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数量级
近来以前视频有点赞,又到了ccminus的季节,这回无论文之损身熬心,可否一雪前耻?想到这里,应该感慨万分,但是一看点赞数,只能感一分了。形势不容乐观,书上提醒别弄混我还是弄混,质点不迁移我还是认为迁移,一旦有疑惑非要弄清楚,重要的事情全都抛在脑后。后来再看确实简单,按高膏二象者的话说,高考前所有考试都不重要,我以前也是这想法,但为啥人家正经学校就不会考得不好呢?思维是有点差距的,按理性来考量,酝酿效应是极其显著的,但情绪是更占了决策的权重,以前不同,故而不求甚解,如前两年作文那般,注重结论。并不能说两者谁优,确实是要辩证,不是作文套路。这是确实有意义的,为啥非要弄得和b站平均水平同一起跑线上呢?从我有疑惑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差了一大截了,应该放弃,机会成本嘛,比较优势更贴切些,我不是不会,实在是别人太快,思路太清晰。以前就深刻发挥理性,故竞赛轮不得,成绩却和他们差不多,但也为后来论文写不出埋下伏笔,成绩平均水平但兴趣跟不上,不是为学习本身只是策略性强,到了膏终明显感觉这种风气盛行,而我却改变了策略。这和前面那个思想有关,至于为何这般不甘心,大概也是论文吧,一定要注重细节啊。那观点也确实有道理,讲真,理性也毫无意义,先做简单的谁tm不会啊,但心态会不好。次次要追求定位,自己水平不清楚吗,精准地明白自己多废物有那么重要吗?有,但这是具体问题而不是空洞数据如同我那希望的大赛一步步被自己侥幸的论证空洞的走迷宫,繁琐得像那建模题似的花里胡哨。明明书上提醒了,这也不得不感慨人家的厉害,初见时看山,还是觉得废话但就是错。人家说易错确实我就错了哪怕看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