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豪野犬人物原型】森鸥外 —“友军”军医害死数万名日本士兵,绝世好爸爸!

2023-06-23 19:27 作者:Haru和Glenn的小日子  | 我要投稿



  他是日本19世纪初  明治维新之后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与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三大文豪,对子女的宠爱使他为日本  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作家。然而在文学界享有名誉的他,却在职业生涯期间由于误诊  害死数万日本士兵,被日本唾骂为龌龊小人,误国大计的贱大夫,他就是———森鸥外。


森鸥外

  1862年2月17日,森鸥外出生于日本石见鹿足郡(现岛根县),本名森林太郎。其家族世代为津和野藩的典医,其父森静男是藩主的私人医生,母亲峰子生性好强,一心要把鸥外培养成出类拔萃、能够扬名显姓的人才。家族由于男丁较少,为了延续家族香火,接受了很多婿养子,而鸥外是纯正的家族血统,作为家族嫡子,从幼时起,森鸥外便接受了良好的国学、汉学和兰学教育。事实证明 ,他也的确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据记载,他5岁读《论语》,6岁学《孟子》,7岁开始系统学习四书五经。9岁时的森鸥外便拥有了15岁的学习能力,这让整个家族都对他抱有  非常大的期待。

森静男
森鸥外母亲

  1872年,因日本明治维新废除了藩置,10岁的森鸥外   随父亲一同前往东京。为入学全德语教学的官立医学校努力学习德语,同年10月,入学私塾进文学社。为方便通学,他借住在政府高官的亲戚家中。次年,留守在津和野的家人卖掉了老屋,全家搬到了东京居住。


上京时的鸥外(右3)

  1873年11月,鸥外成功通过考试,入学东京医学校医学本科预科班。由于当时的大学要求14-17岁才能入学,所以只有11岁10个月大的鸥外谎报了两岁的年龄才顺利入学。从预科班成功升学本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71名新生中  只有不到30人顺利毕业。

  顺利入学医学本科后,鸥外一边在学校接受全德语教学,一边学习汉文和汉方医学。

 

  1881年7月4日,19岁的鸥外以第八名的成绩顺利从东京医学校本科毕业。以首席成绩毕业的同级生三浦守治回忆称,当时前十名毕业生中,虽然森鸥外的年龄比其他人小了5-7岁,但却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人才。

  在当时的日本,像鸥外一样优秀的人才多数在毕业后选择成为医生、教育家或者军人。但是,毕业后的鸥外却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他一边申请等待文部省派遣去德国留学,一边在父亲的医院帮忙。看到鸥外“前途未定”的样子,同学小池正直向陆军军医本部次长石黑忠直提交了一篇热血长文推荐森鸥外。好友贺古鹤所也建议森鸥外进入陆军省工作。同年12月16日,鸥外接受了同学和好友的建议,进入  东京陆军医院,成为了一名佩戴中尉军衔的陆军军医副。

  虽然进入了军队,但森鸥外的志向并不在从军,也不在从医,据他的妹妹回忆,在从事军医工作的业余时间里,鸥外痴迷写作,经常会去听落语家的表演。

   在进入陆军医院工作半年后的1882年5月,森鸥外  成为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8名同期生中第一位军医本部付,从事普鲁士王国陆军卫生制度相关的文献调查。第二年3月,他就把《医政全书稿本》共12卷,交给了政府机关。1884年6月,在进修卫生学的同时,为了调查德意志帝国陆军的卫生制度,被命令去德国留学。

  8月24日,森鸥外作为陆军省派遣的留学生,从横滨港出发,10月7日  抵达法国南部的马赛港,11日,进入德国首都柏林。在《航西日记》中,森鸥外详细记录了从横滨到马赛航海的过程。

 

派往德国留学的学生们(上左1)


  在莱比锡,他度过了在德国的第一年,然而在德国,他并没有认真学习医学,反而对文学、哲学和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到美术馆参观艺术作品,还与王室成员和军人来往频繁,经常出入王宫的舞会、晚会和宫廷剧场等。到慕尼黑之后,他师从慕尼黑大学的佩滕科费尔。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与同辈的原田直次郎、近卫笃麿等名士的儿子交往,经常一同观看戏剧。

   在柏林,他与北里柴三郎一起拜访科赫,经过了细菌学的入门讲座,进入到科赫卫生试验所。他们的住所至今仍被保留成当时的样子并作为森鸥外纪念馆对外开放。

在德国时的鸥外


  自从开始研究细菌学和卫生学以来,森鸥外便患上了洁癖症,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细菌造成的,就连水果他都要加热之后食用。也正是因为这样错误的研究,导致森鸥外  在之后的工作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在德留学期间,森鸥外还多次代表日本参加国际卫生会议并发表演讲,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被日本公使大加赞赏,虽然,他本人还是一名留学生,但已成为了卫生界的名人。

   与此同时,森鸥外在德期间还结识了一位德国女子,两人互生情愫,展开了一段“虐恋”。1888年9月8日,森鸥外抵达横滨港,同日,被任命为陆军医学院教官,11月,被任命为陆军大学教官兼任。回国不久,那位在柏林结识的德国女子不惜千里迢迢追随鸥外来到日本,希望可以跟他在一起。然而鸥外  却以种种理由推脱,拒而不见。在日本逗留一个月后,无奈的她只能伤心离开了日本。

   后来,森鸥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舞女》,同时也是他的处女作和巅峰之作。在《独逸日记》中,他回忆在德国留学的那段时光,表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女人。

  然而,森鸥外留学归来后,并没有在医学界大放异彩,反而以翻译外国文学为起点,热心地以批判性启蒙家的姿态开始文学活动。他翻译西方著名作家歌德、莱辛和易卜生等人的作品,同时创办《栅草纸》等文学刊物,介绍西方美学理论,开展文艺批评,并致力于戏剧改良、诗歌革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之后,森鸥外陆续发表了《歌之记》和《文措词》,它们和《舞女》一同,被称为“德国三部曲”。而其中描写日本和外国人恋爱关系的《舞女》更让读者大吃一惊。

《舞女》


  回国后,森鸥外的生活也逐渐步入了正轨,通过相亲,与海军中将赤松则良的长女  登志子结婚。婚后二人在千朶山房居住了一年之后,因感情不和离婚。而千朶山房,后来也迎来了它的新房主——夏目漱石。后来千朶山房  被日本爱知县改建为“森鸥外、夏目漱石住宅”  进行展示。


千朶山房


  1889年8月-12月,森鸥外担任陆军兵食试验主任,被认为是营养学最顶端的试验项目。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维生素的存在。而脚气病是严重困扰军队的卫生问题,脚气病,又称维生素B1缺乏症,在之前我们也提到,泉镜花,曾患严重的脚气病。其实,脚气病跟俗称的脚气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患病者会有包括运动障碍,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于急性心力衰竭。


日军脚气病

  原本脚气病,只流行于日本贵族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因为只有富人才能够吃到精白米,穷人只能以杂粮为食,所以精白米也从一种食物,变成了一种象征。由于白米饭容易保存,所以当时的日本陆军,选择直接派发煮好的白米饭,而副食只派发餐券。很多家庭贫困的士兵,是为了能够吃上白米饭才选择参军的,他们会将餐券寄回家中,自己在军营大炫白米饭。但是,精白米将富有维生素的稻壳去的一干二净,也就导致,只吃精白米的贵族和士兵都不知不觉患有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病症。

 


  当时的医学界,大多认为脚气病为细菌传染性疾病。在海军军医高木兼宽的坚持下,日本海军开始改善伙食的配方比例,增加了奶制品和肉食,并且在精白米中加入20%的大麦胚芽米,结果大大改善了海军的脚气病问题。当时日本的海军军医大多为留英归国,与留德的森鸥外不同的是,英国的教育注重以试验结果为导向,而德国的教育注重科学依据,且森鸥外虽曾学习过中医,但他对中医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医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迷信玄学,而食疗是典型的中医疗法,所以陆军的大多数医生对海军的说法表示怀疑,并禁止采取米麦同食的做法。森鸥外甚至斥责海军的洋食实验为毫无科学根据的鲁莽举动,严厉批评  高木兼宽为英吉利之流的乖僻文痞其实森鸥外在《日本兵食论大意》中说:“我不太敢说米食和脚气病有无关系。”他本人只是作为陆军军医进行兵食营养学研究,并没有研究脚气病。对于脚气病的原因并没有确切的理论,因为是门外汉,所以,才采用了当时学术权威的说法,显然,这是错误的。

 

高木兼宽

  1894年夏,甲午战争爆发。森鸥外担任军医部长随军离开东京,9月2日从广岛宇品港出发,11月,抵达中国大连。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后,5月,近卫师团随军记者  正冈子规在归国前拜访了森鸥外。虽然一个俳人,一个军医,却在文学方面有聊不完的话题。

   甲午战争结束后,森鸥外调任台湾总督府陆军局军医部长,然而他在台湾仅仅工作了4个月,便返回了东京。

   如此匆匆回国,据说是驻台期间,他严禁陆军部队擅自提供米麦混食。结果三个月内,在将近两万五千名士兵中,有百分之九十罹患脚气病,两千余人病死。据近几年的考证,森鸥外当时之所以匆匆离开台湾,除了束手无策外,逃避责任的意图更加明显。他在逃回日本后,还动用关系  游说陆军军医高层,不允许驻台军队实行米麦混食。继任台湾总督府陆军局军医部长的土岐赖德还因反对森鸥外的做法被扣上了违抗军令的帽子被遣返回国,他愤骂森鸥外  “嫉妒他人伟勋,执着自家陋见的龌龊小人”,“囿于私见、贻误国家大计的区区贱大夫”。 

   虽然在本职工作上频频犯错,但在文学方面,森鸥外继《草皮纸》之后,与幸田露伴、斋藤绿雨  共同创刊《卍》,并刊登合评《三人冗语》,站在当时评坛的最前沿。从那时起,批判性的启蒙活动转变为温和的状态。

   1898年7月9日  《万朝报》连载《弊风一斑蓄妾的实例》,其中揭露了森鸥外曾在18岁时,包养了一个外室儿玉石,他与儿玉和儿玉的母亲一同在离自家很近的地方居住过一段时间。

   1899年6月,屡屡犯错还逃避责任的森鸥外晋升为军医监并被任命为第12师团军医部长。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小仓时代,他写了一系列随笔。由于需要到各地出差,森鸥外有机会与各地的文物、历史文化相遇,使他对研究历史和探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0年1月,森鸥外的前妻因肺结核去世。在母亲的劝说下,1902年1月,他与比自己小18岁的大審院判事荒木博臣的長女相亲并结婚。

二婚妻子

  3月,他接受了第一师团军医部长的任命,与新婚妻子一同前往东京赴任。1903年1月,长女森茉莉出生,森鸥外在她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爱。在《文豪野犬》中,森鸥外身边的爱丽丝便是以森茉莉为原型 创作的二次元形象。而森茉莉的一生也是一个极其魔幻的故事,下期我们再对她进行剖析。

森茉莉

  1904年2月至1906年1月,森鸥外担任第2军军医部长随军出征。这时的森鸥外仍坚持主张  脚气病是细菌问题,不支持米麦同食的做法,第一师团军医部长鹤田和第三师团军医部长横井都劝说森鸥外同意米麦同食来改善脚气病的理论,然而森鸥外迟迟不给答复。大本营陆军部也勒令全体军队遵守战时兵食白米6合的规定。

   难道森鸥外  除了坚持要求吃白米以外什么都没做吗?当然是否定的。1903年,陆军军医学校教官研发了一种叫做“木馏油丸”的药丸,可杀菌止咳,缓解肠胃不适。森鸥外坚信陆军服用这种药丸  便可彻底解决脚气病,要求每名士兵  必须保证随身携带600颗药丸。日本药厂为了满足陆军的需求,没日没夜地生产了约6亿颗木馏油丸。因生产时  正处日俄战争期间,而当时日本人  称俄罗斯为“露西亚”,所以森鸥外还重新给木馏油丸起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名字——“忠勇征露丸”。

 

忠勇正露丸

  结果日军虽在日俄战争中大获全胜,但非战斗减员极其严重,特别是陆军,约25万人患脚气病,2万7千人死亡。日本海军得知陆军脚气病爆发事件后对陆军的做法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导致陆军省医务局长小池正直引咎辞职,而罪魁祸首的森鸥外作为后任,却在1908年接替了小池的职务,成立了临时脚气病调查会。

   为了调察清楚脚气病的成因,国家聘请了多名研究人员,耗费了大量的研究资金,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于1924年  证明了“脚气维生素缺乏说”。而这个临时调查会,后来则成为了脚气病研究会的母体。

   虽然森鸥外创立的临时脚气病调查会奠定了脚气病研究和维生素研究的基础。但其中不乏反对的声音,表示“这16年的研究活动,只是为了给脚气营养障碍说=维生素B缺乏症说戴上栅栏,推迟承认而已。”

  对于此次陆军脚气病事件,森鸥外是否应当承担责任,这里面存在着对立的见解。有人认为,用杂粮代替精米后,军队内脚气病感染人数骤减,说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森鸥外却坚持不让吃麦食,因此他受到的指责最为强烈。也有意见认为,森鸥外助长了脚气病事件的指责大多是不合理的。

   支持他的人认为,此次事件的责任应当由大本营陆军部  野战卫生长官承担,森鸥外并没有权利决定陆军的餐食标准,他拥有实权是在脚气病事件爆发之后。再者,即使森鸥外同意米麦同食,当时的陆军士兵也不愿意吃杂粮和又硬又难吃的面包。大本营的军官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士兵在赴死之前连一口白米饭都吃不上。

   1907年3月,森鸥外因不想看到与谢野铁干的“新诗社”派  与正冈子规的“根岸”派之间的歌坛对立,于是邀请了两派的代表歌人,在自宅“观潮楼”召开了“观潮楼歌会”。“观潮楼”是森鸥外在文京区后半生的居所,之所以命名为“观潮楼”,是因为能从家中二楼看到远处的大海。现在的“观潮楼”被改建为“森鸥外纪念馆”对外开放参观。

 

森鸥外纪念馆

  此后,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都会进行集会,一直持续到1910年4月,包括与谢野晶子在内 也参加过“观潮楼歌会”。森鸥外从不蔑视女性,不仅对樋口一叶 大加赞赏,还对 与谢野晶子和平冢等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亲自为与谢野晶子生下的双胞胎取名。甚至与容易受到批评的新思想女性们也交往甚密。

   森鸥外的作品中  有不少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也有多部是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为标题的作品,如《安井夫人》、戏剧《静》、《花子》、翻译戏剧《诺拉》等。1909年,森鸥外  重新开始创作活动,发表了《半日》、VitaSexualis《鸡》、《青年》等作品,并发表了《面具》、《静》等戏剧作品。7月,森鸥外从东京帝国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但不久之后,VitaSexualis  被禁止发售。8月,内务省警保局局长前往陆军省时,森鸥外被陆军次官  石本新六训诫。同年12月,在《我的立场》中以“放弃”为关键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1910年,在教授永井荷风的推荐下,森鸥外担任庆应义塾大学文学课顾问。在石田新太郎的主导下,他与上田敏和永井荷风一同创刊《三田文学》。但在1910年5月,日本政府制造了所谓“大逆事件”,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界的专制统治。在弥漫着闭塞感的一年里,森鸥外发表了带有政治色彩,触及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作品。

   1911年,他开始连载《雁》和《灰烬》两部长篇作品。1912-1913年,发表了以五条秀磨为主人公的《可野鸟》、《吃逆》、《藤棚》、《锤一下》连作,还发表了嘲笑司令官等描绘战场经历的《鼠坂》等作品。这些都是他以自己的身边事为题材而创作,思想色彩浓厚的作品。除了公务翻译之外,他还以《浮士德》等歌德三部作品为首,翻译外国文学。

   8月,发表“以资料为基础真实叙述真实存在的人类,森鸥外独创小说的首部作品” ——《羽鸟千寻》。翌年9月13日,受乃木希典殉死的影响,森鸥外5天后完成《兴津弥五右卫门遗书》的初稿并以此为契机,开始创作历史小说,他把自己的历史小说分为“遵照历史”和“脱离历史”两类。前者完全依据史料写作,包括《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阿部一家》等。后者则借助历史事件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和信念,如《高濑舟》、《涩江抽斋》等。但读者和编辑们对他的评价都不太好。在他去世之后,新潮社和其他两社帮其负责发行了全集18卷,这才勉强保住了颜面。

   1916年,著有备受后世重视的随笔《空车》。4月,因任官时年龄偏小,被辞去了任职8年半的陆军省医务局长职务,编入预备役。1918年9月,他就任帝国美术院首任院长,12月,以东京国立博物馆总长的身份进入宫内省,次年1月,就任帝室制度审议会御用挂。由于对年号“明治”和“大正”持否定态度,他以宫内省图书头的身份  着手考证、编纂天皇的谥号和年号。但《帝谥考》刊行后,森鸥外的双脚开始出现浮肿现象,由于病情恶化,吉田增藏亲自出马接替了他的工作,后来吉田提出年号案“昭和”。

   1922年6月29日,森鸥外被诊断出肾萎缩和肺结核。1922年7月9日早7时许,在亲戚和好友贺古鹤所等人陪同下,他最后在病床上说了一句“太荒唐了”后,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也不知这句“太荒唐了”是不是在为之前自己做下的错事而忏悔。根据遗嘱,森鸥外生前的等级、位阶、勋章等全部从墓碑上除去,甚至连让他在文坛大放异彩的笔名“鸥外”  也被除掉,只刻有“森林太郎之墓”。他被埋葬在东京市本所区的弘福寺,戒名——贞献院殿文穆思斎大居士。关东大地震后,被改葬分骨至北多摩郡三鹰村的禅林寺和出生地津和野町的永明寺。


  森鸥外在自己活跃的的文学和医学两大领域一直与他人争论不休。在文学方面,他主张应当描写理想和理念等主观的东西,与提倡应该客观描写事物和现象的坪内逍遥相冲突。另外,在医学方面,以近代西洋医学为宗旨,与汉方医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批评说,当时的医学界中,汉方医学占了70%以上。因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学者  不像德国医学界那样自由,阻碍了日本医学的进步,应该增加大学毕业的医生。但包括松本良顺等被称为现代医学始祖的长老等专业医生都没有与之抗争,而森鸥外只是与新闻记者等进行了长达6年的争论。

   晚年的幸田露伴  曾对森鸥外有这样评价:“森鸥外  是一个极其渴望出人头地的人,是一个喜欢敛财,冷酷的男人,什么都知道,却从不表现出来……”


【文豪野犬人物原型】森鸥外 —“友军”军医害死数万名日本士兵,绝世好爸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