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南继发医者仁心,以改善自闭症儿童为己任
在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立志为特殊儿童的康复保驾护航,他就是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儿科大夫南继发。

“从业这么多年,我发现很多家长从发现孩子异常到确诊,走了很多弯路,其中也不乏遇到一些误诊,一些孩子因此耽误了治疗黄金期。就像我遇到一个孩子,他叫小玉(化名),出生于山西高平的一个普通家庭,孩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孤独症。
在此之前,小玉的父母对这种病一无所知,得知结果后瞬间崩溃。她妈妈哭着跟我说,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哪怕折寿几年,也希望孩子健康。小玉妈妈的话坚定了南主任帮助这个孩子、帮助这位母亲的决心。南主任了解到,小玉在确诊后去康复机构培训了一年多,几番折腾下来,不但情况未见好转,语言能力还出现了退化。”南主任讲述着他的医患故事,眼神里满是悲悯。“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像小玉这种情况的孩子有很多,接触得多了,我更想为他们做点事,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3-6岁是孤独症干预治疗的黄金期,尤其是对于程度严重的孤独症患儿而言,在3岁前实行干预会有较好的疗效;在6岁前干预,普遍会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改善,最迟不要超过12岁(儿童6岁左右,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80%~90%,其余10%~20%会在12岁前发育完成)。
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对预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专业的儿童康复医院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帮助孩子精准地确诊自闭症。
关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南主任作出了权威的解释:如果把儿童比作小树苗,小树苗和一棵老树相比,小树苗很容易因风吹雨打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发现小树苗受到伤害后及时给予保护和精心呵护,小树苗会重新焕发生机,而一棵老树无论怎么呵护,所起的作用都不如小树苗来得明显。
医者仁心,广获赞誉
南主任在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生长发育疾病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不同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每一个孩子做出适合他的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确保患儿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南主任眼中,能把患儿的病治好,就是好方法。即便是在接诊最繁忙的时候,他也能保持心平气和,然而遇到不重视患儿疾病的家长,他批评起来也毫不留情。
工作中,南主任经常遇到一些对病症有误解或过于固执己见的家长,他坚持用专业知识、临床案例去纠正家长的想法。接诊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家长对多动抽动症的认知存在误区:多动抽动不是病,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好转。对此,南主任总是及时帮他们纠正:“中国10个儿童中就有1个抽动症患者,儿童时期如不加干预,孩子成年后或遭遇压力时会再次爆发,严重影响社交和心理健康,到时候就会追悔莫及!”
南主任这种“时刻为患儿着想”的行医理念,也“吓跑”了一些家长。然而,也有不少家长意识到问题后又回过头来找他,南主任不计前嫌,依然耐心为这些患儿诊治。南主任平静地回应家长:“这些不重要,我只希望孩子健康,作为家长,你们该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才能中国强!”
“我们这个科室和其他科室不大一样,孩子们不仅年龄小,很多患儿在行为发育各个方面不是十分完善,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加强跟孩子的互动,让他们放下防备,感受到善意,然后用真诚和关心从心理上获得孩子的信任,这时再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让他把真实的病情‘暴露’出来,这样更有利于精准判断患儿病情的发生发展,给孩子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在给孩子们看病时,南主任总能在轻松的谈话中发现孩子身上一些细小的行为问题。
二十载凝心聚力,只为将儿童康复事业进行到底。南继发凭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在儿童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矮小、性早熟等发育行为疾病领域持续深耕。作为一名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儿科大夫,他恪尽职守,严格律己,努力用专业知识帮助脑神经发育异常的孩子实现蜕变,重获新生。他用医技立身,以医德服人,在他身上,完美体现了医者的大爱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