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再买房了

2023-05-29 16:27 作者:wavefeng  | 我要投稿

熟悉我的小伙伴知道,我平时的想法可能相对理性,劝你们多攒钱,劝你们尽快买房,尽可能从客观上看待事情。
确实,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现实问题:
怎么多挣点儿钱?投资如何回报更高?什么样的工作最具“性价比”?另一半最好具备哪些物质条件?……
可我越来越体会到,过度追求客观上的价值最大化,人将变得非常拧巴。
我们终其一生,不只为了挣钱买房。
者说:挣钱买房的过程,甚至比目标本身更加况味无穷。
01
我周围的一些朋友们,到了一定年龄,虽然打钩完成了若干小目标,然而心气消减,搞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佛气四逸。
他们有个共同感受:同样的事情,愉悦感降低了很多。
好比你以前挣到第一个10万时,可能会激动得发朋友圈、银行卡余额截图、在别人能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写下几句感慨,满满仪式感。
而挣到第N个10万时,满脑子想着怎么挣到更多。
焦虑远远多于喜悦。
前几天一个朋友还跟我念叨,现在出去旅行很难有以前学生时代那种感受了。那时几个同学穷得响叮当,住青旅或是去做客栈义工,为了省点儿钱坐晚间大巴,颠簸得一宿没睡,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踏上行程。
我们从一件东西里,感受到的幸福浓度,悄摸摸地不断缩水。


亲密关系中有一个词,叫“情绪价值”。
大意是,相处时带来一切美好感受的正面情绪。比如说伴侣,哪怕拥有颇具吸引的收入、房子、资产,可你无法从这段感情中获得愉悦的能量,也是味如嚼蜡。
相反,好的关系,更多取决于彼此从中获得多少情绪价值。
几年前处于事业巅峰的李孝利,与不仅外貌普通,而且收入、身份都与其相距甚远的唱作人结婚,震惊了所有人。当时李孝利在节目中面对质疑说道:
“哥哥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而我却只有钱,即便如此哥哥也不嫌弃我。”
你听听这话说的。
但细品之下,却有几分道理。
大家都在意物质的重要性,但在意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东西,衡量其价值的维度,最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多少正面能量。
就像你以为只要挣到钱,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某天突然发现,假如脑子里只有挣钱,也挺让人沮丧的。
02
我不是在海外买了几套房么,前阵子,有位读者问我关于海外房产的问题。
其实他看过我之前写的买房前分析、实地看盘时记录、买后的几次复盘,自己做了不少功课,询问了市场上几家主流海外置业机构。
很想入手,可顾虑重重。
一来,她的收入除去房贷和日常开支,再承担月供是比较吃力的;二来,听说了不少海外买房踩坑的案例,所以来来回回地纠结:“说不上来,就觉得在海外买房真的很担心。”
投资中,我始终有个观点:如果一个决定让你夜不能寐,那么,它一定不是个好决定。
无论回报率是多少。
这是无数人在投资中常犯的毛病。
包括我自己吧。以前巴不得把每一分钱都物尽其用,放个假都盘算着怎么让手里的积蓄收益最大化,几番倒腾,钱没多挣几个,反而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我们常说,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什么叫适合?
1、风险可承受。2、过程不辛苦。
就像我偏爱基金定投。我没有在选择股票上花费太多时间,我没有每日一开盘就心神不宁,我也没有被账户上的短期涨跌搅得睡不着觉。投资的具体操作所花费的精力,只占我日常生活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而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会消耗你的情绪和注意力,让你疲于奔命+寝食难安。
投资么,毕竟属于锦上添花的事。
大部分时间里,人应该是松弛的,而不是紧绷的。
这样才能腾出双手和心力,去做有更多创造性的事情或感受生活的更多棱面,你说是不是?
03
我今年有个和以往很不同的感受:
我对时间过分苛刻了。
真的,不是我在这里秀什么时间管理,秀什么自律,我压根就不是所谓自律的人,一定要说,可能就是对时间太过敏感,很难接受自己去做“无用之事”
有时周末在家看部电影,都会隐隐不安,内心天人交战108个回合:“你怎么这么懒散啊?”“你时间很多么?怎么能这么瞎浪?”后来勉强找到和解方式:看的电影,要尽量写成影评。
让所有输入都转化为输出,表面看很有效率对吧?
实际上呢,很不现实。
哎,我又犯了以前投资时的老毛病
过度想让时间效益最大化,恨不得把时间细分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用来工作。


实际上,衡量一件事的价值,有两个维度的。一个是客观价值,另一个是心理价值。
第一个很好理解。好比你写稿子,一篇200块,稿子通过后就实打实地拿到200块。
第二个却常常被忽视。
如果你写稿子的过程让你异常难受、坐立不安,那么它的心理价值就是0,甚至是负数。要长期坚持一件事,重要的不是自我压迫,而是想方设法降低这件事的痛苦程度,适当制造愉悦。
正因如此我才经常说,除非你真的缺钱,否则100%冲着钱去的事,还是少做。
不然很容易精疲力竭。就算挣到钱,人也越来越丧。
所以说朋友,你发现了么:
好的工作,会让你得到成长和成就;好的投资,会让你感到从容和快乐;好的伴侣,会让你受到鼓励和治愈。
越往后,心理价值的越占上风。
我知道,结果很重要,非常重要,可就像安·兰德所说:
“为了将事情做好,首先你得喜欢做这件事,而不是喜欢这件事情的结果,那仅仅是第二位。”
殚精竭虑地追求客观价值,只会让心理价值快速消失殆尽,最终很难开心。


04
有句话你估计听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然这话没问题。
但并不是说,我们非得咬牙往死里挣钱、每天睁开眼就想着买车买房。物质的确重要,但它不是唯一
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说:

“买房、结婚这种人生大事确实能让你更幸福,但这种幸福感的强烈程度持续不了多久。”


研究表明,再好or再坏的事情,对人的影响都不会超过3个月。
而决定人生底色的,不是看实现某个大目标,而是靠日常里,一件事持续带来的心理价值给徐徐上色。
最后我想说——
人生的衡量维度不仅仅只有金钱,你的精神状态、你的喜怒哀乐、你和周围人的关系等等等等,构成了更丰富的意义。

别再买房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