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格尔 《逻辑学》 本质论第一章:映象(下)(5)

2023-01-08 10:48 作者:j2kevin18  | 我要投稿

注:这里我个人认为是偏难的,要仔细阅读。

构成映象的,是非有的直接性;这个非有不过是在它本身中的本质的否定性。有就是本质中的非有。它的自在的虚无就是本质自身的否定的本性。但是这个非有所包含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就是本质自己的绝对的自在之有。本质的否定性是它的自身等同,或者说它的单纯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由于本质在它的无限否定性中具有这种自身等同,有就在本质中保持着自身;因此,本质自身就是有。直接性在那与本质对立的映象中具有规定性,因此它不过是本质自己的直接性,但不是有之直接性,而完全是有了中介的,或者说反思的直接性,这就是映象,——有不作为有,而只是作为有之规定性,与中介对立:有作为环节。

这一段包括下面一段其实是对映象的一个界定。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构成映象的是非有的直接性。上面已经讲过了,也就是映象是自在的无的东西。这样一个非有的直接性,它是在本质范围内的,所以映象的直接的有就是直接的一个非存在

非有不过是在它本身中的本质的否定性。这句话总结了前面一段,其实是本质作为有的一个自身返回,才产生了这样一个直接性的剩余。所以这样直接性的剩余作为本质产生的东西,作为本质这样的活动造成的东西,总已经是在本质内,总已经扬弃了有的直接性。所以是一个非有的直接性,所以这样一个非有的直接性就是本质自己的否定性。所以我们要把否定性理解成一个运动,本质是一个运动。本质说不是说我们把握存在论以后,就有个现成的本质在这里,而是我们发现整个构成存在论出现规定性的,就是有本身的一个自身返回的直接性。这样一个直接性,同时也是知的自反性。

所以现在,直接性就是否定性。直接性不再是一个现成的规定被给予,而是被理解成了一个活动所产生的东西。所以映象这样一个残留的直接性,它的非有的直接性也是这样的活动产生的。所以我们此时会看到,“有就是本质中的非有”总结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内容。

整个有,它自己的一个自身关联,就是本质。但这样的一个本质从有论出来,就导致有论的一个残余,一个直接的有——有的这样的直接性仍然残留或附着在本质上。但是它也是在本质当中的,因为到了本质的视角,就没有真正的直接性了,所以本质当中的有就是一个直接的非有,这也就是映象。这整个就是在说映象的这样一个“已经是被中介的直接性”的状态。

已经被中介的直接性,也就意味着映象自在的是虚无,而这样的一个自在的虚无,现在就被转移到了本质自身的否定本性上。也就是说,映象这样一个自在的、一个假象、一个无,这一点是本质的否定性造成的。黑格尔在这里进一步的确切地说明了整个有的自反性或知的自反性——这样一个本质化的运动,有产生了这样一个否定性的运动,才产生了直接性。

所以映象和前面本质与非本质的对立,就进一步说明了直接性它不是现成地和一个本质性的否定活动,或者说和一个本质性的东西是对立因为本质不是一个东西,它就是一个否定活动,所以直接性它也无非是否定活动产生的,没有任何脱离否定活动的直接性。(这里我们已经逐渐在接近后面的反思的观点了。)

所以现在进一步会看到,本质的否定性就是它的自身等同,或者说它的单纯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我们关键不要把否定性又理解成一个自身等同的基底(类似“实体”),因为我们看有论或之前本质论开端,就会注意到自身等同界定的是一个直接被给予的东西,它只是自身,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它也是一个现成被给予的东西。

这里的自身等同其实就是《精神现象学》在力与知性部分提到的:

真正知性把握到它对象其实是一个无限性的概念以后,它就会发现,并不是说自身不等同的东西是自身等同的,而是相反,一切自身等同性其实都是自身区分,都是自身不等同的。

因此黑格尔在这里其实预示了后面“反思规定”那里的从同一到矛盾的思路,任何同一的自身等性都是由否定性的运动造成的。所以黑格尔在这里讲的其实是个绝对的差异性的哲学,与后人说的“黑是同一哲学”的观点截然相反。在《精神现象学》知性部分的最后黑格尔会强调,本质就是一个绝对的自身差异,而这样的绝对的自身差异是内在的差异。所以这里说自身等同是否定性,无非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现成的自身等同,一切自身等同都是自身差异化的活动。因此,本质的否定性作为它单纯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其实反过来消解掉了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

所以我们会看到本质在它无限否定性中的自身等同,就是有在本质中保持着自身。这里的侧重点是说,虽然本质是个无限否定性的活动,但是由于本质它自己的直接性是没有被本质理解的,所以这样的直接性才会使得好像在本质这里有着有论的剩余。其实这里不是说真的还有有论的剩余,这里的剩余是本质没有理解自身,它没有理解自己的活动性是区分,而是把自己的活动性又重新理解成了一种直接性。所以本质它自己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才是自身等同,才是“有”这样的假象。换言之,当我们理解到映象就是本质本身的活动性的时候,这样的一个漠不相关性就彻底被中介掉了。本质就不再和自身是漠不相关的,而是一个自身的、自觉的自反性的运动。

所以这也涉及到我们对本质的考察,在映象部分我们对本质的考察是一个相对外在的考察。这也是为什么在反思部分会提到几种反思的形态,黑格尔在那里其实总结了我们考察映象时整个考察方式上的改变。我们从考察本质与非本质的关系,考察到映象,再考察到作为反思的本质后,其实我们最后会发现,本质总已经是作为自身的反思了。只是我们一开始的外在考察,会觉得好像本质的活动性是一种单纯被我们考察的活动性。本质它自己没有把握到这种活动性的话,它就会带有一种漠不相关性、直接性或自身等同性,才会好像除了本质的否定性活动,在本质那里还有一个直接的映象。

所以这一段其实已经开始往作为自身反思的本质过渡了。所谓的在本质中的有或映象,就是本质自身的直接性,就是本质自身的活动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直接性在那与本质对立的映象中具有规定性,因此它不过是本质自己的直接性。也就是说,本质对立的映象——那样一个直接的规定,其实就是本质它自己没有把握到自己的活动性而造成一个幻觉。

所以本质之直接性不能等同于有之直接性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再把映象当成有的直接性,就又回到了一个类似于实有的立场。实际上整个与本质相对应的映象的直接性、作为本质自身的直接性,都是已经被中介过的,也就是说,本质它本身就不是直接的。我们要理解本质是一个绝对活动的话,就会发现本质自己的直接性也总已在活动中被中介了。说白了,映象这块说的就是,千万不要用外在反思的方式把本质又变成一个固定现成的东西,而是要把它理解成映象的活动。(这里是黑格尔预示了后世法国哲学如德里达、拉康、德勒兹的地方——不是映象和本质有区别,或者本质产生了映象,而是本质整个的就是映象,脱离映象其实就也没有本质了。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后现代主义,而是说映象的反思运动它本身又会造成一个本质性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后面会看到的反思规定性或本质性。)

有不作为有,而只是作为有之规定性,与中介对立,有作为环节。这里的意思是说,有已经不再能单纯的只是有了,它始终只是本质产生的一个规定性,或只是一个被反思的直接性,也就是映象


黑格尔 《逻辑学》 本质论第一章:映象(下)(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