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就能破解宋江吴用奸计,十几位好汉落入圈套,为何不设法自救?

遍翻水浒原著,我们就会发现“逼上梁山”一词用在很多人身上都合适,细看之下,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更有趣的问题:那些“好汉”是被谁逼上梁山的?
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读者心中都有答案:以三十六天罡为例,仅有豹子头林冲一人是被奸臣高俅害得走投无路只好雪夜上梁山,而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扑天雕李应、美髯公朱仝、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等人,则是中了宋江吴用的诡计,或者在战斗中被俘,或者被栽赃陷害,很不情愿地放弃安逸富贵的生活而落草为寇。
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等人原本是朝廷军官,他们与梁山军作战时兵败被擒而不能杀身成仁,贪生怕死罪无可逭,被宋江挖坑陷害并非无辜;鲁智深、武松、杨志或者被奸臣陷害,或者有错在先,他们上二龙山和上梁山,跟宋江吴用无关或关系不大。

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被吴用设计坑上梁山,也曾经设法自救,也在伪造蔡京书信的时候故意留下重大破绽:“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师儿子,如何父写书与儿子却使个讳字图书?”
萧让和金大坚都是造假高手,按理说不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他们这样做,就跟伪造古董字画的人会在隐秘处留下记号一样,只能忽悠不懂江湖伎俩和官场礼仪的晁盖和吴用,通判黄文炳一眼看穿,蔡九知府也能琢磨过味儿来:哪有老爹给儿子写信,还很谦虚地自称名讳的?
萧让和金大坚此举,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他们在征方腊之前被赵佶和蔡京调离梁山军而幸免于难——如果昏君奸臣认为他们是铁了心要跟宋江一条道儿跑到黑,又怎敢把他们留在身边使用?
除了萧让金大坚,被坑上梁山的神医安道全也因为不曾作恶而进入太医院当了“金紫医官”。所谓金紫,就是金印紫绶,比银青(银印青绶)还高一级,应该是享受三品官俸禄了。

萧让、金大坚、安道全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最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了赵佶蔡京的近臣和门客,主要得益于他们早早地与宋江划清了界限。如果这三人也参与征方腊之战,杨志徐宁林冲等人未必会因伤病辞世,而这三个武功不太高或干脆不会武功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否生还,那可就难说了。
萧让等人幸免于难,卢俊义和秦明可就倒霉了:秦明被方杰一戟刺死,卢俊义也被水银拌饭弄坏了腰子,最后落水身亡。
卢俊义和秦明原本都有美好生活和锦绣前程,就是中了宋江吴用奸计而含冤西去,这样盘算下来,连天罡正将带地煞副将,总共有十多人是被宋江吴用陷害而落草为寇甚至死于非命,他们有大把的机会自证清白或立功自赎,遗憾的是这些人似乎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但不伺机反正,反而跟宋江同流合污,做了很多对不起朝廷和百姓的错事。
其实要破解宋江吴用的奸计并不难,那些误入梁山的好汉,只需要三招,就能消灾避祸——即使一开始没有识破宋江吴用之计,掉进坑里也有机会爬上来,起码不用为宋江卖命、送死。

要避开宋江吴用挖下的陷坑,只需简单的三招:不听,不行,不留。
苍蝇不叮无缝蛋,玉麒麟卢俊义之所以中计,就是听信了吴用的危言耸听,这也是历朝历代富人的通病:越有钱越怕死,而吴用恰恰抓住了卢俊义的这个命门。
如果卢俊义听了浪子燕青而不信吴用那一套,根本就不用“离家避祸”,管家李固即使想挖墙脚,也不敢那么明目张胆。
子不语怪力乱神,越怕越见鬼。卢俊义见鬼,跟后世许多大款和明星相信空盆能变出蛇一样,都是吃饱了撑的,很多道台、知府、知县和县尉、县丞因为误信大师之言而被请去在规定时间还规定地点报到喝茶,就是自己心里没谱而误信人言。

燕青和武松能识破宋江吴用的伎俩,自然不会相信鬼画符,但是卢俊义李应等人被万贯家财迷住了双眼,想让他们不听不信吴用的鬼话,似乎有点困难,美髯公朱仝这个以捕盗抓贼为业的都头中计,就是因为结交了不该结交的人,就是听多了就信了。
“卖拐”里有一句话,叫做“防不胜防”,而最好的防范办法,就是远离,朱仝跟宋江雷横藕断丝连纠缠不清,这才一步步踏入宋江吴用的陷阱,还搭上了一个无辜的小孩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朱仝如果走得正行的端,或者干脆把宋江和雷横早早抓起来送交官府,就不会被刺配沧州,到了沧州也会在知府那里混个光明前程。
朱仝交友不慎,误听误信,有点咎由自取的意思——这一点我们倒是不能苛责,因为一般人都不会想到自己最好的朋友会挖这么阴险歹毒的深坑。

疏于防备误听误信掉进陷阱,也不是没有机会爬上来,尤其是那个霹雳火秦明,他有大把机会一狼牙棒打碎宋江的脑袋,只要杀了宋江李逵捉了吴用,美髯公朱仝也能跟沧州知府解释清楚。
这些人放弃自证清白的机会而留在宋江身边,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往后洗也洗不白了,这一点他们远不及鲁智深武松和燕青。
鲁智深和武松在认清宋江真面目之后,逐渐萌生了分道扬镳的念头,并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明了态度:“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和武松的“不留”态度很坚决,一个火遁避世,一个放弃官爵,谁也不知道宋江走后,这哥俩是不是又躲在六和寺清幽之处吃狗肉喝烧酒呢。

不听,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该远离无义损友;不信,任你巧舌如簧,我都当过耳旁风;不留,当机立断,该抽身时就抽身,该出手时就出手。
宋江和吴用都不是硬骨头,三木之下,无有不招,甚至只需打几个耳光,宋江就能把他跟阎婆惜在小楼做些什么都竹筒倒豆子,吴用的那点小把戏,也瞒不过老江湖。
不听、不信、不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似乎有点困难,乱花渐欲迷人眼,要想花丛过片叶不沾身,那得有浪子燕青的机敏。
除了鲁智深武松燕青,很少有人能挣脱宋江吴用的樊笼,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面对阴险狡诈的宋江吴用,在防不胜防的卖拐话术之下,读者诸君认为用什么方式才能消灾避祸?在您的身边,是否也有宋江吴用雷横那样的“朋友”?遇到这样的朋友、这样的陷阱,又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