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婚姻
随着离婚冷静期将正式实行,社会离婚焦虑又回到了公众视野之中。然而有一种声音已然悄悄来到了打工人的心中:打工人的婚姻到底是什么?
在年关将至之时,打工人将不可避免地直面亲戚们的关心,这种关心的主题往往与婚姻问题息息相关。但这种直面灵魂的拷问,打工人的内心早已给出了答案。
婚姻制度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年轻人是否真的有婚姻自由。答案可能是这一切都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婚姻作为规训社会的产物,其使命便是为性资源的分配提供合法性依据,在男权的世界中,这种合法性有效降低了男性向统治者反抗的概率。
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为了男性主流文化,这种制度切实有效地将男人束缚在了努力工作娶老婆这件事情上。
于是,婚姻制度的底层运作方式便是为男权社会定制的,尽管现代法律已经体现了对妇女的保护,但只要婚姻制度设计的底层原理来自于维护男权统治的稳定,那么婚姻制度永远都只是权力运行的工具而已,其核心是男性对女性资源的分配方式,通过这种制度达到转移男性对追求统治权力的注意力。
女性在婚姻制度里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等价交换物,这种制度的影响之深远,早已超出了法律所能控制范围,此种情形早已成为了一种全体男性的共识,由此产生所谓的大男子主义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文明中,男性作为强大的劳动力,获得了社会的统治地位,然而在信息化社会中,劳动力这个词也许将不再属于人类。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出现,也许会将人从社会生产中彻底解放出来。
信息控制论的愿景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人成为了信息的一部分,我们用技术将自然与社会上一切搭建成一整套完整的信息体系,现代的工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下一季度产品的订单量,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当下人们的喜好和需求,对某些产品进行精准推送来制造可以预期的订单量,这大大降低了商业风险及建造成本,而这只是大数据分析的冰山一角。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发展,人被不断解构,直至成为毫无价值的死机器。此时,即使不分配性资源,社会的底层男性也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因为底层男性已经没有价值了,可以说他们已经不再是人了。
当然对于底层女性来说,处境也不会变得更好,与没有任何价值的底层男性结婚变得没有任何必要,因为上位者已经彻底抛弃了他们,并不会给予他们任何资源。
如果过去皇帝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建立以男性为权力中心的社会结构中,为底层男性提供生产资料以便发展经济,同时以女性为代价换来的政治上安定,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直接用玲琅满目的商品直接塞满底层男性的日常生活或使底层男性追求各种文化符号产生的意义(比如宅文化、明星八卦和游戏文化等),都比给予其生产资料要更加易于控制他们。
另一方面,女性逐渐从社会的对象成为了社会的主体,女权运动的发展使得精英们不得不考虑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索性技术的发展已经解决了性资源分配问题,统治者无需再给予男性性资源,那么此时默认女权主义的发展也就不会造成底层男性对统治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