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代拾遗】袁珂眼中的神话世界
袁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神话学家,四川新都人,著有《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百题》等作品。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可谓举世皆知。作为中国神话学最伟大的学者,袁珂一生著作等身,800万字的作品被翻译为日、俄、英、德、法、意、奥等多国语言,对世界文化圈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对于国内神话学,袁珂先生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在几乎从零甚至从负数开始的境况下建立起了中国神话学宏观架构,为中国神话学的创立奠定了最坚实基础。《中国神话传说》是袁珂诸多著作之一,改编自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通过它可以窥见袁先生眼中光怪陆离、奇异瑰丽的神话世界之一斑。
《中国神话传说》分导论篇、开辟篇、炎黄篇、尧舜篇、羿禹篇(上下)、夏殷篇、周秦篇(上下)共九篇,以时间为顺序整理讲述了源自《山海经》、《淮南子》、《神异经》等各种古籍经典当中的神话传说乃至民间传说。全书逻辑清晰,语言质朴,考究详细。袁珂先生苦于中国神话的纷繁杂乱,批评某些学者甚至将小说作为神话材料研究的行为。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焚膏继晷、目不窥园,终于将一篇篇神话故事从浩如烟海的古书当中摘取出来进行分类、分辨真伪,考究其演变脉络。他对国内神话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将先前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的神话资料倾尽所能地整合起来,为后世研究创造了绝好的条件。同时,《中国神话传说》的发行流传也改变了世界神话学界对中国“没有神话”的论断,改变了当时国内盛行的疑古学派和“言必称希腊”之风的误解谬见。
袁珂先生对神话学的第二个贡献就是创立了广义神话的概念。据袁珂本人自序,在读过《天问》之后,他便思考“神话、传说和仙话实在不应该那么判然地划分”,认为“神话是非科学的但是却联系着科学的幻想的虚构,本身具有许多学科的的性质。”他将中国神话研究的范围扩展至活物论时期(原始社会前期)的神话、历史人物的神话、仙话、佛经人物的神话,以及神话小说等。《中国神话传说》与其他神话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所收纳的故事不仅包括狭义的神话,也包括奴隶封建时代的历史和民间传说,是真正广义的神话集。也正因此它的篇幅是原书《中国古代神话》的四倍。“广义神话”的提出为国内外神话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如今也是对神话含义的主流诠释之一。当然,袁珂本人并没有否定狭义神话,所以在他的书中神话、仙话的引用总是会注明出处以防止混淆。
袁珂先生的第三个贡献,或者说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国内神话研究的先河,定下了中国神话学的基调。如今,袁珂的作品仍然被学者们奉为圭臬。而他也始终在鼓励青年学者进行神话研究,对国内神话学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中国神话传说》的导论篇当中,袁珂分十章讲述了神话学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了神话的定义、神话与宗教、中国神话与历史、《山海经》考据、神话和科学、中国神话对社会状况的反应、神话仙化、文学作品中的中国神话、神话研究方法等十余个问题。正文部分依照时间顺序从天地初开到三皇五帝,再到夏殷周秦讲述了所能搜集到的神话传说故事。每篇以人物为主要线索,从原始帝王英雄的经历、子孙后裔、见闻各方面分别展开讲述。。整本书逻辑清晰,毫无冗杂之感。根据书中描述的神话人物的亲缘关系,笔者尝试着整理了下面的关系图作为参考,可能存在错误和疏漏。

可能存在错误,参考《中国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传说》全书文风质朴幽默,用语通俗易懂,比较直白地反映了袁珂对神话的主观看法。他认为神话原始先民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应当是歌颂劳动者的。神话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袁珂眼中是原始劳动者对自然科学的懵懂解释,对超自然能力的崇拜向往,以及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行为的赞美。在书中袁珂多次直白的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贤君的期待以及对封建帝王的鄙夷,透射出袁珂个人的家国政治观念。
正如袁珂之子袁思成在书后的追忆中所说,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中国神话的宝库始终未曾枯竭,即便是在未来也将会作为种子,催生出新时代的“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中所包含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品格在五千年里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它所蕴含的哲理可谓取之无尽。在新的历史角度下对神话进行解析不仅在客观上对考古学、文化学有巨大意义,对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有不可或缺的支柱作用。袁珂先生一生笔耕不辍,为中国神话学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愿望也就是能将如此美丽的瑰宝继续传承,让它再焕发出新的辉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