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音综的音综(大胆预测郁一凡冠军!)
先说结论:这个综艺非常值得看。
但奇怪的是这个音乐综艺吸引我的地方却并不是音乐。
一开始看这个节目完全是因为许嵩,而且第一期分了好几次才一点一点看进去,一开始并不那么吸引我,但是看着看着,我就开始跟很多人一样守着更新时间一次性花好几个小时把它看完,看完还总是意犹未尽,因为除了音乐之外,正如它的别称《我的cp你嗑吗》一样,这里面有太多音乐之外的元素,看着选手们生活、成长、谈恋爱,逐渐就感觉他们跟我的同学一样,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哭一起笑,让人怀念起每天与一群有着共同志向的朋友朝夕相处的感觉。
我这种奇妙的感觉的确是从嗑cp开始的,那时候我才发现这个综艺的特殊之处,它既是一个养成类节目,却又不是个产生偶像的节目,每个选手在这儿拼的都是才华,比的是创作,而且节目的题目也不是《xx之子》或者《xx女生》,没有把选手的性别卡死,所以那么多的才子佳人齐聚一堂朝夕相处,难免就要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说实话看第一期的时候,我还特别在意颜值这个问题,当时没有哪个人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不像看101那样你可以很容易因为颜值去站某个人的队,但是后来看的多了,熟悉了他们每个人之后才体会出不一样的心境,二刷第一期的时候我发现看他们每个人我都不自觉的想笑,就好像自己的朋友上台去表演一样。这些选手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他们自负也好,自卑也好,搞怪也好,吵架也好,都让我感觉那就是真实的他们,而不像有些偶像类节目的选手,在摄像机前面判若两人。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
至于音乐上,我觉得对于我这种不懂乐理也很少听歌的人来说,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那么圆满。
这个节目的弹幕里总有人刷明1和毛不易,我也是,自从看了这个节目之后,经常回去刷明1毛不易的合集,这两者的确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
在这个节目里,有很多歌我觉得好听,但大部分歌听完之后会有一种别扭的感觉,就感觉这个旋律很怪,它不是我能欣赏的,正如薛老师经常给出的一个正面评价,“他的旋律去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然而这种“意想不到”是对于他们音乐人来说的,是对于那些听过无数歌的人来说的,而我这种音痴,每天就上下班的半个小时听听歌的人,对我来说,还是那些让他们“意想的到”的旋律听起来更舒服,更能让我接受。
反观当初毛不易,他最深入人心的是他的词,所以在旋律上就不需要太多创新,而那些不创新的曲虽然在导师眼里是“陈词滥调”,但在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听起来就很舒服,再配上他极具深度的词,这才成就毛不易碾压式的胜利。
关于毛不易的胜利,我觉得是必然的,虽然当初总有人说黑幕什么的,但是从写小说的思路来说,我们怎么才能体现主人公的强大?答案是给他一个强大的敌人。我认为是有黑幕的,但这个黑幕不是为了打垮毛不易,反而是为了最大程度上成就毛不易。其实从明1第三期《消愁》出来之后,毛不易触底反弹的人气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就算他后来写的歌稍微差一点也会有很多人为他投票,试想如果从第四期开始毛不易一直碾压式的胜利,那观众的热情还能持续多久,要不了几期就会对这种龙傲天感到厌倦,然后就会出现一种更倾向于挑他毛病的气氛,所谓的捧杀。所以节目组超聪明,他总让巨星徘徊在边缘,每次都刚好超出对手一点点,让我们一直为他捏一把汗,一直祈祷着他一定要打败“邪恶的黑幕”。
这个节目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六边形战士MOI从第一期开始表现就很好,实力稳定唱功超群,天才少年Matt从第一期开始被各种专业人士夸进决赛,对于他们来说,听他们的歌之前听众就倾向于为他们投票,因为如果我不投就好像是我没听懂是我low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半决赛里MOI的歌导师评分那么低观众评分却高的离谱,她半决赛的歌我听完说实话完全没有她前几期的感触深。但是他们能靠这种“氛围”赢得冠军吗,我觉得悬。节目组并没有为他们铺垫一个对手,反而是让他们凭借“实力”赢了一些有争议的对决,这样的氛围留到决赛搞不好就要被捧杀。
再说回《消愁》,当初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就,除了这首歌本身好听之外,我觉得还跟毛不易本人的反差有关,他前两期唱的都是欢快的歌,给人一种很沙雕的感觉,后来突然变得严肃,又严肃的那么深刻,就有非常强的戏剧效果,就好像小说里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好事你不会觉得什么,但一个坏人做了好事就会让你感动到流泪。
所以这里我大胆预测一波郁一凡冠军!
像双人组、Matt、ZGZ和闯哥,他们从头到尾给人的感觉都差不多,宏大也好激情也好慵懒也好,他们总是那种风格,虽然词曲上他们可能做了突破和创新,有很多高深的东西,但就小白观众的感觉来说,他们整体上带给我的观感就是相似的,可以说就是个人风格。剧本创作上有一个回报递减原理,就是当你被震惊的多了之后,你就很难会被相似的东西再次震惊,所以故事的节奏必须逐渐加快情绪必须推的越来越高,但双人组、闯哥、ZGZ他们在前期已经推的太高了,就算在决赛上拿出跟《长夜》能量相等的作品也很难满足观众对他们的期待,至于Matt,我估计他个人也不会做出那种很适合现场表演的歌,他在这个赛制能留到决赛已经蛮神奇了。MOI和Kirsty情况差不多,她们给出过惊喜,MOI激情过也温情过,但是牌打的太早了,以至于惊喜本身被淡化了,除了捧杀因素之外,我都想象不到她得唱什么样歌才能更加打动观众,至于Kirsty,她的风格非常多变,但她的歌全都让我有一种前面说的“奇怪”的感觉,我觉得决赛是直播全网投票的话她很难赢。
只有郁一凡一个人满足所有的冠军条件。她从头到尾唱的都是清新的淡淡的歌,她展示出的始终是小情绪,从没有闯哥那种热血或者良心那种癫狂,她靠的是甜甜的感觉和朗朗上口的词曲一直赢到现在的,所以如果她在决赛上能有一首像当初毛不易《盛夏》一样的收官之作,那种唱哭所有选手和导师的总结性的作品,她就非常有可能靠这个反差一举拿下冠军,毕竟这个比赛又没什么前期的成绩积累。而且我觉得她是能做到这一点的,画家的淘汰和即将结束的比赛很有可能会激励她写出一首深刻的伤感的歌。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基于作品好坏差不多的情况下说的,搞不好有人把大招留到了最后,胜负就很难说了,只是从前面来看,我觉得似乎很难冒出来那种碾压式胜利的大招,就像明1决赛里有一条弹幕说:“神奇的是所有人都为毛不易能拿冠军感到开心”,因为每个人都打心底里承认他应该是冠军,这才叫碾压式的胜利,在决赛上再出一次当初《有谱》的那种现象我觉得很难。
薛之谦在明1的决赛最后说“毛不易是一个奇迹”,他也的确是一个奇迹,这同时也说明了他的故事是没法复刻的,但我觉得有的选手会下意识的想要重复毛不易的故事,就比如很多人在初舞台唱了非常欢快的歌,像小卞和小杨,还有ZGZ在被淘汰之后说自己还有更好的作品,我觉得他们都是想在后面给反转。但是当我听了很多遍《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之后我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首欢快的歌,当我理解了歌词的意义的时候每次听到最后我都想流泪,我觉得这首歌可以称得上是毛不易写的最好的歌,他并不是扮猪吃老虎,他只是后来换了一种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触动我们的灵魂。
这里就能看出中文作词的美妙之处了,博大精深的汉语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旋律变得极不普通,再复杂的和声编曲也没法像一副词那样那么的深入人心,选手们在这方面的确还让人觉得差点意思。
不过反正都决赛了,谁得冠军又有什么区别呢,不是非得创造奇迹才能留下深刻记忆,相比于在最后一期打出“合理”或者“再来亿遍”,我更期待到时候满屏打出“kdlkdlkdl”(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