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类制药废水特点和处理工艺方法
合成类制药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有较大的区别,在处理工程上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合成药废水的显著特点是:污染物成分复杂、COD值极高、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降解能力非常差等。大量的原辅材料参与化学合成,剩余的有机溶剂和不确定的反应产物多,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获取有效的污染物成分。由于废水处理是结合了生产工艺,因此具有间歇性的特征。

针对这类废水,为了防止出现二次污染现象,避免返工或不合格情况,可以参考成功的案例,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案。除了完整有效的工艺流程,在建筑面积、施工周期、人工和技术、设备、管材、耗材等方面需要详细的落实。确定重要的控制点和关键的设备,预期处理结果和后备方案。选择可靠的工程设备,是要下大力气的。不仅考虑工艺设备的参数比如水量和水质要求符合,还要考虑性价比、后期运营问题等。就工艺流程来说,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沉淀消毒等阶段。但在具体落实时,结合废水的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废水处理的过程是有次序的,对每个阶段的水质和水量都有详细的设计,以符合废水实际处理需求。

废水水质是复杂的,处理起来是艰难的,但工艺流程必须是清晰的。比如预处理阶段,经过对水量水质进行调节,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离心、过滤、微电解、铁碳芬顿等方法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也去掉部分的COD,为后续的生化降解减轻负担。

芬顿试剂法是常用的化学氧化方法,它是预处理重要的过程。主要是由Fe2+和H2O2组成的,经过调节温度和pH值等条件,使得化学反应快速高效进行,产生大量的羟基离子。羟基离子的氧化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在废水中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化学氧化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和Fe3+。芬顿试剂反应过程可以有效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反应产物Fe3+还可以在废水中产生絮凝作用,便于混凝沉淀分离处理。为了提高芬顿的效率,还可以兼容更多的化学或物理作用,比如铁碳微电解、紫外线等。添加必要的催化剂,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生化处理过程反映了废水整体处理的效果,一路过来,对预处理后的废水性质要明确,清楚生化过程应采取什么类型的设备。目前使用较多的厌氧设备主要是上流式厌氧活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水解酸化等。一般情况下,厌氧和好氧是同步或串联进行的。

常用的好氧处理设备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池、吸附生物降解法、接触氧化法、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法),生物氧化膜等。选择适合的工艺设备,是一项艰巨的技术任务。高效的方法可以增效降本,选择不恰当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影响生物氧化过程的重要因素是活性污泥,微生物能够高效进行,就要看反应的影响条件。实践证明,在废水处理工程质量上要下功夫,为后期高效运营铺垫基础,为顺利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