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真的是鬼节吗?

中元节,民间又称“七月半”。
一些迷信的人将七月称为鬼月,把中元节称为鬼节。相传,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地府之门就会敞开,终年受尽地府之苦的凶魂厉鬼就会全都走出阴曹地府,在人间短暂游荡,享受世间血食。这个大家认为不吉利的月份里,既不会嫁娶,更不会搬家。家里有小孩子的,一旦入夜,就会禁止小孩子在外游玩,以免遇上孤魂野鬼,惹出祸端。
然而,在佛教里,七月并不是所谓的鬼月,而被称为吉祥月。七月十五更是是佛教徒结夏圆满的日子。中元节在佛教里被称为盂兰盆节。
根据《盂兰盆经》记载:当年释伽牟尼初次弘扬佛法,收了两位印度学者做弟子,第一位是摩诃舍弗尊者,第二位是摩诃目犍连尊者(目莲)。目莲勤修佛法,法力无边。他偶然间游历天堂,看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中饱受苦楚,目莲急忙赶到地狱去营救母亲,用托钵盛饭喂母亲吃,但是母亲的手一碰到托钵,饭菜立刻化为灰烬。目莲不忍母亲忍饥挨饿,受此折磨,于是求教佛祖。佛祖告诉目莲:“你母亲生前是个作恶多端的大恶人,必须十方僧众在七月十五日,把奇果素食放在盂兰盆中,奉经超度,使在世和去世的父母亲皆获荫福,才可使你母亲出三途之苦。”目莲发愿奉行,他的母亲最终脱离苦海。
《梦梁录》:“中元节祀先,用麻谷窠儿,寓预报秋成之意。”
有的地方,会在中元节的时候设置厉坛祭祀。七月十五前,有人会到各家各户募集资金,组织集会,召集僧人开坛祭祀,诵经祈福,并为孤魂野鬼超度,布施食物,诵经完毕,把祭祀死人的盂兰盆焚化,这就是盂兰盆会。人们会像清明节一样去看无祀会。到了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这两天,人们会认为是祖宗灵魂回家的日子,无论穷富,家家都要祭祀自家祖先,家里有新亡之人,则要在中元节的时候请人做法超度亡灵。家家都会焚化纸钱,供奉蔬果,以尽孝道。
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在中元节这一天祭祀田神,家家户户会准备新收割的整支谷穗、团子、瓜果蔬菜放在供桌上,置于田间的十字路口,农民们一边向田神祷告,一边跪拜两次。等到送神之后就会把谷穗送回田里插起来,称为“送谷”。
有些内陆地区会在这一天放鞭炮和焰火,近水地区则有放河灯的习俗。据说在溪流里放置河灯,能够照亮孤魂野鬼转世投胎的路,帮他们得到解脱。
听以前的老人讲起,清朝时,漕运的安全系数低,每年在河里淹死的力夫不计其数,当时的衙门会有一笔专门购置河灯的银子,用于中元节在运河里放灯,中元节这一天,放在运河里的灯,如漫天繁星,辉光倒映,照亮了孤魂投胎的路。
泰国曼谷,每年的中元节,会有大批的僧众在湄南河沿岸,随着高僧念经,然后到河边放置莲花纸灯, 寺院也会放置自制的水排灯。一盏盏花灯飘荡在湄南河上,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与其说中元节是鬼节,不如说是祭奠先人,慎终追远的孝悌节。所谓的鬼节撞鬼究竟是迷信之说还是真有其事?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讲述关于中元节的小故事,大橘将在中元节晚,抽出一则留言小故事,奖金50元人民币(额,各位不要嫌少,这也是可以买好几包小鱼干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