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史记:林包世家(一)
武将名单:曹丕、徐晃、孟获、祝融、鲁肃、孙坚、董卓、贾诩、神曹操、神吕布
★林包是针对火包+军争篇高速环境,意图进行降速的作品。翻面的提出,将一轮一次变为两轮一次,意图减慢过于暴力的环境。加上对武将强度进行限制,害怕再弄出火包那种暴力技能,导致林包八将整体强度堪忧,但是林包两个神将却又十分超模。完全搞不懂设计师想法。
●林包新概念:翻面
★翻面,顾名思义,将武将牌从正面朝上转为背面朝上或从背面朝上转为正面朝上。背面朝上的武将进入回合时翻回正面并跳过一整个回合。
☆翻面别人,是强力的控制。毕竟是回合制游戏,直接剥夺回合是非常强大的限制,但是要等到该角色下回合才会生效,延时性较强。而翻面自己,一般就是以放弃下回合行动为代价换取即时的收益,向未来借贷。
☆翻面别人并不能叠加,已翻面的再翻等于无事发生。导致和摊煎饼一样,一个翻面是透支欠钱,两个翻面就变成白嫖巨款。这么好的项目请介绍给我。
☆翻面延时性太强,现在翻了人等他回合的时候可能局势已经变了,或者在他正常进回合翻回来之前被其他技能又翻回来使得限制效果消失。所以翻面别人一般都对快进入回合的角色发动,以防夜长梦多。
★翻别人的技能不宜过多,被动触发和主动触发都要付出必要的代价。
☆关于前半句:假设场上八个人有四个能翻别人,然后他们是一伙的,那一对一地翻面,另外四个人就可以挂机了。也因此现存的翻面武将大多数都是花样翻自己。
☆关于后半句:低代价的主动翻面会导致单挑过于无解,频繁的翻而不杀也很恶心人,严重破坏游戏体验。
★翻面这个概念遇强则强,合理利用的话可以建立出多打少的优势。因为限制了敌方的行动相当于敌方少一个人。还能保证己方的连动,三国杀里的连动回合能起到集火爆发作用。
●林包另一特色:“已损失体力值”
★拥有这个词条的技能,在作为主公时,会由于体力上限+1,导致技能收益改变。这类技能也被称作“伪主公技”。林包里曹丕孟获孙坚拥有这个词条,三者都是主公的身份。
☆当然这个概念在一将之后就烂大街了。张春华吴国太勉强可以说是后位(宣穆皇后,武烈皇后),能用这个词条。再往后王异和关银屏就……



1曹丕
曹丕,男,魏,3勾玉,霸业的继承者
行殇:当一名其他角色死亡时,你可以获得其所有牌。
放逐:当你受到伤害后,你可以令一名其他角色翻面。其摸X张牌(X为你已损失体力值)。
颂威:主公技,魏势力角色的黑色判定牌生效后,其可以令你摸一张牌。
※放逐。
★一个按次数卖血的技能。收益不明,翻面是控制,但是要送牌。正常进行回合摸两张牌,翻面摸X张牌。也就是少了出牌阶段,牌多的甚至可以借此跳过弃牌阶段。不具体分析很难不清翻一名角色是好是坏。
☆从发动放逐的水平可以看出一名玩家的三国杀整体水平。
★在当初并不熟悉翻面概念的年代,曹丕被玩出了各种花样。因为不知道翻面的定义,翻面曾被理解为失去技能、防止伤害、跳过摸牌等各种蛇皮效果。加上经常性的到了自己回合也不知道要翻回来。再加上有时候打着打着,翻面的武将牌就被忘了(毕竟只剩个牌背),南万也不结算,最后和未加入游戏的武将牌混在一起莫名其妙就没了。
★回到放逐本身,放逐的主效果肯定是翻面的控制,因为一般情况下X也就是1和2,一个白板摸牌阶段还摸两张牌呢,2牌翻面相当于跳过了除摸牌阶段和弃牌阶段外的所有阶段。不仅毙了大部分技能的时机,还限制了目标的输出。多人团战的时候往往选择放逐敌人。
★但是放逐的触发是卖血。众所周知卖血技能都是被动的不动白技能。且不说你的敌人不会轻易杀你。即使他头铁杀了你,那他被翻面,翻了面又没人杀你了。想要连续且稳定的控制往往需要队友来杀曹丕,还要投入不少【桃】。然后己方的输出都打在曹丕身上之后被翻的那个一直摸牌不弃牌,越磨越难打,最后养虎为患。
★所以曹丕的主战场是4V4大团。由于总人数一定,己方多一个人相当于敌方少一个人(国战里尤为明显),加上曹丕的翻面带来的连动集火,四个魏国带曹丕基本上很难翻车。
★翻面其实就是间接改变座位顺序。打一个时间差的收益。
☆连动的实际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抢先手,让目标手里的翻盘牌烂在手里不能用。已知一名角色回合结束留下的防御牌数量有限,敌方角色连动相比于双方依次轮动,则相当于该角色要用同样数量的牌硬抗多轮的攻击。2张牌放逐补防御牌的概率也不高。
★四魏带曹丕只要敌方死了一个,进入人数优势之后,曹丕的放逐就更强了。本来只是废掉敌方团队的1/4,现在一下子能废掉敌方团队的1/3。已知1/4<1/3,所以曹丕变得更强。
★曹丕作为主公,X可以为3,3牌翻面就要看情况发挥了。必须翻的敌人哪怕X为10你也得不让他动,但是有时候3牌翻面作为强力补牌技能也未尝不可,一张伤害牌一张桃换三张牌,非常适合搏命的一波流,反正打一波,赢就赢输就输,武将牌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没有区别。
☆放逐补牌技本意来源于此。之后则沦为贬义,指放逐无脑翻队友只为了摸牌。明明队友动一下就能赢,还当场翻掉最后翻车。
★放逐不是必须发动,有时候不动才是最好的放逐。
●放逐需要操作者对场面有一定分析能力,还要一定程度上预判未来发展,决定放逐目标。综合考虑限制行动和摸X张牌的利弊。
※行殇。俗称收尸。
★第一眼看到这个技能,没觉得有多强。当年那个环境,死的时候身上基本上不会留下什么,收尸也收不到什么好东西,最多收点装备。
★加上线下没有人会记得行殇的存在,以至于这个技能存在感一直都不高。直到我接触线上,才知道在线上,行殇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能。进可一波爆发,退可队友送牌。
★行殇配合放逐,放逐会为目标补牌并限制行动,即摸了牌用不了。而行殇就能把这些没来得及用的牌收尸过来自己用。
★行殇也会影响敌方互收队友,间接影响打牌思路和留牌思路。
★行殇只能获得死亡角色手牌区和装备区里的牌。其他牌不是死亡角色的牌。
★作为曹丕的队友,要做好给曹丕收尸的准备。尤其是曹丕主公的忠臣。

◆关于曹丕的队友送行殇的那些事。
○首先,你手里的牌有没有必要给过去。
★袁绍射箭,作为忠臣把闪桃酒送给曹丕是必要的。少了-1,把连弩一把杀送给曹丕是可行的。黄盖内苦半天连弩把杀出完了把一堆闪给了曹丕这是大可不必。
○其次,曹丕拿到这些牌能否顺利用出来。
★考虑当前回合人和曹丕的位置,曹丕有没有被乐不思蜀的可能,是否有改判武将在场。是否有审配伏皇后这种控制武将。
○再者,你的命重不重要。
★如果是有某些功能的武将,要仔细考虑自己的能力。曹丕主华佗忠尽管选将坑,但是很少出现华佗给曹丕送行殇。
○最后,自我输出的途径。
★论如何死的体面。如果强行自杀,把本就不多的输出牌用于输出自己,那就没什么送行殇的意义了。要善于利用【铁索连环】。

◆关于死亡结算的那些事。
○第一步,确认死者身份(确认姓名性别势力)和死因(确认凶手)。
☆若触发游戏结束条件则游戏结束。
○第二步,死亡时。发动相关技能。(行殇在此时)
○第三步,离场结算。
1.将死者区域里剩下的牌置入弃牌堆(手牌区和装备区为“弃置”),以及与该角色相关的部分标记移去,部分牌标置入弃牌堆。武将牌放回武将牌堆。
☆有些标记会消失,有些不会,并没有什么简洁的统一结算。只能说具体分析(看程序员心情)。
2.执行奖惩。
○第四步,死亡后。发动相关技能。

※颂威。
★主公技。与判定相关。洛神+颂威应该是钦点的夫妻联动。
★颂威将判定过程拉出了牌差,判定多了牌差也就多了,判定少了就当主公技不存在。

◆关于判定牌生效后。
☆当初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做判定牌生效后。又由于判定多由延时锦囊牌导致,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判定牌生效等同于延时锦囊牌生效。
☆判定牌生效就是确认最终的判定结果是什么。即点数花色牌名。

◆关于判定流程。
在某些情况下会开启判定。
判定可简化为
○将牌堆顶一张牌置入待定区
★若有咒,则将咒置入待定区。
○生效前(可以改判)
★鬼才鬼道缓释米道真仪。
○生效后(结果确认,只能认命)
★天妒颂威。
最后根据判定结果继续之前的流程。

★颂威就是这么一个扯淡的技能。虽然说魏势力有不少自带判定能力的技能,但是触发频率和判黑次数都是完全失控的。整体收益方差较大。颂威在部分情况下甚至成为了主技能。
●线上曹丕无比威风,而线下曹丕单放逐,还因为不知道翻面为何物导致强度进一步下降。

配合2019新国战登场,界曹丕就这样出现了。线上仅在移动版。(其实我也不知道放逐到底是国战抄界林还是界林抄国战)界曹丕简单修改了两处。将两个技能都变成了选择。

行殇:当一名其他角色死亡时,你可以选择一项:1.获得其所有牌;2.回复1点体力。
放逐:当你受到伤害后,你可以令一名其他角色选择一项执行:1.翻面,摸X张牌;2.弃置X张牌,失去1点体力。(X为你已损失体力值)
★选项增加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增加,但是自己做选择或是别人做选择又是两个不同的结果。
☆行殇为自己增加了一个选项。
★提供了一定的恢复能力,可选空间增加,可以灵活地选择要牌或是要血。两个选项并不会太过偏颇其中之一。
☆放逐为别人增加了一个选项。
★为放逐目标新增了一个除了不用翻面,其他方面都血亏的选择。
★削弱了强翻能力,控制减弱,输出加强。但是控制还是输出是对面选。
★让别人做选择的技能就要为其提供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两个选项都要难受,否则不痛不痒;两个选项还要差不多难受,以免其中一项变成摆设。
●界放逐X小的时候失去体力赚,X大的时候翻面赚。但是X大的时候一般不会放逐敌方,导致放逐的地位逐渐向补牌技靠拢。主效果翻面反而变成了添头。
★设计初衷应该是考虑被放逐目标的游戏体验吧。这又回到袁绍那里的话题,放逐目标有了体验,曹丕的体验可不就没了么?这叫体验守恒定律。所以追求一方利益的时候必然会有另一方作出损失。图啥呢。
★强翻武将并不是不能存在,当然也需要一定的限制。那种永不翻身的强翻并不适合身份局。
☆以上是我当年的想法。在OL审配出来之后……就这样吧。无限封出牌的将都能做出来,无限翻面就翻吧,没什么,淡定。
●曹丕的未来也不知道还会如何折腾。

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