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使星星降落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1985》影评+安利

2018-04-09 22:56 作者:大受Roie  | 我要投稿

 “我讲述的这些故事,都是森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赋予我的"——宫泽贤治

到现在开始写这段东西的时候还是处于那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就算我已经看完了原著,甚至在看完原著之前就被人剧透了一脸也还是这样。

上一次是鸡皮疙瘩,再上次好像是头痛,再再上次我也记不起来了,好像我每次写这些类似影评的东西的时候都跟生了病似得,这个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原理不明,反正肯定不是因为“啊又要写影评啦好烦”才会不舒服的——而且舒不舒服我还没下定论呢。

这次的话,因为涉及到的是一部老动画以及更老的小说,所以影评的部分就不多赘述,更多地写一些用来安利的东西好了。

《银河铁道之夜》是1985年动画导演杉井仪三郎导演的动画电影,主要人物是两位——乔万尼(又翻焦万尼)以及其好友康佩内拉(又译卡姆潘尼路拉,柯内贝拉)——的猫化角色。故事即是二人(猫)乘坐银河铁道列车在金沙银沙的河流间遨游的故事。关于故事的内容我也难以一言蔽之,这部片子其中一个很明显的主题是“奉献精神”,其他的则有“责任心”,“友情”“猫(?)”等等等等,若是逐一分析的话也实在不符合我的风格,我在这里主要还是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吧。

初读原作,我体会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梦幻”——已经不知道第几次被人们用不知道多少天马行空的想象所震撼了,但我还是愿意如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般惊奇着,只因这些天马行空中包含着人们最纯净的思想。

流淌在天空中犹如丝缎一般的银河也会是铁路吗?银河边的南十字座、北十字座是否真的矗立着巨大的十字架?人的灵魂是否真的会有各自的归宿?捕杀候鸟,将其压制成食物,是如何残酷的场面?但捕鸟人仅仅是抓住它的脚,将它塞进了袋子里,就变成了一板如糖果一般的东西,如同作者将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困惑都捉住,塞进文字的袋子里一样,将其幻化成一片片,一朵朵的文字—问题依旧是现实的问题,感情也依旧是现实的感情,但现在它更加接近一部童话,一部不那么现实的,不那么晦涩难懂的童话。

这部童话的结局也许并不美好,在看似欢快的音乐下演绎的离别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依旧对音乐这种东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我感受到了,悲伤不只是钢琴和小提琴,其中还有更多、更多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个中感受也许只有看了的人才能明白吧。

从故事又谈到配乐了,很多人说这部作品的音乐没有一首是符合场景的,包括上面这个离别时的音乐——诚然,1985年到现在已经三十年有余,其中的音乐风格变化的确存在,但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抛弃自己一贯以来对音乐的成见来欣赏这部作品的音乐——如上所述,悲伤不只是钢琴和小提琴,可以有唢呐,有鼓,有锣,有慷慨激昂,更有彻彻底底的宣泄。

作品的节奏出奇的慢——这一点在弹幕里被吐槽了无数次,甚至连常年标榜慢性子的我都有些受不了——但那种感觉只要一看到乔万尼就会忽然消失。是因为我喜欢猫吗?也许是吧,如果把毛茸茸的乔万尼换成普通的人的话,不说作品会增色还是变差,单说我自己就有些坚持不下去了。这也算是导演将人物猫化的考虑之一吗?亦或是为了符合作品的童话气氛?这点我不得而知,但总之——“毛茸茸软绵绵暖洋洋的还很乖巧懂事我吸爆啊!”

这篇文章是我在晚上八点钟的时候看完之后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写的——至于斗争了什么,就都是些“要不要写”的东西了,但总之一开始写就有些停不住笔,是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触太深了吧?——我其实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频率,一个波段,每件艺术品也是。若是它的频率正好和你的相符,你就会喜欢上它,迷上它——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一样,人和艺术作品也是可以相互爱恋的,即使毫无理由,只是“看对眼”了而已。

这大概是我写过最不负责,最没观点,最杂,最没意思的一篇影评了——但我真心地希望,能有和我同样喜好的人能来观赏,享受这部影片以及小说,最终与其坠入爱河。


使星星降落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1985》影评+安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