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彩福建|一楼一故事,来梧林探访古厝洋楼,感受闽南风情

2023-10-02 20:07 作者:帮帮团V直播  | 我要投稿

你眼中的福建是什么颜色?

是一年四季从未缺席的绿

还是百年历史光辉凝结的

又或是生态低碳海洋

多彩福建,一起看见!

《帮帮团》金秋特别策划

一天一景,足不出户

“云赏”八闽好风光!


(识别图中二维码回看直播详情)


第四站:泉州梧林

梧林是福建晋江市的传统村落,因“栽下梧桐树,能引凤凰来”而得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古厝洋楼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梧林本地人及华侨的乡愁,追忆着老一代晋江华侨“下南洋”的艰难岁月,映射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讲述着返乡寻厝的爱国故事。

一座古村落

半部南洋史

今天的《多彩福建》

记者陈琳带您走进梧林古村落

共赴乡村艺术之旅



风格各异古建筑

盛满闽南华侨的乡愁


梧林古村落始建于明朝,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留存下近百栋古厝洋楼。不仅保留着有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还现存着明朝百福墙、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各式风貌建筑89幢。俨然是一座百年建筑博物馆。屋角两端飞扬的弧线分外抢眼,弧线于尾端分叉为二,形似燕子尾巴,故名“燕尾脊”。这里的古建筑,每一栋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陈琳请来了古村落的讲解员李冕,她们换上了俏丽的娘惹服。娘惹装是在马来传统轻纱材质的服装基础上,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加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和花鸟鱼虫、龙凤呈祥等刺绣图案,中西合璧。



打卡“最美烂尾楼”


村落入口的朝东楼始建于1930年,是村里的第一栋洋楼,它清冷的水泥灰与楼旁色彩浓烈的花海相映成趣,是梧林传统村落的“网红打卡圣地”



朝东楼建造之时赶上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心系祖国的侨厝主人当即停止建设工程,将装修款捐献给国家支援抗战,于是便留下这样一座带有“瑕疵”的建筑。见证了侨厝主人心系家国的深情厚意,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烂尾楼”

朝东楼外部采用古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内部则是沿袭闽南大厝的传统空间构造,主楼有二层半,平面为二进四开间格局,而且已经超前设计了电梯井,安装了电线。



朝东楼现为晋江市新塘街道综合文化站,内设“梧林侨史馆”,供游客细览梧林华侨创业奋斗、爱国爱乡的艰辛历史。



满是枪眼的修养楼


在这一片满是古厝的村巷中,最抢眼的当属又瘦又高的修养楼,俗称“枪楼”。修养楼建于1934年,为钢筋混凝土夯实墙结构的三层碉楼,墙体上有许多射击用枪孔,位于村落的平缓地带,视野开阔,是绝佳的“瞭望楼”。当年社会动荡,村里成年男子分组轮流驻楼放哨守更,保卫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碉楼各层墙面门窗的窗棂饰顶雕花形态各异,既有艺术韵味,又有欧式灵气,巧搭成“一层一境,四面八境”的建筑景观,把修养楼衬托得分外秀丽。


踏入枪楼,狭小的空间,因了楼梯的形状,改造为船舱的模样,展示了一些老物件。

三楼阳台上像机关枪一样的泡泡机,又让人过了一把童年的瘾。


非遗布袋戏用指尖演“活”角色


走出枪楼,就来到了非遗布袋戏演出的地方。国庆期间,这里都将有非遗表演。布袋木偶戏又称掌中木偶戏,是通过手指与手掌的配合来完成木偶角色的动作

紧跟着,李冕带着陈琳来到了侨批馆,它是一幢独特的西式风格建筑,外表通体铺设红砖,设两进三开间。侨批是上世纪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家乡眷属的汇款和书信的合称,是一种特殊的邮传载体。侨批馆刚建好之际,就遭遇时局政变。侨厝主人就将装修款全数捐出支援抗战,楼房则捐给村里做学堂,一直用到1984年。因此,侨批馆也被称为“旧学堂”



作为闽侨文化窗口,梧林传统村落既有传统的文化,又有现代的气息,还有人文艺术的表达,不同的内容吸引着八方来客。



国庆长假

一同前往梧林

开启一次闽侨乡村艺术漫游之旅吧!




多彩福建|一楼一故事,来梧林探访古厝洋楼,感受闽南风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