了。于是,歌曲和歌手解绑了,不仅原唱是谁不重要,连歌手是谁都不重要了,现在的短视频热歌有一大半人们都记不住是谁唱的,并且也不关心这件事。很多老歌靠翻唱再次翻红也和这条逻辑有关。


●总结

当你了解了这一切,就可以再回到AI歌手的话题,思考属于自己的结论。


以下是我的观点,仅供参考,并且参考价值十分有限:

(1)早期,或许AI可以取代歌手。那个时候虽然很吃歌手对歌曲的处理能力,但是很多人的处理挺模式化的。不过不重要,本来跨越时代的讨论也没啥意义。

(2)唱片时代,AI是完全没可能替代歌手的,因为人们听歌,就是在听歌手,是冲着人去的。而AI永远都不是人,没有人的独特的魅力。

(3)而互联网时代,AI有可能替代歌手。这个时代,一些歌手和机器人的差别越来越小。唱片时代,哪怕一首没听过的歌,但只要熟悉的嗓音一出来,人们也知道是谁唱的。而现在,相似的音色、相似的唱腔、相似的处理,已经快要变成不看名字就分辨不出来是谁的状态了。我感觉等AI技术再发展一段时间,起个人类的艺名,混入主流音乐市场中,恐怕也很难被发现。

 

 

——初稿:2023.5.13下午

——第一次修改:2023.5.14凌晨

AI会取代歌手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