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歷代地球生物滅絕事件】-23 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14.5 Mya)

2020-02-28 10:03 作者:6500nya  | 我要投稿

以下資料來自Wikipedia詞條裡, 加上機器式+人工手動式翻譯, 如以下內容有錯漏請文明指正謝謝!
資料出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ddle_Miocene_disruption
以下的Mya, 意思是百萬年前(Million Years Ago)


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Middle Miocene disruption event(14.5 Mya)


減新世(中新世)【中期】中斷事件, 又稱為減新世中期破裂或減新世絕滅高峰事件, 是指大約在1400萬年前的減新世中期時期的陸生和水生的生物物種滅絕浪潮. 人們認為這個滅絕事件時期是由相對穩定的全球氣候冷卻所引起, 該全球氣候冷卻導致全球冰蓋含量增加, 並導致了南極東部冰蓋(EAIS)的形成.  導致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全球氣候冷卻主要歸因於由於大陸漂移造成的海洋和大氣環流軌道變化. 蒙特里等不同地點被科研考察取樣之前, 有機物將二氧化碳(CO2)從地球大氣中大量抽取, 可能導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在這個時代之前是減新世氣候最佳時期, 相對溫暖的時期是1800萬年前到1400萬年前之間.


效應

在此期間發生的氣候降溫的主要影響之一是南極東部冰蓋的形成與其增長. 據信, 在減新世(中新世)【中期】中斷事件開始時, 南極大陸上大量的冰蓋就開始擴散, 並一直發展到約1000萬年前(這種擴散主要歸因於海洋和大氣流的軌道變化), 並且可能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ppm)的顯著下降而擴大: 大氣中的CO2含量暫時從約300ppm降至140ppm, 這是由大氣中CO2水平之間的關係估計的海洋中的pH和pH值取決於碳酸鈣中的硼同位素含量. 全球冰蓋顯著增長的主要指標之一是在這段時間內來自海洋沉積物核心的有孔蟲門/Foraminifera底棲物種中發現的18O濃度較高. 在冰蓋生長期間, 海水中發現的較輕的16O同位素會隨著降水而析出並在冰蓋中固結, 而留下的18O濃度較高, 供有孔蟲門/Foraminifera物種生存.

減新世中期氣候變冷的其他主要影響之一是對陸地和海洋生物形式的生物影響. 這些滅絕的主要例子是在歐洲中部(古北緯45-42°)通過減新世最佳氣候(1800至1600百萬年前)觀察到該時代的巨蜥科/Varanidae物種變色龍科/Chamaeleonidae物種環尾蜥超科/Cordylidae物種切喙鱷亞科/Tomistominae物種、鼉科/Alligatoridae物種和龜鱉目/Testudines大型物種等各種物種的出現. 然後是主要的永久性全球氣候冷卻步驟, 其特徵是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在1480萬年前和1410萬年前之間. 已知賈維爾鱷屬/Gavialosuchus雙犬齒鱷屬/Diplocynodon的兩種鱷形超目/Crocodylomorpha在進入全球氣溫下降之前已在這些北緯度存在, 但隨後在1400到1350萬年前之間全族滅絕. 另一個導致滅絕的指標是保守估計, 南極地區的溫度在夏季1400百萬年前可能已經冷卻了至少攝氏8度. 瑪德琳·伯姆/Madelaine Böhme對嗜熱性脊椎動物的研究表明, 南極的氣候降溫以及歐洲中部氣候溫度梯度的顯著變化提供了證據, 證明動植物需要遷移到其他環境或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各種起因假說

減新世中期最佳氣候造成的降溫的主要原因是海洋環流的顯著變化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的變化. 海洋環流的變化是由南極底水(AABW, 為南冰洋的一種水塊. 南極底層水的水溫為0至-0.8°C, 鹽度為34.6至34.7.)產量的增加, 從印度洋向南大洋輸送的鹹水的停止以及北大西洋底層水(NADW)產量的增加定義的. 大氣中CO2濃度的下降與氣體吸收到沿大陸邊緣(如加利福尼亞沿海的蒙特里)沉積的有機物質有關.人們認為這些CO2降落點的面積足夠大, 足以將CO2中的大氣濃度從約300ppm降至140ppm, 並導致全球冷卻的過程, 這有助於南極東部冰蓋的擴大.

造成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由於太陽傾斜週期從傾斜的主導轉變為偏心率主導的
米蘭科維奇循環/Milankovitch cycles. 對於南極大陸附近的條件而言, 這種變化本來就足夠大, 足以導致當地冰川消融.


滅絕事件

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滅絕事件, 並已根據滅絕事件之間可能存在周期性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來自RaupSepkoski的一項研究發現, 在地球歷代的12個滅絕事件中, 有大約2600萬年的統計學上顯著的平均週期性(P小於0.01). 關於這種潛在的周期性是由某種循環週期引起還是由生物學因素引起的爭論是未知的.


在減新世氣候最適期之後, 通過δ18O測量得知雙重溫度和深海溫度均出現明顯下降
該圖片來自於Wikipedia
在減新世中期滅絕事件同一時期形成的訥德林根-里斯/Nördlinger Ries巨型撞擊坑
該圖片來自於Wikipedia
雙犬齒鱷屬拉特里種Diplocynodon ratelii(圖中為骨骼化石形象), 生存於始新世至減新世早期阿基坦階的法國
該圖片來自於Wikipedia


【歷代地球生物滅絕事件】-23 減新世【中期】中斷事件(14.5 My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