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各家手绘板理解里大概是什么倾向(6)

2022-07-31 23:29 作者:盲人号  | 我要投稿

1.输入软件

(1)cdr

(2)ps

(3)CSP


(4)sai




新的ps和老的ps 

就单论结果上,新的PS似乎优化更好了,但是在后台加载了更多预处理


导致笔刷的反馈上产生了卡顿


而老的PS直接将缓存压力给到了硬盘,而且未添加笔刷抖动修正,所以


就结论来说除非用习惯于老版本的PS ,否则直接安装最新版本就行。


对于ps用户,可能升级内存最优先、



随着压感的提高,我们的作画精度获得了质的提升


但随之带来的,输入设备的提升,导致线段吃线也变深,


更容易崩塌


所以根据压感和软件逻辑


我们以复印可用出发,分出为A0-A8   B0-B8   为纸张的趋向 常用上A3-A6   B4-B6分析


压感小于1024的时候,选用18-24之间的输入设别   这个压感不需要线稿  

                                     中间粗细俄日18

                                      也最好不要动设置 


                                      同比代换为A4-A5的纸张,B5


压感小于4096的时候,  选用3-6之间的输入设备   如果要勾线用4.5-9  

                                   中间粗细俄日4.5       

                                   代换过来就是线稿调到次软,勾线调到次硬   

水笔的场合X2.8   左右      也就是  8-12

                                      同比代换为A4-A6的纸张, B5-B6


压感于8192的时候,  选用0.75-2之间的输入设备  如果要勾线用1.5-4  

                                 中间粗细俄日1.5

                                 代换过来就是高光用锐度高的,轮廓用

水笔的场合X11.6左右       也就是  10-25

                       


 同比代换为A3-A6的纸张, B4-B6



软件设置


sai:4-10种构型工具,4-8种上色工具,4-6中雕刻/剪切工具


1支四不像笔刷(就是不透明度也有那么点低,粗糙也有那么点粗糙,锐利也有那么点锐利)

高光用上色工具       阴影和型用构型工具

需要设计16-24支    习惯用笔刷    1只,中间粗细四不像


整体上最锐的笔刷勾勒高光或阴影,次锐的笔刷勾勒五官四肢,最糊的笔刷勾勒纹理


csp:12-16中构型工具,6-10中上色工具,2-4种剪切雕刻工具


整体上最锐的笔刷勾勒纹理,次锐的笔刷勾勒五官四肢,最糊的笔刷勾勒高光或阴影


1支四不像笔刷(就是不透明度也有那么点低,粗糙也有那么点粗糙,锐利也有那么点锐利)

高光用构型工具       阴影和型用上色工具

需要设计24-30支    习惯用笔刷      1只,最粗粗细四不像


PS:10-12中构型工具,6-8中上色工具,2-4种剪切雕刻工具


1支四不像笔刷(就是不透明度也有那么点低,粗糙也有那么点粗糙,锐利也有那么点锐利)

高光用上色工具       阴影和型用构型工具


需要设计18-24支    习惯用笔刷       1只,最细粗细四不像


整体上最锐的笔刷勾勒纹理,次锐的笔刷勾勒高光或阴影,最糊的笔刷勾勒五官四肢






我们得出,更高的压感设备会更适合一个频繁变换笔刷的场合

所以得出



整体硬件需求上     csp>sai>ps>cdr


                     8192/2048》8192》4096/8192》2048


最终硬件成本投入成本上      sai>csp>>cdr>PS


得出硬件成本投产上             cdr>PS=sai>csp


摆烂上                     CSP=cdr




2.新的,更高参数的输入设备


我们选择六个对象对比


分别是绘王的高压感两个型号,wacom的两个入门款,友基的中档数位屏,MOOIUU,parbol

xencelabs


至于为什么没有高漫,懂得懂为什么高漫不需要评价啥

它们分别代表了(1.高灵敏度 2.高准确性 3.过度顺滑 4.吃线足5.吃线足够浅6笔刷足够硬)



(1)绘王的输入上,(推荐软件  SAI   csp)

三句话

铺开整体勾勒二分,再线段细化,最后勾勒二分

缩小和放大关系

(五官铺开后套索缩小,四肢描绘后不动,物件不需要细化



勾线的表现力良好,流畅不堵塞,

绘画线条的细化上钝角处理相对差,阴影填充会有偏移,要涂抹来修正,但整体出图效果良好


导致最终绘制中需要使用中等锐度一下上下限全开的笔刷的区间作画,向下兼容非常不良好,高光偏硬,阴影偏软,阴影用喷枪出

越靠上越是铅笔质感,越靠下越是水笔质感,中间中性过度

下笔角度是内外都是喷枪和画笔,不需要衔接       无远近关系,越近越是一笔,越远越是多笔画          型从上向下                     中间向上    靠下不塌    上方向下




导致画面可以塞进1-4个人物,且需要背景


整体视平线靠上,会有点显得飘飘然,视平线靠上,超高透视


构图可以用1:1和7:10,



实际使用像素比和笔刷比     中X4   x8

数位板摆位为,作画人的正上方,感觉上趴着


(2)wacom的输入上,(推荐软件  SAI   ps    csp)

三句话

铺开整体,再线段细化,最后勾勒二分


缩小和放大关系

(五官描绘后不动,四肢不需要细化,物件铺开后套索缩小



勾线表现力最差,线条准确但不流畅

绘画线条的偏钝,所以线段之间的过度不够流畅


所以会有种很老旧的感觉,阴影填充准确,不需要涂抹来修正,整体出图准确,圆润


导致最终绘制中需要将软件笔刷的不透明度拉到50%-70%之间的区间作画,高光和阴影都偏硬,用铅笔和套圈出

越靠上越是中性笔质感,越靠下越是铅笔质感,中间水性过度


下笔角度是内外都是铅笔和马克笔,衔接要多笔       无远近关系,越远越是一笔,越近越是多笔画           型从内向外          中间向上    靠下向上     上方不塌


力一直似有似无




导致画面可塞进1-2个人物


整体视平线靠中,会有点显得稳稳当当,视平线靠靠前,低透视


构图可以用12:7和7:12



实际使用像素比和笔刷比     中X1   或X3     x10


数位板摆位为,作画人的斜下方,感觉上站着

(3)友基(汉王)的输入上,(推荐软件  csp   ps)    虽然sai扣一点也能用

三句话

铺开整体,再勾勒二分,最后铺开整体

缩小和放大关系

(五官铺开后套索缩小,四肢不动,物件不需要细化



所有结果的表现力都非常差,勾线有阻尼感,细化上有偏移


线段之间的过度发虚,所以在接线画法的边界视感不强(有好有坏,斟酌)


但却和PS中厚涂画法的兼容性良好,纯粹涂出色块上,没有钝角感,且过度圆润


导致最终绘制中需要将软件中笔刷的上下限压缩很小的范围之间的区间作画,阴影偏软,高光小,用特效和画笔出


所以实际使用体验上适合一个横向构图,最终会变成只能出扩张线条


越靠上越是水笔质感,越靠下越是中性笔质感,中间铅性过度


下笔角度是内锐线条,外散线条       远软线条,近硬线条,整个型有内塌陷的倾向        型从四肢向内                                  中间向上    靠下向上     上方不塌


力从小到大关系



导致画面只能塞进去一个人物

整体视平线靠下,会有点显特别夯实,视平线靠下,低透视


构图可以6:5和1:2 


实际使用像素比和笔刷比     中X1   或X10     

数位板摆位为,作画人的正前方

(4)还有个品牌非常小众,MOOIUU这个叫墨语,(推荐软件  SAI   ps)虽然csp也能用

三句话

线段细化,再铺开整体,最后勾勒二分

缩小和放大关系

(五官描绘后不动,四肢铺开后套索缩小不动,物件不需要细化


这个品牌本身参数非常好看,那实际那,他和友基则是正好反过来,友基是高压感苦手


这个用力一小就发虚,导致只能构架吃线不是很深的画面


导致实际使用中只能绘制近距离的大头类画面使用,整体会有一定的瞳孔放大视感


这个是低压感太糊,


导致最终绘制中只能绘制,视线向前的角色



高光和阴影都偏软,但反观,你用它画眉毛啊,光源特别好


全程中性过度


下笔角度是内外都是锐线条      越远线条越软,小型要刻画,大型一笔                 型呈现对角关系                               铅笔工具和马克笔无法使用


力无前后大小


导致画面只能塞进一个,全画幅的人物


整体视平线靠中下,会有点显有睁大瞳孔的视感,视平线靠中,中透视



所以, 之间构图   4:3/3:4之类的画面, 


实际使用中X2  或X4


数位板摆位为,作画人的斜上方,感觉上坐着

(5)然后是新出的xencelabs,(推荐软件     ps)

三句话

先铺开整体,再线段细化,最后勾勒二分

缩小和放大关系

(五官描绘后不动,四肢不需要细化,物件铺开后套索缩小


这个混合了友基,绘王,wacom技术的大杂交产物,所以

整体就是既吃线扎实,又参数喜人,但相对来说,就是没有特色


这个在属于压感上属于吃线特比深的,也没法把它改的变浅,所以


整体出线稿要是想上色就会显得,啊  只能

整体因为是数字板,但也没有特别的优缺点,所以斟酌

下笔角度是都很锐,所以

全程力气很大的下去把

数位板摆位为,作画人的很下方,感觉上趴着






画面只能塞进去一个人物,整体中低透视


整体中性过度


整体视平线靠上,靠前,会有点瞳孔本身收缩的视感,视频线靠中后,中低透视


所以构图以3:2和2:3


实际使用中X1.5


(6)然后是曾经和友基一家的这个parbol,(推荐软件  csp   ps)


三句话

铺开整体,再勾勒二分,最后线段细化

缩小和放大关系

(五官不需要细化,四肢铺开后套索缩小,物件描绘后不动)




这个现在是作为独立品牌成立了,整体,参数惨淡,但因为非常 非常的便宜


加上非常,非常的两极分化,导致,它的画面有种特别艺术的糊泥感,所以反而蛮值得入手的


下笔角度是内部锐,外部散          越近越是软线条,越远越是硬线体,大型要刻画,小型一笔          型从下向上

力大到力小

画面可塞入1-2个人物,整体没有透视关系

越内上越是水笔质感,越靠外越是铅笔笔质感,远处中性笔大色块




整体视平线居中,靠后,会有点瞳孔焦散的视感,视频线靠中后,超低透视


所以构图以5:3和7:12



实际使用中X5   或X10

数位板摆位为,作画人的斜前方,感觉上抱着






所以,如果你的主力绘图软件是PS或sai  那wacom的ctl4100和ctl-672可能是你的最优解


如果你不是一个专攻角色和美术设计输出的,而是一个几何设计者,那一块绘王可能是你的最优解


如果你日常专注P图美化边缘过度处理,或者是工艺类美术输出不太需要轮廓视觉的,

那一块友基的16 pro可能是最优解


3.极端绘正确吗?


先说结论哦,不会


物极必反,我们用输入设备也相同,三者的视平线高度呈现出3个挡位分布


所以整体来说,三者似乎只能绘制上,中 ,下的视平线,


但我们思考一下,如果真的这样绘制会怎么样?


对,我们的下较低视平线会因为太过触低而失去魅力,中视平线会因为太压抑而显得“不友好”,高视频线会失去睫毛视觉魅力


所以,实际使用中,高视平线的绘王绘制的时候,我们让角色的视线有意识的向下观望,然后四肢呈现出抬起或者伸展运动趋势,头发呈流畅,下落,低透视,导致只能描绘长发描绘不出鬓角,绘画起点是发梢和从上而下

五官重量感“重”

线条感强


关键词 ,水彩笔      喷枪笔     铅笔(除了PS)



整体人物大气,高挑,有气势感。


在使用前视平线的wacom的时候,       我们让角色的视线有意识的睁开,但不要太刻意描绘高光,可以要些纹理,然后四肢呈现拥抱和收缩态势,头发呈下落,无透视,硬线叠加,绘画起点是从脖子和中心点和从从中心向外

五官重量感“中”

渐变感弱

关键词 ,铅笔      水画笔    喷枪



整体人物精简,偏端庄,古典


在使用中视平线的MOOIUU的时候,   我们让角色的视线有意识的失焦,但不要描绘高光,可以要些渐变,然后四肢呈现放松状态,头发呈现飞扬,中透视,相互叠加,绘画起点是从躯干和中心点和从下向上

五官重量感“轻”

线条感强

关键词 ,水彩笔      铅笔 (除了CSP)


整体人物大面积,偏水墨和古装


在使用低视平线的友基的时候               我们让角色的视线有意识的向上仰望,重点是描绘点花纹和高光,然后四肢呈现漂浮和“抬起”姿势,头发呈现块状漂浮,高透视,僵直,绘画起点是从四肢和向内部描绘

五官重量感“重”

呼吸感强


关键词 ,水彩笔      水性马克笔       (除了CSP)


整体人物轻盈,瘦


xencelabs


因为中低透视,所以人物会有上扬的感觉,加上整体轮廓有水笔质感,所以显得沉稳

就结论来说,是最适合流媒体曲绘的工具

五官重量感“重”

呼吸感弱


关键词  水性马克笔     (除了sai)


parbol


关键词  油画笔  中性马克笔   (除了PS)

五官重量感“模棱两可”

渐变感强


我们发现,除了mooiuu和绘王,所有品牌理解里的绘画板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个性”,导致就结论来说“个性”成为了“在雕刻绘画阶段”利用输入特性,不重点刻画,也不会对显示设备产生刚需,而反而显得中性

最后反而不会很刚需显像设备,只要最基础配置就足够



而mooiuu和绘王却因为没有个性,导致很多绘画从业者过度追求外设的添置,更高的显示器啊,更高参数的显卡啊,给了这两个牌子“高端”的倾向,而反而显得“很贵”

最后对显想设备产生了需求,导致会平添更多开销



4.优点在哪,压力在哪


我们发现 


与其说我们在追求更好的输入设备,


不如说我们在追求更“舒适”的输入体验


就像3款产品的对比中,明显友基的技术力最低


但在横版绘制上较其他两者的体验反而更好


无论是新的输入设备,新的软件的表现在绘制和使用上不一定会恰如人意,


更高配置的输入设备会带来认知和输入结果上的提升,但这不会提高产能本身


所以


结论来说,


友基(汉王)=帅气/瘦长画        不明  ,景别大,只能画一个人物,背景会有压缩感                

  声音软,低                                                 sony

   线段开始发虚,后汇聚


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 12-16%         厚涂6%-8%   sai中为3                没法平视,或者很僵



        如果纵向构图以 1:2:1      :1  笔刷粗细配比,要有4种同类笔刷         中心和纵向构图X0.75

               

               整体会往作者手施力的方向看,下眼角和下巴会向内显得睁大                 瞳孔需要填充,在上


               身高166-172躺下来          身高160-166站姿      五官靠前 ,头发和衣装靠中 (调整笔刷锐度)  55-65kg(乖张感十足出来了)              45-55Kg(肉感和对称感出来了)   

关键词X3


mooiuu=黑夜恍惚/古风     中透视,无入射   景别小,只能画1-2人物,可以刻画一定背景,          背景无压缩感   声音窄,高                                  camon

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4%                                                没法闭眼,或者很僵


          如果纵向构图以 9:10:11       :11笔刷粗细配比,要有6种同类笔刷         中心和纵向构图X1

                            整体会往作者施力的反方向收缩向内就会扩张,下眼角和下巴会向上显得睁大           瞳孔需要填充,不


                  软阴影,半透明软光                               硬度中间和有点软可用


               身高161-167躺下来            身高167-173站姿      五官靠后,头发和衣装靠前  (调整笔刷锐度) 50-60kg(很不对称出来了)                         50-60kg(肉感出来了)

关键词X4        X4

xencelabs=高级感/透光感      中低透视,全入射 景别中,只能画一个人物, 背景无压缩                    声音窄,中                                                松下


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28%-30%           厚涂就18%-24%          没法微笑,或者很僵


         如果纵向构图以上 11:10:12       :9笔刷粗细配比,要有3种同类笔刷         中心和纵向构图X0.9               


               整体会往作者手施力的反方向看比如向下就会向上,下眼角和下巴会向下 显得收缩              瞳孔不需要填充,聚焦


                  软阴影,硬光                                         硬度中间和最硬可用


                  身高153-159躺下来        身高173-179站姿      五官靠前,头发和衣装靠前  (调整笔刷不透明度) 60kg(肉感出来了)                 70kg+(很不对称出来了)

关键词X6



绘王=高饱和/大气      超高透视,硬小光 景别小,能刻画4个人物,一定会需要刻画背景,背景有扩张感  声音广,低                                    jcv

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6%-10%             厚涂就2%-4%         没法友善,或者很僵

       如果纵向构图以2:3 :2           :2:2笔刷粗细配比,要有5种同类笔刷         中心和纵向构图X0.8

            

             整体会往作者下笔的方向看,下眼角和下巴会向上显得睁收缩       瞳孔需要填充,不聚焦

                 点状硬光,半透明硬阴影                    硬度最软和次软可用

          

        身高180-185躺下来       不是人的     五官靠后 ,头发和衣装靠前  (调整笔刷锐度)                    50-60kg(不是很对称)                 100kg+

关键词X2         X3


parbol=意识流/剧情向     超低透视,软光   景别大,不能刻画背景,可以刻画任意人物                    声音广,高                              手机

 

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25%           厚涂就15%         只能平视,或者很僵

      如果纵向构图以5:7:2        2:5笔刷粗细配比,要有7种同类笔刷         中心和纵向构图X0.7

              整体会往作者手放松的方向看,下眼角和下巴会向上显得睁大,瞳孔不需要填充


                  光怪陆离的光                                 硬度中间和有点软可用


                  身高144-150躺下来、150-155站姿       五官靠前 ,头发和衣装靠后  (调整笔刷锐度)                 60kg(肉感出来了)                      60Kg(肉感出来了)

关键词 X5      X7


wacom=可爱感/端庄     高透视,硬大光   无景别,只能画2个以内人物,背景无细节                     声音硬,中                                          尼康

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2-4%                  没法大笑,或者很僵


   如果纵向构图以2:4:1             1:2笔刷粗细配比,要有6种同类笔刷         中心和纵向构图X0.5

               整体会往作者下笔的反方向看,下眼角和下巴会向下显得注视        瞳孔需要填充,聚焦

                  半透明硬阴影,半透明高光                   硬度最软和次软可用

                  身高150躺下来   186-190站起来的      五官靠中 ,头发和衣装靠中  (调整笔刷不透明度)   60kg(肉感出来了)               50kg+(会显得最对称)


关键词 X1.5   x0.75   x0.5



特殊用法,wacom    ,ugge,xencelabs


都存在将像素X12    X4    X2的使用方法



5.怎么用舒服点,怎么用自讨没趣一点


通过上述的测试,我们会发现


六者的输入体验差距明显


绘王对绘画体验上有一定的美化修正,虽然本身笔刷会因为延迟断接,所以明显官方对这个做出了修正导致它能让很粗的线条不至于特别容易坍塌,但压低后体验上会有阻塞感,而没法进行低透视的一笔画处理,导致人物和景物会显得很“远”,而在人物设计的时候,无法“向前看”

所以实际使用需要调低软件抖动修正,具体画二次猿可以使4%-8%,画二次猿厚涂可以使2%-4%,

反过来说,要用绘王画Q版,带肉感的作品原案设计就容易自讨没趣



友基整体都很拉胯,但横向拉线流畅,就基本没有断接,所以横向构图却很好,但纵向构图就需要要不将屏幕横向放置,要不人物呈现出放倒或摊平姿势,而无法呈现一个方正站姿或平直构图,需要躺下或斜放的人物,会比较流水化叙事一点

所以实际使用需要调相对高软件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14%-20%,画二次猿厚涂可以使6%-10%

反过来说有友基做大气的变更比例绘画,和做数字雕刻就会自讨没趣一点




墨语和wacom没有明显的优点和短板,硬要说还是因为整体这个构图上两者都不太能画太复杂的背景,因为线条整体没有太强渐变,但很适合出平直构图,比如坐姿俯视啊,站直的人物,或向上仰视啥的

所以实际使用需要调很低软件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0%-4%,画二次猿厚涂就全关了就是了

反过来说,用这两个品牌做人物设计和就会自讨没趣一点,因为远景和生长类美工构架不起来



parbol和xp没有明显的优点,因为怎么调笔刷,吃线都太薄,所以只能构那种,很一体化上色的,或者很“厚”色彩底的构图,所以不是很推荐想要一块板的人购买,但如果有这种需求 购入也是完全可以的。

所以实际使用需要调很高软件抖动修正,具体可以使22%-30%,画二次猿厚涂就16%-24%了就是了

反过来说,用这两牌修图和做几何元素类设计输出就很吃力,因为不适合修正输入



所以,

如果用的PS,我们会需要数位屏,我们选用wacom 13hd以上的数位板或mooiuu

m13pro这两块或以上


或者这个xencelabs的板子




如果用的csp,我们会需要数位板,我们选用xencelabs或wacom ctl 660


或者这个parblo的数位屏




如果用的sai ,我们会需要数位板,我们选用绘王的随意型号或友基的um16这个


或wacom的这个13hd以上的屏





笔刷设置上(线稿)

将压感设置为最硬


铅笔和喷枪为   sai,2,4,8       Ps  3 6 9     csp   10,20,30   然后X1    x 10


偏油性的马克笔和画笔为 sai,1,2           PS  2   5 10       csp   5,10,20     然后X1  X2  X10


带了模糊啊,或者画笔质感扭曲的,铅笔化的笔刷为


数位板可控范围中,中间大小     然后X1       X3   x10


水彩,水笔啊,或者水性的马克笔,笔刷设置为

数位板可控范围里,最粗                然后X4     x8    x16


厚涂(csp中不成立)


所以sai 或PS



PS中笔刷不透明度设置为33%、66%


图层改为线性光或正片叠底



sai中笔刷用喷枪和水彩笔


打开水彩纹理   强度 8    16


sai中笔刷不透明度设置不透明度25%       50%


图层改为普通  或强光


上色阶段


将压感设置为中间


这个阶段和软件关系大点,所以,以软件来定义


sai     喷枪/油漆桶/画笔/涂抹/水彩笔制成的涂抹工具


水笔制作涂抹工具为100水分   76%色延伸     0%混色


色彩本身采用65%-72%饱和度之间的色彩


正片叠底用75%-81%饱和度


底色    散光     投射        如果描绘厚涂打底,那么画笔大小可控范围中间X1000

图层不透明度改50%   喷枪不透明度改50% 来打   锐度打到最低


如果是高光将画笔最小浓度改为50%       画笔大小x1000     锐度调到最高



一次阴影        画笔最小浓度改为12%    最大浓度改为33%   图层改为正片叠底66%不透明

二次阴影        画笔最小浓度改为6%      最大浓度改为66%   图层改为正片叠底33%不透明

或者一层阴影     笔刷浓度不动,图层改为正片叠底50%不透明度




ps   喷枪/油漆桶/渐变工具  



底色    散光     投射             画笔大小可控中最粗x10.5     图层模式线性光 ,同理可以描绘厚涂


色彩本身采用90%-95%饱和度之间的色彩


正片叠底采用73%-89%饱和度之间的色彩


如果是高光则77%流量填充   不透明度不动


阴影需要开启喷枪工具

一次阴影        画笔浓度改为33%   图层改为不透明度66%

二次阴影        画笔浓度改为66%   图层改为不透明度33%


或者一层阴影     笔刷浓度50%,图层改为正片叠底50%不透明度







csp   喷枪/油漆桶/渐变工具  



色彩本身采用50%-60%饱和度之间的色彩



底色    散光     投射             画笔大小可控范围中最细x400    图层模式不动 ,同理可以描绘环形背景



如果是高光则喷枪   不透明度77%


一次阴影        画笔浓度改为24%   图层改为正片叠底33%填充

二次阴影        画笔浓度改为37%   图层改为正片叠底66%填充



纯铅笔/蜡笔质感

将压感设置为最软


这个阶段和输入设备关系大点,所以


用压感来分类


压感1024-2048      ,不透明度拉满,抖动修正和压感下限关闭,20-15,笔刷做到最破烂

压感2048-4096     , 不透明度66-76%,抖动修正和压感下限关闭,12-9,笔刷上铅笔工具

压感4096-8192     , 不透明度30-48%,抖动修正和压感下限关闭,6-3,笔刷上喷枪工具




6.怎么用好点


我们先认知,输入点数存在两个极端    300点/秒   和133点/秒

也有叫单位266pps /200pps   /133pps的那

这个意义在哪那?


对,在坍塌速度,换句话说,这个在于。单根线条拉到出现坍塌位置的长度,能拉出多长的距离,越高能拉出的厚度就越能保住,越低的,就会显得单薄



也就是 坍塌速度越快,越古老,越色气


 坍塌越慢   越圆润,越中性,


所以,这个参数其实也不是一定越高越好,而只是一个用来参考和调整笔刷和成品质感的因素


其中,我们取一个对角关系,线稿无视是否线段会坍塌,先用“更粗的笔刷”,比如对于

266点读取速度    下方绘制线稿的时候,需要根据情况选择4-16之间的笔刷,而勾线使用1-8


比如对于133读取速度的板子,是不用区分线稿和勾线的,因为没这区间,所以


所以 单轮参数上,粗细直接用当前输入设备中,反应速度来选择笔刷实际粗细比较好

比如对于wacom 的660  它虽然是块8192的数位板,可实际使用,因为反应速度也在200点/秒上下,依旧会只能用6-8这个粗细,和12-16这个粗细来描绘线稿一样,显得会圆润一点一样。


而对于wacom 13hd这个水平或以上的板子来说,它虽然是块2048的数位屏,但因为反应速度也在200点/秒上下,所以,在绘制精致插图上也是刚好能满足下限的


所以

但从参数来说,大品牌的数位板都是参数合适的,而更好输入设备的下限是输入速度更快带来的更好体验,导致 如果要精细的同人制作的场合,200以上反应速度的板子还是刚需


(1)wacom的除了上色 所有操作    笔刷浓度改为55-70%    PS中不透明度改为70%

五官不需要开启笔刷大小下限                 用画笔和马克笔

四肢需要开启笔刷上限具体为70%粗细     

用开了纹理的画笔和马克笔

勾线线条用70%不透明度   开了纹理的马克笔

勾线图层不透明度55%

糊的笔刷用最糊,锐的笔刷用最锐                                       线稿     用大力                                                                                                                        上色      先大后小


(2)绘王,除了上色所有操作        笔刷浓度70%-80%          PS中笔刷完全不动

五官不需要开启笔刷大小下限            用马克笔

四肢需要开启笔刷上限具体为80%粗细改为                                                                                                    用开了纹理的马+克笔

勾线线条需要80%不透明度开了纹理画笔

勾线图层不透明度70%

笔刷锐度开到最大                                                               小力


(3)友基,除了上色所有操作       笔刷浓度80%-90%          PS中笔刷流量70%

五官需要开启笔刷大小下限具体在65%-70%   画笔和水彩笔

   四肢需要开启笔刷上限具体为80%粗细                                                                                                    用开了扩散的画笔和水彩笔

勾线线条需要90%不透明度马克笔

勾线图层不透明度75%

糊的笔刷用最锐,锐的笔刷用最糊                                     小力到大力


(4)parbol,除了上色                  笔刷浓度90%-99%        PS中不透明度改为90%

五官需要开启笔刷大小下限具体在55%-60%  用画笔


四肢需要开启笔刷上限具体为90%粗细改为                                                                                                                                       用马克笔

不能用很锐的笔刷,所以有锐度的全部拉到中间               大力到小力


(5)mooiuu,除了上色所有操作  笔刷浓度75%-85%     PS中笔刷流量50%

五官需要看起笔刷大小下限具体在45%-55%用水彩笔        

四肢需要开启笔刷上限具体为85%粗细改                                                                                                                     用铅笔和水彩笔

勾线线条需要85%不透明度画笔 2倍粗细

勾线图层不透明度75%     

不能用很糊的笔刷,所以勾线上色不能用喷枪                             线稿     大小都可以                                                                                                                  上色      用大力


(6)xencelabs除了上色所有操作    笔刷浓度55%-65%    PS中不透明度改为50%

五官不需要开启笔刷大小下限       画笔


   四肢需要开启笔刷上限具体为65%粗细改为      开启了纹理的画笔

                                                 1.5倍

勾线线条需要65%不透明度马克笔

勾线图层不透明度55%

笔刷锐度开到最低                                                             很大的力气


(7)高漫

五官不需要开启笔刷大小下限                 四肢也不需要

                                                                 

除了PS都不太好用                                                            很大的力气




(最后,有哪些比较值得买的)

(非常,非常糊,Lofi)

  1. (意识流)parblo coast        (和csp是对好搭档) 同人



2.(可爱/端庄) wacom 13hd                1661kd                 13hd     穿透力672    带结构的原话

3.(帅气/瘦长画)    ugee   um16      22pro      (如果画漫画,可以考虑用)


(非常,非常锐利,hifi)


4.(高饱和/大气)        Kamvas Pro    24                gc610  (建模最好用的绘画板)



5.(古风,水墨)  mooiuu     u22                            看视频和教学最舒适的屏




6.(高级感/透光感) xencelabs(没得挑,因为产品线太少)(送的东西最多,基本不用买)



(高漫直接买屏就行,但因为发热问题,全线都不推荐,除非不在意发热和掉线问题)





各家手绘板理解里大概是什么倾向(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