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空头阿克曼:一生都在发国难财,呵斥挺巴哈佛学生,才做空美国

2023-11-02 12:09 作者:qdlf888  | 我要投稿

最近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加沙。从10月7日哈马斯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了5000多枚火箭之后,以色列宣布将开启报复模式,派遣飞机对加沙进行了无差别轰炸,还公布了紧急遣散计划,要求在加沙北部的居民向南部转移,时间只给24小时。面对以色列的坚强决心,世界各地善良的人们走上街头,反对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

哈佛大学巴勒斯坦团结组织(Harvard Palestine Solidarity Groups)就组织了签名集会,并在声明中说,“我们,以下签名的学生团体,认为以色列政权应对所有正在发生的暴力事件负全部责任。”很多人支持这个集会,并在集会上签名以示支持。

大量哈佛学生团体指责以色列是哈马斯恐怖袭击的罪魁祸首。(图源X)

声明说,加沙的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生活在露天监狱里”,并呼吁哈佛大学“采取行动,阻止对巴勒斯坦人的持续屠杀”。

但学生们的签名惹恼了华尔街的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他在自己的X账号发表观点表示,如果团体的成员们支持这封信,签署者的名字“应该被公开,让公众了解他们的观点”。他说,他希望确保自己的公司和其他公司不会“无意中雇用”任何签署了这封信的哈佛学生。

实际上,最近的巴以冲突,尽管以色列对巴方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甚至近3000名孩子都没有放过,但美国华尔街的多位犹太裔商人利用其遍布全球的经济和传媒机器,全面宣传以色列的悲惨遭遇,以挽救天怒人怨的以色列极端政客。

今天,世界仍然处在动荡当中,但犹太商人们仍然在赚钱,事实上,近代以来的战争都离不开犹太资本的影子,不管是欧洲的打败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还是对中国人民以沉痛记忆的鸦片战争,他们都从战争中获得大量财富。

成名于次贷危机

让阿克曼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的的是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做空MBIA(美国最大的债券担保公司Municipal Bond Insurance Association)。

当时,阿克曼发现美国最大的债券担保公司Municipal Bond Insurance Association(简称MBIA)偷偷用另一个公司来交易风险极大的次贷债券,导致风险急剧增加,完全违反相关的监管条例。但当时的华尔街的信用评级机构竟然完全无视这些,还是给予MBIA最高的AAA评级。

于是,阿克曼果断地购买了MBIA的信用违约互换(CDS),用于做空MBIA发行的AAA评级的债券。在2009年1月16日,阿克曼平仓获利超过16亿美元。这惊人的业绩,让阿克曼一战成名。

媒体对阿克曼的操作的评价是:“他逮住了华尔街史上最大的忽悠”。无独有偶,在2020年由疫情引起的市场波动中,阿克曼再次利用购买CDS获利26亿美元,展现了他在投资操作上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阿克曼抓住了做空房地产的机会,并赚了14亿美元。事实上,阿克曼从2003年就开始做空。5年时间里,美国房地产持续上涨,他受到无数质疑,各种起诉威胁,但始终意志坚定。阿克曼看了14万页的资料,公司员工说他度假时也在沙滩上看资料,最后坚持自己的看法,撑到了次贷危机,并获得巨额回报。

等到房地产跌得不成样子,他又出手收购濒临破产的美国第二大商业地产运营商,之后5年赚了100倍。

一生都在发国难财

事实上,阿克曼一直在利用动荡世界中人们的不安情绪获得巨大投资回报。

2020年3月,因为疫情影响,美股市场在10个交易日中发生4次下跌熔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三大股指从历史性高位跌入熊市。就连持有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的股份,“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也从2月中旬230美元的高点,跌落至180美元。

但比尔•阿克曼成功的利用了人们的恐慌心理,让自己赚的盆满钵盈。在3月25日写给“潘兴广场”股东的信中,阿克曼称,在23日,其旗下基金已经完全退出之前押注的信用产品,获利26亿美元,共支付溢价费和佣金2700万美元。阿克曼巧妙地运用了疫情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对信用市场的影响,完成了这波翻几番的操作。

事实上,2月底,美国新冠病毒疫情还没有全面爆发,市场情绪稳定,投资者对信用状况无虞,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阿克曼在此时以低成本大举买入投资级和高息信用利差产品。

到了3月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之际,信用利差开始飙升。截至3月20日,晨星投资级信用利差指数平均飙涨299个基点至396点,高收益债券指数平均上涨643个基点至999点。

这时,阿克曼觉得自己此前押注的信用利差产品可以收手了,1个月的时间,就轻轻松松赚了一大笔。

但故事还只是开始,阿克曼又把赚到的26亿又重新投入了市场,毕竟此时是美股近几年最便宜的时候了,闭着眼睛买都会赚到啊。

但此番操作让外界看来是 “冕堂皇地发国难财,让人恶心”。有网友评论认为:“他流着鳄鱼的眼泪,是靠散播恐慌赚钱的伪君子”。

事实上,阿克曼在资本市场也不是一帆风顺,在2016年初,他持有的一只股票单日暴跌51%,光账面亏损就是10亿美元。

投资圈流传着一个段子说,凡是能赚大钱的人,基本上都是先亏过大钱。看来阿克曼也没有逃过这个魔咒。

在康宝莱遭遇滑铁卢

阿克曼投资生涯最大失败要数康宝莱的滑铁卢战役。

2012年12月,阿克曼以空头押注康宝莱,他认为这家营养补充剂公司最终会跌破零股价。在一次投资会议上,他花了三小时做演讲,慷慨激昂地说明了他对康宝莱的赌注。结果“打脸”来得很快,当天股价上涨了 25%。

阿克曼曾预计,股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下跌,使他能够通过卖空交易获得意外收获。但这一策略最终事与愿违。阿克曼的死对头、亿万富翁卡尔•伊坎(Carl Icahn)采取了与阿克曼相反的立场,伊坎将他在康宝莱的股份增至了26%。

卡尔•伊坎与阿克曼的梁子,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结下了——当时二人因“Hallwood Realty”的交易发生纠纷,导致了一场诉讼,最终以有利于阿克曼的方式告终:法院判伊坎向阿克曼支付900万美元。

2013 年,伊坎和阿克曼甚至在 CNBC 上就康宝莱展开了著名的辩(对)论(骂)——互称对方为“骗子”。

2018年,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拉锯后,阿克曼还是关闭了他对康宝莱的空头头寸,损失将近10亿美元。而伊坎在康宝莱的赌注中共赚了大约13亿美元。根据康宝莱的一份声明,伊坎以 48.05 美元的价格将价值 6 亿美元的康宝莱股票卖回给该公司,同时还放弃了五个董事会席位。

“激进版”的巴菲特?

巴菲特曾说:过去238年来,没有一个人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成功。

早在2015年,福布斯杂志把比尔·阿克曼称作是“幼年的巴菲特”,或者说是“下一代的巴菲特”。阿克曼曾公开宣称巴菲特是他的偶像,他的投资理念有很多都是师从巴菲特。

长期以来,阿克曼投资理念一直关注简单、可预测、能产生现金流、壁垒高的公司,通常只寻求8 -12项核心投资。正如公其司手册中所述:“在任何时候,市场上有吸引力的投资都是数量有限的,与大型多元化但了解不深刻的投资组合相比,标的数量较少但能有深刻见解的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不过,他的风格更加激进、手法更灵活,被称作“激进的阿尔法”(alpha activist)。在投资公司的时候,看准了就下狠手。

2015年的股东大会上,面对现场提问,阿克曼将自己参与收购眼力健与巴菲特1980年代收购可口可乐相提并论,巴菲特说,这完全没有可比性,他从来不碰衍生品,迄今也没有收购剩余的可口可乐股份。芒格更直接,他认为激进投资者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后来引发了媒体对于阿克曼和巴菲特芒格之间舌战的一轮围观。

和巴菲特一样,阿克曼会深度参与公司治理。和那些短期财务改良然后迅速套现的完全不一样。他会激进地夺取公司控制权,换掉不合适的CEO,然后长期持有。

一个例子是,潘兴广场于2011年开始收购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份,随后一直增持到14.2%,一度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阿克曼曾建议更换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Fred Green,并卷入了代理权争夺战。最终,Hunter Harrison于2012年6月成为该公司的新CEO。

这笔交易最终是获利的。2016年,阿克曼清仓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卖出时,该铁路公司的股价已经涨了2倍多。不过,阿克曼插手公司管理并非是“捣乱”,他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成功不仅仅是赚钱。在他精心挑选的首席执行官Harrison的帮助下,该铁路公司在运营、文化和财务方面都完成了一定的转型。

阿克曼在卖出该公司时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自我们的初始投资以来,加拿大太平洋公司已经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型,”。“Hunter Harrison 和(首席运营官)Keith Creel 已经恢复了这家北美顶级铁路公司之一的辉煌,并使公司走上了持续成功的道路。”

另外有意思的是,阿克曼以雇佣传统金融背景以外的人而闻名。他曾经雇佣钓鱼指导、职业网球选手和“一个与他在出租车上偶遇的人”加入他的公司。这个做投资的思路和曾经的某财经媒体做新闻的思路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新闻。

在“free speech, free capital”的资本主义世界里,资本可以随意流动的情况下,做空成为可能;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资本有所为也有所不为,靠做空那套资本主义理念在中国行不通。阿克曼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一个传说,貌似他在中国未尝胜迹。

刚刚做空美国国债

2023年9月份,比尔•阿克曼通过做空30年期美国国债,从中获利约2亿美元,在资本市场获得大量关注。早在2022年,阿克曼就通过做空2年期美国国债,从中赚了23亿美元。这意味着,阿克曼通过做空美债已累计获利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

具体怎么做的呢? 今年8月初,阿克曼透露,自己正在做空30年期美国国债,因为他认为美国的长期通胀率将接近3%,而不是美联储设定的2%。阿克曼当时表示,如果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不久的将来攀升至5.5%,他也不会感到惊讶。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鉴于中东冲突升级的风险,美债的吸引力可能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将其视为“避风港”。

但在阿克曼看来,居高不下的通胀可能迫使美联储继续加息,从而打击债券价格,推高收益率。债券市场的常识是债券价格与收益率成反比。

然而,很快他又表示已经平掉了长期美债的做空仓位,原因是在当前的长期利率下,继续做空债券存在太多风险。阿克曼称,经济放缓的速度比近期数据显示的要快。阿克曼利用期权做空30年期美国国债,他从市场波动中赚取了约3亿美元,并支付了近1亿美元的权利金以维持头寸。

阿克曼在2022年8月发给Pershing Square Holdings股东的半年报中写道,过去三年,利率对冲策略为公司创造了大约50亿美元的利润,而投入的资金不到5亿美元。

在资本市场,阿克曼主要关注股市,他算不上是债券专家。阿克曼的公司管理大约160亿美元资产,他的主要投资工具是Pershing Square Holdings,这是一只规模为110亿美元、在欧洲上市的封闭式基金,在美国市场的交易代码为PSHZF。阿克曼管理着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股票投资组合,其中纳入了Alphabet (GOOGL)、Chipotle Mexican Grill (CMG)和劳氏(LOW)等公司的股票。

在外界看来,继杰夫•冈拉克(Jeff Gundlach)和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之后,华尔街又多了一位“债王”——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

老债王”、79岁的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于1971年和他人共同创办了品浩(Pimco),品浩现为美国最大的固定收益管理公司之一。格罗斯于2014年离开品浩加入Janus Henderson,为后者管理一只债券基金。格罗斯于2019年退休,现在主要精力放在管理自己的资金上。

另一位“债王”是双线资本(DoubleLine)的CEO杰夫•冈拉克,他的旗舰基金是规模超过300亿美元的DoubleLine Total Return Bond Fund Class N (DLTNX)。2011年,被华尔街誉为为 “新债王”

不放过最后一个铜板

东方商人李嘉诚说,我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但对西方的犹太商人说,放弃最后一个铜板也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关于犹太商人的经典形象,是莎士比亚的名篇《威尼斯商人》里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就夏洛克这个名字来说,英文是shylock,直译来说就是把害羞锁起来,那就是没有害羞——更形象一点来说就是无耻(shameless)的意思。作为一名犹太商人,放高利贷者,夏洛克性格特点是贪婪、残酷、吝啬、冷酷和狠毒,从他一心外放高利贷,虐待自家仆人并限制自家女儿与外界联系等举措,可看出他人物的性格。他在对待安东尼奥向他借债这件事上,同安东尼奥签约规定,到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可见,此人为人残酷、冷酷和狠毒。夏洛克最后的结局,他的仆人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女儿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

几百年来,犹太商人在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形象就是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里,犹太商人带着资本押注交战的双方,们通过战争获得巨量财富,二战前后,他们带着这些财富进入美国。二十世纪30年代,好莱坞崛起,犹太人开始控制好莱坞,事实上,好莱坞最先的几个片场就是来自东欧的犹太人建立的,之后控制娱乐传媒等行业。可以说美国人的意识形态领域是被犹太人控制的。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几乎就是美国金融业的代名词,这里的投资银行巨头们是美联储的股东,对了,美联储是私人的,那个曾经提出让美联储国有化的肯尼迪总统之后被暗杀了。投资银行巨子们不管是创立者还是现在的高管几乎清一色都是犹太人,可以说,犹太人通过控制传媒和金融行业获得了巨量财富。

我们看到,巴以冲突已经让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比尔•阿克曼这位犹太人,华尔街做空高手,未来将走向何处,值得我们关注。


大空头阿克曼:一生都在发国难财,呵斥挺巴哈佛学生,才做空美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