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今的高考比得是“更好”

2021-04-18 12:30 作者:法千言  | 我要投稿

处在一个发达的地区,处在一个“教育”大省,注定着面对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来源往往不是教育资源的不公,而是所获教育资源的差异。

好比说,600分在辽宁,山东这样的省市,一所相当不错的211应该是差不离的了,但是在江苏这样的人才济济的大省,600分可能都要倒着数。自然,像我们这一类在江苏的考生,只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问题是,如何获得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呢?这往往就不取决于学生本身了,而在于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环境了。这也是造成教育资源表面均衡,实际有很大差距的原因之一。这与教育本身的理念有没有背道而驰?在我看来,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成功与他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最终结果的关键要素在于学生本身,也就是人本身。当然,人本身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不同方面上有着自己不同的优势和特长,所以,这再次提醒广大的人们要注意到,高考模式的多样化和多样性。也就是说,高考本身没有问题,追求更好也没有问题,但是拓展高考的模式,是人们当下应该思考和作出改变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中国恢复高考,有一大批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有些人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出了相当的成就。这也就是说,学习学了半辈子,有些东西其实根本不会用到,只是为了提高大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好比说,一位历史学家,他在考研和探究历史资料的时候,他需不需要基础物理知识,我觉得是不需要的吧,至少不会说有什么关联性,就算有关联性,请有关专家来作出评价后,他在继续研究是不是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啊!那这位历史学家学了6年的物理知识,最后会到哪里去呢?也就是躺在那儿,渐渐的,渐渐的从脑中永远的消失。而他浪费的那段时间,再也回不来了。如果可以,利用那段时间,他到底能作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时间相对他的职业而言,没有被浪费。

这就又回到开始那个问题,教育资源的差异带来的到底是高考的不公,还是本身的不公。从现实出发,二者都没有什么问题,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高考模式的固定化,人们之所以不敢随意更改高考制度,关键还是在于不知道如何变革高考模式。高考本来就是相对公平,就和法律一样,在维护受害人的利益同时,对于被害人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也是法律最值得敬重的原因,高考亦是如此。

有人抱怨高考,其实没有什么,当你用尽全力的那一刻,高考就真的只是一道门,打不开,大不了换一道。


如今的高考比得是“更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