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羿、后羿、大羿与嫦娥的关系

2023-04-06 00:18 作者:倏尔来兮  | 我要投稿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许久,近年来又出现了“大弈”的称呼。本人才疏学浅,就我了解的神话与古文知识对这段故事进行一次梳理,若有不同看法欢迎指正。(主要是写给某位网友,很久没找到能心平气和的与我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人了。)

一、相关古文部分。

       就我知道现存的古籍,羿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成书时间在战国初至汉)“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中。

       射日神话出现在《淮南子·本经训》(西汉)“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中。

       嫦娥的神话(这时称姮娥或恒我,个人习惯后面都叫嫦娥)最早出现在商朝卦书 《归藏》中“昔者恒我窃毋死之(缺失)奔月,而攴占(缺失)”。

       两者相关联出现在《淮南子·览冥训》(西汉)"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羿和后羿的说法《山海经(山海经传)》(郭璞注本)记载:"有穷后羿慕羿射,故号此名也。"

       这里要提到一个额外的神“帝俊”,算是中国第一代天帝,神话出现时间早于炎黄时期。现代认为其也是某个部族最初的首领,后逐渐神话,其部族在炎黄时期受到重创。(甚至三皇五帝的称呼中的“帝”最早就是来自于此,但这个说法不敢确定。)因为与炎黄神话相冲突,后世都在有意削弱其影响力,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用帝喾取代帝俊,将其三个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进行拆分,以及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削弱太阳崇拜。

二、神话内容的分析

        1、给羿下命令的是帝俊。也就是说羿最初的原型很可能早于炎黄时期,而且这里并没有羿射日的传说,只是说羿为民除害。

        2、射日神话在现存的山海经中并没有记载,而是出现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而且这时给羿下命令射日的是尧(帝喾之子),和《山海经》时间对不上,射杀的九日在《山海经》中更是帝俊之子,羿不可能不认识。再联系到上文中我说的,用帝喾取代帝俊。淮南子中射日神话很可能是后人为了削弱太阳崇拜,并明确尧继位合理性后添加的,所以和山海经其他篇章存在了冲突(但不能确定是不是从《淮南子》开始添加的)。

        3、再就是关联到嫦娥的故事,最初的嫦娥奔月并没有羿这个人物,是到了《淮南子》中才关联到一起的。这里还有个问题,后羿是因为射日受到惩罚,才有了后来西王母赐药,和嫦娥盗药奔月。这个故事里下命令的尧没事,反而成了天子,动手的羿却被惩罚不能归天。这里提一下某位网友的说法,嫦娥是帝喾之女(我没找到这个说法的出处),我只能替羿说:你丫的一家人玩我是吧?

        4、这里羿和后羿的说法中,后羿是因为仰慕羿才取得这个名字。但羿是古代箭师的称呼,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部落,历代头领都称后羿。(此说法出自“东夷说”和“西夷说”,是对这个部落在哪里进行考究的两种说法,结合现代“司马”这个姓,我感觉很有可能。)“后”字原文通“司”,后羿可能原本被称为“司羿”,也就是管射箭的官。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比较出名的“后羿”,就是夏朝杀太康的有穷氏首领后羿。这里“后羿”很可能就已经不是人名,而是尊称了。

三、结论

        结合以上内容,我整理出的顺序是:1、先有的帝俊和羿这两个人,后逐渐转变成帝俊命令羿除害的传说。2、后人因羿的神勇,开始用“羿”称呼箭师,“后羿”成为箭师首领的尊称。3、开始逐渐削弱帝俊神话的影响,羿被安排在帝喾和其子尧的手下。4、为了宣扬尧继位的合法性,并削弱太阳崇拜,安排了射日的神话故事。5、羿和嫦娥被安排到了一起,并且此时出现了用后羿这个尊称称呼羿的做法。6、出现"有穷后羿慕羿射,故号此名也。"这个用来辟谣的做法。(但好像不太准确,也不太成功。)7、现代人翻阅古籍是发现了6中的话,开始出现嫦娥的丈夫是羿不是后羿的说法。

        所以,嫦娥和后羿本来就是被后人安排到一起的,这时的羿和最初的羿已经相差甚远,“后”也可以被当成尊称,所以用说嫦娥的丈夫是后羿也没问题。但关于“大羿”这个称呼我始终没找到古籍和研究资料,应该是网友取得称呼,(如果找到出处,麻烦在评论区告知,先谢谢了。)非要强调嫦娥的丈夫是“大羿”实在不合适。

PS:我在找资料的过程中还看到个说法,其实在尧手下还有个“后羿”(这里应该是尊称而不是名字)。除害的故事是取自于帝俊手下的羿,但射日的是他本人,这么一来就有3个羿了。

PPS:关于射日,以及嫦娥的演变没如果感兴趣我会再发一起。


关于羿、后羿、大羿与嫦娥的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