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9.1 客观真理(2)

2022-10-29 09:3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受阶级的影响和限制的,人们总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来观察客观事物、特别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更是如此。反动阶级站在反动立场上来观察社会问题,由于它们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相反,它们不承认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能有一定的认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是认识客观真理的根本条件。把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和认识客观真理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客观真理的学说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去追求真理,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才能使我们正确地行动,并在实践中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只能把人们引向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

  我们的头脑是思维的主体,头脑之外的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人是能够改变客观实际的,不过,为了有效地改变客观实际,就必须认识客观实际,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客观实际中寻求真理。办工业必须从矿产资源、设备、劳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从事农业生产必须看天看地看庄稼;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事实材料,从事实材料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依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根据客观的规律来改造世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任何人如果不做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从中抽引出事物的规律,他就不可能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不能提出正确的意见。一个革命政党要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切合实际情况,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同样,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必须经过各种形式的周密调查,搜集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然后才能发现科学规律,形成科学理论。没有哪一种科学真理,不是经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工作而轻易得到的。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是我们根本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也是我们根本的学风。

  是否从实际出发,是否实行调查研究,是一个关系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调查研究的原则,从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党在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研究问题有两种根本相反的态度,一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从主观愿望出发,轻视调查研究,就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大敌,是科学事业中的大敌,是必须加以反对的。和主观主义相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只有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才有可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性,把握客观真理。


注:

[1]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版,第801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9.1 客观真理(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