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化肥的使用技术方法
考虑经济作物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氯的敏感性和忍耐性
氯肥应适用于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苎麻、玉米、黑麦草、菠菜、南瓜、桃子、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的作物。对于耐氯性弱的作物,如烟草、茶叶、柑橘、葡萄、西瓜、土豆、石英等抗氯作物一般不适用或严格控制氯量。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氯的抗性不同,如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抗氯性最强,常规早稻的抗氯性最弱。
选择适宜施用的土壤
含氯肥料应施于pH值为6.5且富含钙的中性或石灰性土壤。如果施在酸性土壤上,应先施石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施完后将土壤混合均匀,再深施含氯肥料。
在雨区或雨季,施用含氯肥料时,氯离子会随水流失,不易被土壤吸收,导致作物氯损害,在暴雨和水稻生产地区,适宜施用含氯肥料。在盐碱地,由于氯离子含量高,应禁止使用含氯肥料。
但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排水不畅的盐碱地、高温干旱季节和少水少雨地区,最好不使用或少用含氯肥料。
掌握施用方法及用量
含氯化肥的施用,原则上应深施盖土,集中进行施用 。不宜作种肥直接施于种子企业同一水平位置,而应施在种子作用下侧 5-6 cm 处,以免造成影响经济作物以及出苗和生长。施用生物量大时,可分次追施。且要避开这些作物的氯敏感期。作物的氯敏感期我们多在提高苗期 ,如水稻在3-5叶期;小麦在 2-5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 4-6叶期;柑桔、茶叶发展则在1-4年生的幼龄期,旱地农业作物在撒施后要及时结合中耕。
应尽早施用含氯肥料。为了避免过量的氯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不利影响,应提前使用雨水或灌溉水来淋洗一些氯离子。
施用混合肥料。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或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既能提高含氯化肥的肥效,又能降低氯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