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独行月球:开心麻花还开心吗?
独行月球:开心麻花还开心吗?

平静无澜的电影暑期档终于来了个热场子的——开心麻花出品,沈腾马丽主演的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累计票房已超过20亿。
暑假嘛,孩子放假了,外加今年这高温连续日数持续爆炸,大家都乐意走进商场去蹭蹭空调,或者一家老小的去看场电影,热闹有趣的喜剧片自然是讨人喜欢的。甚至可以缺德一点说:如果不是因为票价合理,这部电影的票房早破40亿了(详情请参考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

《独行月球》的热度有了,那么其本身质量如何呢?豆瓣开分7.3,目前33万人评分已跌至6.8,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科幻部分不够“科”,有人觉得特效挺不错,有人觉得喜剧部分不好笑,当然也有人觉得沈腾只要一出场就够搞笑的了。

我个人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是7分左右,看完主观印象深刻的点可以概括为:不要抱着笑足全片122分钟的期待去看就会觉得煽情部分没那么尴尬,不买超过40块一张的票就会觉得这场合家欢电影值回票价。

作为一部分类为喜剧和科幻的电影,其科幻部分剧情可以说是非常眼熟,基本上就是《火星救援》+《流浪地球》:男主被指挥长女主落下了没能跟着大家一起撤退,他独自一人研究如何返回地球,最后为了拯救地球牺牲自己。而且说实在的,还都是低配版的,既不如《火星救援》那么科学,也没有《流浪地球》那么敢想带着整个地球跑路。想要挑刺吐槽真的非常简单,地球上对月球打手电能看见吗?肯定不能,民用手电的聚光效果不行,要想打到月球上那还得开个激光,亮度高方向性好。还有就是最后飞向地球的小行星π+,那可是碎了一次以后剩下的部分啊,还能长得像个榴莲一样又圆又多刺呢,只能说是多芒星的印象害人不浅(本质是高中物理光的衍射没学好)。
这么一说科幻部分确实没什么新颖的剧情,不过很多人比如我去看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应该也不在于此,我是想去看喜剧、看个乐子的。这部电影“含腾量”百分百,换言之,沈腾作为一个喜剧届的熟脸,保底的效果还是有的,比如说他一出场就介绍自己是个“中间人”,干什么都要不上不下中庸之道。电影中还安排了一只暴躁袋鼠和沈腾饰演的男主独孤月一起在月球生存,我能感受到电影院的笑声基本是从袋鼠出场开始变得密集。

男主和本片真顶流袋鼠刚子相爱相杀和相依为命的部分确实精彩:比如说独孤月被袋鼠暴打,袋鼠乱按按钮这些以主角的倒霉来搞笑的桥段,而后面陷入绝境时的袋鼠拉车,则是脑洞大开的有趣,我记得网上也有相似的整活儿,用鱼竿吊着一块肉放在哈士奇前面让它拉车跑。袋鼠的加入也是这部电影更偏向合家欢喜剧的重要特征,就像捉妖记里大家印象深刻的小妖怪胡巴,拜托,那可是萌(猛)宠啊!

此外印象比较深刻的笑点是来打酱油的黄子韬,他说自己从“一线艺人”(原来狗仔的一线艺人是这样定义的)变成了“一号线艺人”,以及沉迷吹葫芦丝的真主播假配音员,在给全网直播独孤月的月球生活时的瞎说式解说。

但是以我对现在的影视剧套路的理解,纯纯无厘头搞笑的影视作品几乎不存在,《独行月球》也不例外。在进电影院之前我专门看了评价,了解了一下煽情部分多不多,然后狠狠降低了期待。实际观影中我看了时间,大概前四分之三的时间还是在做喜剧搞笑的,后面半小时开始祖传的催泪煽情上价值。但我确实没被感动到,因为这段和《流浪地球》差不多,而我对那段剧情记忆犹新,只感受到套路了。孤胆英雄、只身勇闯的人物形象太多,因为恋爱脑,独孤月从“中间人”走向“孤勇者”,这样的形象观众也见得多了。
所以我能够理解有人觉得这部电影不够好笑,因为他们或许就是抱着122分钟除了片头片尾都可以笑出声的期待来看的。但有人说还没有《夏洛特烦恼》搞笑,我就不敢苟同了,《夏洛特烦恼》在我看来是把低俗当有趣的典型例子,感觉还不如《西虹市首富》那种想方设法整出来的要素齐全一锅乱炖来逗你笑的水平。
有句话说喜剧的背后是悲剧,我想了想,不太适用于本片。

制作质量:值回票价
说起制作质量,《独行月球》绝对是值回票价的——反正这部电影的票价也不贵,我看到网友讨论中不少人都买的三四十块钱一张票。科幻电影的重要特征就是特效量大,这部电影的月球基地、月面环境都做得很真,空间站、返回舱、宇航服的细节也做得到位。重点表扬袋鼠的制作,毛发细节都处理得很真实细腻,和周围环境的融入感很好,能够感受到是钱到位了的特效水平。


说起特效,其实是从《流浪地球》开始,大家感受到了国内团队做科幻特效的水平不逊于国外。特效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烧钱和耗时,钱不到位的话绝不能赖团队水平拉跨。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小孩发现了科技馆的科普视频有误,火箭型号都搞错了,原因或许很简单,底层制作民工手里没资料也没钱,就糊弄呗。那么科幻电影的特效要做好看有细节,那也需要走心去设计,《独行月球》在片尾打出了科学顾问和科幻顾问,能够感受到是用心去做的,另外,特效钱花到位了也是能一眼看到的。就是有一点:为啥不做成3D电影啊?

沈马爱情:争议还是亮点?
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中,哪些最开心?答曰,沈马cp粉。
沈腾饰演男主独孤月,马丽饰演女主马蓝星,这是沈马二人久违的再演一对有爱情线的男女主(他俩春晚演的小品里都不是一对),cp粉们欢呼雀跃也是应当。但是不带着沈马cp的预设来看的观众就会觉得:这男主怎么就爱上了女主还死去活来了呢?
对此,我为这部电影下了一个定义:沈马同人作品。沈马搭档了那么多次,观众们心中形成了他俩就是搭档演的就是一对的前置记忆是很合理的,我也是受到了这样的前置记忆的影响,看的时候真没觉得爱情线突兀了,回头一想才觉得电影里描述的真是好薄弱无力的爱情线啊。

独孤月来应聘工程师的时候对马蓝星一见钟情,为了她愿意做个维修工,因为给她写情书所以错过了大部队的撤离,最后又不让她为难直接决定撞小行星救地球了。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故事,甚至女主在此之前都不太认识他,刚认识了一下就没了。这一点其实从主角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了,独孤月,马蓝星,月球绕着地球转,漫长的岁月里守护着你,却永远无法触及,结局也是这么个意思,独孤月撞了小行星之后,碎片都化作了地球的行星环。“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遇见”,这是单相思的极致浪漫。

我不知道在故事的结局马蓝星爱不爱独孤月,但我知道她忘不了。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不是推倒第四面墙以后,沈马这对荧幕搭档的真实映照呢?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在想:开心麻花还开心吗?开心还是开心的,但无可否认,有剧情的喜剧就不可能是纯开心的段子合集,合家欢电影就不可能缺少“有笑有泪”的要素。这是一部成熟优秀的商业片,谁说它就比今年票房第一的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