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痛批“孔乙己”,引数亿人破防:我们成了最可笑的一代人?
丨“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结果评论纷纷翻车。


为什么堂堂官媒被群嘲?
年轻人为何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让我们来听听年轻人的声音!
丨鲁迅先生写孔乙己,不是为了批判孔乙己,而是为孔乙己呐喊!官媒翻车,是因为“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的傲慢




丨脱下长衫,对不起父母这么多年的期盼



丨脱下长衫,对不起这十几年寒窗苦读的付出丨脱下长衫,也只能成为祥子


丨与其批判孔乙己,不如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让专研者得到该有的体面;
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让劳力者得到该有的所得;
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稳定、富足且安逸。




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抨击什么,而是希望决策者们能听到我们当代年轻人真实的声音,
一个孔乙己脱不下长衫是孔乙己的事情,但一群孔乙己脱不下长衫,就是值得整个社会深思的事情了。
我依旧相信持续发展的国家,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我很庆幸花了十几年寒窗苦读,走出了封闭的小山村,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我没有成为孔乙己。
我找到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也隐约看到了未来的道路,读书,仍然是每一个普通人提升认知,开阔视野的最有效手段。
最后,奉上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共勉。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