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电子基因》留白是最好的答案
看ai电子基因时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那就是以为它是原创番。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知道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感觉。
实际上它不仅不是原创番,还是一部特别老的漫画改编的,不过这部的漫画在国内实在过于冷门了,听说除了前八卷的本传以外好像还没有翻译。
事实上这部作品也确实充满着过去作品的味道,随着好作品的增多,我们的口味在不断变刁,所以在设计故事情节和矛盾时常常会注重故事的反转,有时甚至是戏剧性的不合常理的,再看看ai电子基因,基本上最多只有一层反逻辑(反转),拿着充满了刀味道的世界观但是不喜欢靠发刀推动故事,不强行反转只平铺直叙,作为正剧类型的作品,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噱头来增加故事的可读性,而是静静的叙述故事,提出问题,然后不断的用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来质问观众的内心,让观众产生思考,它所讲述的内容从不复杂,但是往往惹人深思。
怎么说呢,很有一种老作品的味道,甚至不像这个世纪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里,世界观是非常神奇的,科技树是歪到天上去的,超级ai可以设计像人一样有情感会成长,会变老的有心的仿生人,但是人类生活水平并没有很大变化

在拥有远超人类智慧的情况下,它们没有选择发展科技,而是用过剩的科技和精力去选择成为人类融入人类,并且维持现代社会,仿佛是故意不去发展,而是小心翼翼的捧着现在社会,不让它碎掉。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也是设计ai类的作品里与众不同的一点。
在这部作品里,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不是ai(机器人)和人类两方,而是人类,有心的仿生人,和无心的机器人三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大胆的想法,用机器人来辅佐机器人(仿生人)或者人类,区别只是他们有没有心而已。而作品聚焦的主体,恰恰是这群有心的机器人——仿生人。
这个切入点实际上是很少见的,大部分类似的作品做的是探讨自我繁衍的机器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心和情感,然后在这个探讨过程中发展故事,而ai电子基因直接把仿生人有心当成大前提,省去了步骤而直接讲述他们在学习人类或者与人交往时的矛盾,不仅切入点新鲜,还可以探讨的更为深刻一些。
所以你在这部作品里能看到诸如仿生人换了复制体的大脑后还会是本人吗,仿生人也像人类一样越运动越进步吗,仿生人依赖没有心的机器人来当自己的心灵慰藉,仿生人之间的宗教,仿生人的恋爱观,仿生人对社会的反抗和质疑,仿生人的复制人愤怒的呐喊等等听起来虽然奇闻但是细想就细思恐极的话题。作品通过不同人的不同角度来展示一个话题的多面性,通过既成事实和事后总结引起人的思考,但是关键的故事结局,却大部分都是空的。
没错,这就是本作的另一大特点——留白。作品的留白其实不算新鲜事,戛然而止或者欧亨利式的结局大家又不是没见过,但是像这样一部12集的作品里有一半左右集数的故事都在留白的情况可是真的不多,我们至今不知道杀人犯究竟在监控里看到了什么,也不知道百合取向的小姐姐是否去除了恋爱情感,也不知道安装了贤者模式按钮的原渣男做了什么选择,也不知道压力很大的公司职员是否辞职,一切都是未知数,它经常就把问题抛出来,然后就不了了之,起码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然而实际上该讲的故事已经讲清楚了,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讨论的问题已经抛了出来,也综合故事告诉了你它的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其实是否真的给出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该讲的话已经讲完了,读者(观众)心里也该有了自己的答案,至于是非对错那就交给自己判断,因为每个人心中的尺都不尽相同。
而且说到底,因为它探讨的问题过于深刻,我觉得有的问题是没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的,引用这部番第12集里的一句话




有些问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些问题每个人心中的标尺不一样,所以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有些问题,在科技或者伦理道德没有更上一层楼之前是无论怎么讨论也不会有答案的,但是,就算如此,我们能说这些讨论是无意义的吗?不能。它确实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不断的思想交融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准确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的过程中,也在慢慢的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留白才是最好的答案,不仅是因为它没有正确答案,更是因为正是它给出了空白的答卷,才能让我们更方便的用自我去把它填满。
顺便一提,在网上搜这部作品的结局时,看到有人说“结局医生找到了母亲,最后和丽莎结婚了”。然后我就傻乐了半天。简单的这样一句话带给了我莫大的慰藉,我觉得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