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越剧的回忆

2020-08-28 14:51 作者:雾化的冰雪  | 我要投稿

 最近又开始回顾音乐剧,想到音乐剧就顺势想到我们国家自己的戏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接触的戏剧一般就是越剧或者沪剧。其中越剧要更多一些。
小的时候住在乡下,村与村之间隔得并不远,有时候只是几片田的距离。
每年村里都会请越剧团过来搭台表演,请剧团的钱都是每家每户捐来的,这还有个记录,捐的多的还能上红榜。到时候就贴在戏台子边上,走过路过都会讨论一番今年是谁在前头。说是这个东西就和在庙里捐钱一样的,多的就是会多福气。家里钱不多也没关系,随意给点凑上一份子就行了。
戏台的位置也很讲究,必定是村里不错的人家,才有开阔的场地,这样的活动一天肯定是太少,有时候就是四五天。到时候戏台边上的人家家里就是临时的化妆间和衣帽间,摆满了戏子们的戏服行当。小孩子总是很喜欢往那边看,那些凤冠霞帔,蟒袍玉带,现在看来未免拙劣,却已经足够镇住我们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我小时候最爱看他们头上的钗啊簪啊步摇什么的,珠串的蝴蝶啊,袅袅行来在头上颤颤巍巍的摇动,美极了。
一个村的盛事却也是欢迎别村人的。只要你愿意来,都可以到场观看。不用门票,来得早就有好位置坐,地方远赶不及的还得自带板凳。那个时候人挤人热闹极了,边上要是有棵树的位置好估计也会站上人。
小孩子听那些咿咿呀呀的自然不得趣,拿上一点钱就可以去边上的小摊和小伙伴们逛个尽兴。有吃的,烤香肠鸡蛋糕小零食。有玩的,小飞机宝剑拉紧弹簧后自己跳的小青蛙。等玩累了,就去妈妈或者奶奶外婆怀里,再听着响声睡一觉。
演出的剧目会提前写在一块黑板上,当天公布下午和晚上都演什么,明天又演什么。有些剧分成上下两场,今天演了上半场,明天就是下半场了。回家的路上,就可以聊聊今天的戏怎么样。
那时候的戏台没有那些高级的字幕屏,LED灯等等。伴奏的是现场的师傅们,没有字幕,纯粹靠耳朵听,有些不白话的句子我那会儿也听不懂。凑到戏台最边上就为了看看戏子们的衣服和妆容。台上最高级的就是干冰雾气,香飘飘的,仿佛仙境。当时觉得神奇极了。表现场景转场的时候是有布景,慢慢往上拉,就显示出下一张布景来了。
现在想来,还是很朴素很美好的回忆。越剧的剧情一般也都是些小格局,情情爱爱的,冤冤相报,有喜有悲。现在看来有点俗套,但经典曲目的魅力就在于,明知道接下来的发展还是会看完。
以前的人看戏,是农闲时的一点娱乐。时代再如何发展,人的底子总还是一样的。受了冤屈总想伸张,有情人当然祝愿相守。如果结果并不好,就是满场的唏嘘。

越剧的回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