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构小说写作的一些思考(业余)
意识流
当小说存在主视角,且主视角涉及到了主人公较多心理活动时,在描写主人公对某件事的反应时,应尽可能将铺垫(原因、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对其他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集中在该反应之前,而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则应尽可能顺畅无打断。
小说写作要素
又看了一遍流浪地球2,从小说写作方面有一些感悟。将人(全部人类)置于极端环境下(太阳膨胀,人类决定带着地球星际移民),极端环境又因深层原因变得更加极端(AI导致的空间站毁灭、月球危机、木星引力危机),这个深层原因也可理解为以往小说写作中所强调的“矛盾”,也就是主人公(全体人类)实现其目标的具体阻碍,最后的要素就是人是如何打破阻碍,实现成功。将这些要素讲清楚就得到了出彩完整的故事。与以往好莱坞电影相比,这部电影中这些要素与现实的重叠度高,好理解,逻辑上没有背离普通人的认知。例如数字生命vs现实、在灾难面前各国的反应等,电影几乎不需要解释,我们就能接受它预设的各方立场。最后就是故事的核:其蕴含的集体主义和责任意识,要与正确的价值观相吻合。
(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