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亮:没有所谓的“圣人”
【读者】:假假的我假假地生活在一个假假的世界假假地遵守着假假的规则。 【明亮】:哈哈可以这样理解。时刻当其为梦幻就可以了。很简单。 【读者】:一上头就当真,脾气直。 【明亮】:空对空还是空,但如果你希望去改变空性的游戏,这就等于当它是实在的需要改变的情况了。 【读者】:嗯。 【明亮】:刚才你说:“一上头就当真“。没关系,立刻看到都是无限总能量的自发自动,和“你”有什么关系?不用拥有这些。这是微妙的注意,看似有很多关系,按照有关系对待,但同时明白这些看似的“关系”都是空的。 或说,既有关系,也没有关系。这不是非黑即白的思想逻辑。思想逻辑肯定是想不通的。 【读者】:嗯,您说的对。 【明亮】:你无限的不是“思想逻辑”,无所谓思想逻辑上想通想不通。你是无限的潜意识,潜意识上会自发自动明白的。 不要去拥有显意识中看似真实的发生,但是允许在显意识中按照普通人习惯的逻辑对待,方便嘛,为什么不呢? 【读者】:对,就是您说的这样,游戏就按照游戏里的“规则”玩耍。 【明亮】:因为你熟悉游戏,那么游戏就是你的修行。玩游戏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不玩游戏的,年纪大了。哈哈。 【读者】:我也不年轻了。 【明亮】:无所谓,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一切经验形式都是注意的机会。每个经验形式都是好像对你说:这就是TA,这就是TA! 【读者】:嗯,不断深化能量层。 【明亮】:注意,不是“你“这个人驱动的深化。深化是自发自动的。不是”你“的成就。 【读者】:是没有个人的事情。 【明亮】:就像你到这里来和我谈话,都不是”你“的意志,而是无限总能量的自发自动。不知道为什么的。 【读者】:就当总能量为了让我更明白一点。 【明亮】:不是,总能量自发自动会明白的。但不是为了什么个体“我”的目的。换个说法,总能量从来没有不明白。但会看似有“不明白”的错觉,其实,这个“不明白”也是空性的错觉,错觉没有了,就发现早就明白了。并非有一个“你”在不明白当中。“你”和“你的不明白”都是梦幻泡影,都是思想理智上的幻觉假设。 【读者】:没有“我”没有“我”。 【明亮】:“不明白“也仅仅是一种方便的说法。 【读者】:总能量自己玩的游戏而已。 【明亮】:总能量不知道”游戏“和”玩“这些概念。只对于思想理智(梦中)才说这些概念的。 【读者】: 好开心啊。 【明亮】: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是梦幻,但梦幻就看似的出现了,其实无法确定有什么出现了。我无法确定梦幻就是“梦幻”这样东西。这样的确定也是不成立的。你从来没有要玩的动机。 【读者】:啊,真的是没办法确定。 【明亮】:对啊,就是这样深入的品味,发现没有一样情况是可以确定成立的…… 【读者】:都是假假地确定一下假假的情况。 【明亮】:比“假”更准确的说法是“空”。因为“假”的对立面不是“真”。“真”的对立面不是“假”。我无法确定其为“真”或“假”,没有参照系统完成这样的确定。 真,假,这些概念本身就是梦里的概念,也是空性的。今天说究竟了一点。 【读者】:那就空地确定空的情况 。反二元都不对。 【明亮】:你说眼前是假的,但无法否认是体验到了。你说眼前说真的,但又无法确定真在哪里,无法确定体验到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假也是真,根本无法确定到底什么是真到底什么是假。 【读者】:没有什么可确定。 【明亮】:我可不是说高深哲学。哲学是有真有假的分裂。 【读者】:对,哲学有二元对立。 【明亮】:对,没有一,没有二,只能说“无二”。但是说“无二”也不对,因为这样就是确立了一个“无二”的立场概念了。任何立场都是幻觉立场。这是无法说的奇迹。 【读者】:连一也不存在,也是无法说。 【明亮】:对,有“1”就等于有“2”了。进入识别幻觉了。什么“统一”什么“归一”还是梦幻逻辑。没有一个“一”需要回归,因为你早已经是无限圆满了。TA就是TA,好好的,回归到哪里去? 【读者】:永远在圆满的终点。 【明亮】:对,起点就是终点。没有道路的。但在梦里貌似有道路样子。貌似有距离,貌似有时空,貌似有……都是貌似。貌似有“我”,貌似有因果关系,貌似有对,貌似有错。都是貌似的。 【读者】:那您现在也是“假假”地遵守人世间的规矩吧。也会和家人玩耍,和朋友嬉笑,不会因为你明白了,就不食人间烟火了。有人打你你也会有情绪吧,只是不当真吗?看见喜剧也会哈哈大笑吧。 【明亮】:这个“我”在哪里?你看,这个问题还是认为在“明亮”形象中有一个“我”。 【读者】:那个明亮在我的想象中。 【明亮】:如果这些发生了,那是无限智慧意识总能量自发自动。注意,你说“在我的想象中”。NO,没有“我的”这回事。想象也是思想理智效应,思想理智效应就是无限总能量的效应,不属于“你”的。所以,不要真认为有属于“你”的想象。这里没有“你,我,她”。 【读者】:总是在脑补圣人的生活。 【明亮】:就像现在的谈话,也是无限智慧总能量的自发自动,不是一个“你”和一个“明亮”在谈话,但不否认貌似有一个“你”和一个“明亮先生”在谈话。不要对貌似的样子当真了。 没有所谓的“圣人”。所谓的“圣人”是你的思想理智上幻觉出来的概念。你唯一可以说的就是一片闪闪发光的印象,这闪闪发光就是你自己,这是你唯一拥有的。 【读者】:那也想让总能量自动自发的给答案。 【明亮】:所有答案都不是真理。真理是无法说的,如果有“真理”这回事的话。我无法确定有任何“理”。 【读者】:有时候完全不想抛弃这些幻觉,多有意思啊。躺平吧,让总能量自动自发,看看能到哪里,尽情地享受这一切。 【明亮】:我没有建议“抛弃幻觉“,我说的比这简单多了,看到这些逻辑都是空性的就够了。 【读者】:时刻看到就好了,多简单。 【明亮】:
关于“躺平”,NO。如果有一个“你”可以决定躺平,这还是幻觉逻辑。这里没有一个“你”可以决定什么,身体没饭吃怎么躺平呢,会自动起来找东西吃的。没有钱但是必须付钱身体会自动出去赚钱,必须起来工作的。
【读者】:总能量会养着我的。 【明亮】:无限总能量会自发自动显现出忙碌工作的样子。无需身体躺平,但有另一种非理性非经验体验的“躺平”,就是无法描述的安心,起来工作很安心,因为这不是“我”去工作,而是无限能量在自发自动。身体干什么都安心,这不是“你的身体”而是无限总能量的自发自动,都是神圣的自发自动。这就是真正的躺平安心了,看似忙碌无常的。 换一个角度看,假如KARMA(命运) 很好,意识一升起就在英国王室,莫名奇妙就可以不愁衣食,那么身体就自发自动的不需要上班打工了,跑马享受躺平度日。这是莫名奇妙的经验质地显现。
这里没有一个“你”选择了这样的意识显现效应,不必得意。据说释迦牟尼是可以躺平的王子,却离家出走做苦行僧,这是这位王子的选择?不是,是无限总能量的莫名奇妙的自发自动。
【读者】:总能量让躺就躺让动就动。 【明亮】:
躺或不躺,动或不动,都是思想理智上的概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或活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静止和运动。因为无限总能量不是一样东西。既然这不是东西,就没有静止,运动,休息,活动,干,不干,想,不想,做,不做,选,不选,决定,不决定,。。。,之类的无限多样的概念通通都没有意义了。只能说一切都是自发自动,到底什么在自发自动?没有东西在自发自动,这不是东西,没有个体。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空,而是无法说的TA!
【读者】:因为无我了,没有「人」较真了,所以因果也消失了,因为一切只是无限总能量的印象。最近细细品味先生的文章发现,先生的文章是在引导大家进入「无我相」吗?! 【明亮】:不是“因果消失”了,而是看似的因果关系其实是空的,等于不是。没有真正实在的因果关系。一切都是看似的有因有果,却无限的不是这回事。因果的样子总是有的,不需要消失的。但这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是的,我就是在说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Peace o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