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背后(二)


毛遂举起铜盘,一下跪在了楚王面前:“请大王歃血宣誓,还有我的主人,最后是我毛遂这个见证人。谁都落不下!” ……
楚国和赵国就这样迅速订立了抗秦同盟。这时赵国随行的 其余 19 个人都看傻了。平日里都是西装革履在办公室和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他们,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回去的路上,毛遂继续给他们端茶倒水买盒饭。
毛遂对他们说:“你们这么厉害,不还是靠着别人才办成了事情吗?”
这19 个人只管低头吃盒饭。
赵胜与楚国订立盟约后回到赵国,马上给毛遂涨薪。毛遂 从此成为了赵胜门下的上等宾客。
这就是毛遂自荐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毛遂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要学习毛遂同志勇于自我推荐,勇于为自己创造机会、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的做法和精神。
这个观点单独拿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观点还 是受千百年来“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影响,始终没有跳出这 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而如果这样,那毛遂的故事也就白讲了。
客观的讲,毛遂这类人属于现实生活中的愣头青、大老粗。他们有如下几个特点:
1、做事容易冲动;
2、思考问题喜欢直来直去;
3、动不动就玩命,而且也不怕别人跟他玩命。
4、不是知识分子,文化程度一般不高。
他们一般受其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部分人不会成为这个 世界上靠近金字塔尖的人,但是也正是这部分人,容易一不小 心就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而且是一般酸溜溜的知识分子 所不能轻易做到的大事。
毛泽东说过,老粗成大事。
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越有文化在这个社会上越有立身的资本等等。所以真正上进的人都 在不停地看书学习充实自己,即使上班了,也依然有人选择在 职深造,比如考取一些证书之类。至于平时一有时间就手不离书、看各种电子资料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可曾想过没有,我们吃的任何一种好吃的食物吃多了对身体都不好,而书也是一样:书是有毒的!
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你来到一个贫穷的农村时,里 面的农民或许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人都比较实在,敢爱敢恨, 性格率真;而你跟一小部分在你看来比较有头有脸的知识分子 交往时,他们的自私、狭隘、酸溜溜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毛遂这类人做事情有容易冲动的缺点,所以,他 们做事情的时候不会瞻前顾后,一下子冲上去,也就成功了。正是因为大部分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做事情有理性的优点,所以,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会犹犹豫豫,不能快速下定决心, 机会也就在徘徊中稍纵即逝了。
毛遂这个人的存在告诉我们: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绝对 必要的,但是也不要把自己搞成一个唯唯诺诺的小知识分子, 因为你会失去原本属于你的珍贵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