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声之形”?如何理解《声之形》的标题?
其实看到《声之形》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再看看英文标题:the shape of voice 又有点懵逼了,声音的形状?什么不明所以的名字?不过大概能猜一下,可能是和“声音”有关的电影,但我第一眼能看出来的东西也就这么一点了。 而当我二刷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想我大概能理解创作者取这个名字的理由和它的内涵了。 声之形 声音是波,从物理角度来说是有形状的,波状嘛,但如果以这种最为朴素的理解方式来解释的话,未免有点太随意了,毕竟这样既和内容无关,也与主题无关,总得来说,肯定不是这么理解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声音本是没有形状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除了耳朵能听到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器官能感觉到了。 但听不到声音对生活的影响又非常大,就比如故事的主角西宫硝子,她因为听不见声音,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的内容,下课后与别人交流又格外麻烦,更不用说与人口头交流,谈笑风生了,她将一辈子都独自困顿在自己寂静的世界里,不仅要面临着生活的不便,还要承受着他人的恶意与鄙夷, 整个世界都在与她作对 毕竟,唯一能感觉到声音的器官,就只有耳朵了 吗? 硝子诚然面对着生活中的不便,他人的鄙夷与欺凌,她仿佛无依无靠,可怜又自卑地存活于世,甚至都不想再存活于世。 但世界并不全是充满了恶意的东西,她听不见声音,无法学会说话,但是有人教她手语,让她能够与人交流;她听不见声音,不知道老师提示的重点,但是植野会主动提醒她,帮助她完成笔记;哪怕她听不见声音,遭受别人欺凌,也会有人在最后出来伸张正义,替她讨回公道。 仅仅如此吗?不是的, 整个世界都在用各种方法帮助她,帮助她“听”到声音 在硝子躲着将也时,是手扶栏杆的振动让硝子发现将也的到来; 在将也前来看望硝子时,是人群的骚动让硝子看到了将也; 在将也躲着硝子时,是飞走的鸽群让硝子意识到身边有一个鬼鬼祟祟的将也; 在烟花升空时,是空气的振动让硝子也体会到了烟花爆炸带来的震撼; 声音本无形,只可用耳朵去听,但正是有他物的帮助,让无法听到声音的人也能感受到声音的形状。 聋哑的硝子,在生命的长河中也有他人的帮助与温暖,班级同学统一学习手语以便与她交流,身边也有挚友与孤独的她一同快乐,哪怕受到了不公的欺凌,妈妈也会强硬地讨回公道,就连自己的妹妹也在生活中处处关心着她,正是这些人的关怀,这些人的鼓励,才让硝子在黑暗的世界中有了一丝光亮,让她相信世界上并非只有恐惧,还有温暖。 而这,就是声之形。 我想,创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一定也是想表达自己对聋哑人群的人文关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