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发钱,每月1万4
每个月什么都不干,就能领到1万4千元。
这听起来像不像天方夜谭,或者某种拙劣的骗术。
但这是真的,这就是全民基本收入,一种很多国家尝试的新趋势。
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指的是定期给所有公民一小笔钱,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从而减少贫困。
最近英格兰选了两个地方,进行了一次全民基本收入计划的小规模尝试。
英格兰这次选择了30个人,给他们每人每月发放一笔钱,无条件发放,每月 1600 英镑(约合人民币 14132元),为期两年。
目的是观察这些收到钱的人,生活有什么变化,会不会因此丧失工作动力。
早在2020 年,就有超过 170 名议员敦促英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引入全民基本收入,以“为每个人提供他们所需的经济支持,以供养自己和家人”。
新冠期间,美国等很多国家已经这么尝试了。
2020年疫情以来,美国总共推出3轮共计6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其中对居民直接现金补贴总规模8700亿美元。

第一轮在2020年3~4月,符合条件的家庭每成人发放1200美元,儿童500美元;
第二轮2020年12月增加补贴每成人儿童均600美元;
第三轮2021年3月每成人儿童均1400美元。
去年,英国大曼彻斯特市市长安迪·伯纳姆(Andy Burnham)在谈到生活成本危机时表示,全民基本收入是一个“时机成熟”的想法。
伯纳姆说:“全民基本收入将为每个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过上安全的生活,而不用再为一切担心。”
很多人担心,无条件领到钱会让人变懒,失去工作动力,还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控制好发钱的数量,就没问题。
只有非常节俭才能完全靠基本收入生活,所以不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
发放基本收入的目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等基本需求。
当人们不再为吃饭发愁时,才有可能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
这个很好理解,哪怕是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如果每天为下一顿饭吃什么发愁,他一定没心情搞研究创新。
目前已经有数十个国家尝试过发放基本收入。
不光是国外,国内也有不少地区这样做。
香港特区政府2020年向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每人派发1万元港币。
2021年又发了5000港元和10000港元的消费券。
今年又发了5000港元的消费券。
除了香港,澳门每年也撒钱,而且比香港还多。
澳门近10多年来,每到年底,都会给全市的本地居民发钱,每个人9000澳门元。

国内专家对全民基本收入看法不一。
经济学家管清友在一次财经峰会上,提到提振消费时建议,“直接给中低收入群体发钱,而且以三到五年为期,每个月都发。”
前财长楼继伟也曾呼吁,应对月入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民众发放现金,支持他们消费。
但也有人表示反对,比如胡锡进曾表示,“有的国家给每个人发钱,但那属于哄大家,都发钱就基本等于都不发钱。”
还有人认为这样做财政负担太大。
如果真的实施全民基本收入,中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将进一步加重,这有可能显著降低中高收入者的劳动激励,损失经济效率。
在全民基本收入上,发还是不发,都有各自的道理,关键看利弊哪个大哪个小。
现在各国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发不发,发多少,怎么发,都在不断研究和尝试。
会不会养懒汉,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会不会提升创造力等等问题,都需要政府仔细斟酌。
但我个人觉得,未来这极有可能是一种很多国家实行的基本保障制度。
全球很多国家面临老龄化危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时代也正在到来。
未来极少数人和人工智能合作,创造大量财富,为大部分人类提供基本收入,从而解决全人类的贫困问题,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你怎么看全民基本收入?
你觉得整体而言,对社会好还是坏?
如果每月领到一小笔钱维持基本生活,你会因此变懒吗?
还是会用腾出的时间去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欢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