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锤40k】关于帝国政府部门称呼的一点挣扎

2023-08-17 00:00 作者:混沌学者  | 我要投稿


帝国政府部门最高层结构示意图,译名来源全凭个人印象

众40k粉丝所周知,帝国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很混乱,权责职能划分更是不知所谓到了大部分当代政府都能落泪的程度,这一不幸事实亦蔓延到了对帝国政府部门的译名上。这一篇专栏算是我个人对于理顺帝国各个部门称呼进行的一点挣扎,但如果能恰好启发些讨论便更好了。

顺便一提,lord 在帝国职称语境下意思很少是“领主”。

最高权力结构

帝国在 帝皇以下的最高权力结构是 Senatorum Imperialis - 帝国元老院。与联合国类似的是,帝国元老院就像联合国大会一样,很少开会、实际执行什么政策的场合更是少见。通常情况下实际执行政策的是帝国元老院中权力最大的12人,即 High Lords of Terra - 泰拉至高尊主们。

和联合国安理会类似的是,泰拉至高尊主也有常任席位和流动席位。但与安理会不同,且与帝国僵化的体制非常贴合的是,常任至高尊主的占比远超安理会的三分之一(5位/总计15位),达到了整整四分之三(9位/总计12位)。

泰拉至高尊主中的9位常任分别是:

  • The Master of the Adeptus Administratum - 行政庭总长

  • The Inquisitorial Representative - 审判庭代表

  • The Ecclesiarch of the Adeptus Ministorum - 国教庭(大)教长

  • The Fabricator-General of the Adeptus Mechanicus - 机械教庭铸造总监

  • The Grand Provost Marshal of the Adeptus Arbites - 法务庭首席警长

  • The Paternoval Envoy of the Navigators - 导航员大族长钦差

  • The Master of the Adeptus Astronomican - 星炬庭庭长

  • The Grand Master of the Officio Assassinorum - 刺客办大导师

  • The Master of the Adeptus Astra Telepathica - 星语庭庭长

其中,星语庭庭长、星炬庭庭长、导航员大族长钦差、法务部首席警长和刺客办大导师名义上都是行政庭总长的下属;有时候星语庭、星炬庭和法务部又会被认为是独立于行政庭的单位。总之情况如开篇所述,比较混乱。

相对可以确定的情况是,帝国大致上是行政庭、机械教庭、国教庭、审判庭4大集团并立(名义上各自直接对 帝皇负责)的格局,其中以行政庭最为强势,因为行政庭掌握了维持 帝皇生存等帝国核心政府业务,所以掌握了帝国的核心权力。

原体归来前,大多数情况下帝国权力最大的人就是行政庭总长。臭名昭著的 Vandire 凡迪尔在成为帝国说一不二的权臣前,便是作为行政庭总长整垮了国教庭教长 Paulis 3世,然后兼任行政庭总长与国教庭教长,成为政教合一的独裁者。

接下来就是数以万计的帝国元老院成员中,曾经担任过3个流动席至高尊主的大官。虽然地位不如9常任那么显赫,但依然是帝国官僚系统的最高点,其中包括:

  • Lord Commander of Segmentum Solar - 太阳星域舰队总指挥

  • Lord Commander Militant of the Imperial Guard - 帝国防卫军总指挥

  • Cardinal(s) of the Holy Synod of Terra - 泰拉圣会枢机主教(有时可能不止一位上任)

  • The Abbess of the Adepta Sororitas - 全体修女会修道院长

  • Captain-General of the Adeptus Custodes - 禁军修会元帅

  • The Chancellor of the Estate Imperium - 帝国文书总局书记

  • The Speaker for the Chartist Captains - 国贸舰队代言人

  • Lord High Admiral of the Imperial Navy - 帝国海军至高上将

泰拉圣会是我对国教最高管理机构的翻译。其实翻起来把我给搞郁闷了,因为 synod 本身就是“会议(宗教意味)”,也就是说和 meeting 跟 conference 这种词比起来独一个 synod 即可以翻成“神圣会议”,可是我却把 holy synod 翻成了 “圣会”,搞出了跟“过分冗长”、“仅有两三发而已”一样的重复同义词语病。罢了,反正我中文不好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Chartist Captains 翻成国贸舰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拿着特许状(charter,所以有特许状的这些船长叫 chartist)。我不是很确定该用特许状还是用经商章程,但总之这张纸片会赋予持有者在特定区域或航道上运输货物或人员的权利。

Estate Imperium 要是不看语境直译的话和文书确实没关系,但设定上这个部门就是负责管理各部门文书、总局书记还兼职帝国元老院总招(开大会的时候把所有人喊过来开会的),估计还要负责管理帝国元老院会议笔录。

我们结合上文不难意识到,帝国在政府最高层的组织结构就已经相当混乱了。其实我本来是打算 adeptus(修会)-departmento(部)-officio(办) 这样去组织这篇原本标题里根本就没有“挣扎”的专栏,但我越是重新捋就越感觉到我在挣扎——譬如说刺客办和导航员这种理论上都不是行政庭总长直接下属的部门,居然可以和总长在9常委里面平起平坐,可见帝国早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中层权力结构(以军务部为例)

军务部结构图。先放原文,这样你们才愿意看我文字说明。

如果我有得选,我肯定会拿帝国并没有详细设定的财税部门、人事部门或司法部门来讲中层(因为通常来说,一个政府中这些部门比较有作为中层结构的分析代表性),但哪怕是 Departmento Munitorum - 军务部也足以继续强化我的挣扎与绝望。

首先,军务部有3个直属上级:行政庭总长、帝国文书总局书记、帝国防卫军总指挥。他们分别对接军务部的3个 senior office - 大办公室,分别是对接行政庭的 Office of Records - 档案办、对接防卫军的 Officio Tactica - 战术办。

我这里要重点提一下 Office of the Imperial Pursary. Pursary 这个词汇我完全找不到含义——根据我的搜索结果,这个词唯一的含义就是这个办公室。估计大伙都知道 GW 喜欢生造拉丁语词,恭喜大家,现在我们发现 GW 甚至会生造英语词。真要逼我翻我也可以结合这个办公室对接的直属上级猜一下,但我真不想“猜翻”了,就不翻了吧。

最后一个大办级组织就是 Schola Progenium - 忠嗣学院了,因为忠嗣学院的直接管辖权属于国教庭,军务部想挖忠嗣学院生员接受政委、军官或风暴兵训练要先跟国教庭那边沟通。

至于什么 Commisariat - 政委办这种大家比较熟悉的部门则属于军务部普通办公室,为了和大办公室形成对比也可以叫他们小办公室,其中包括:

  • Administratum Assay Corps - 行政庭审计兵团

  • Commissariat - 政委办

  • Engineer Corps - 工程兵团

  • Labour Corps - 劳动兵团

  • Siege Auxillia Corps - 围城辅助兵团

  • Pioneer Corps - 拓荒兵团(感觉“先锋兵团”会是 vanguard 而不是 pioneer)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离开军务部的最高层、最核心结构。我们首先可以注意到军务部没有宣传办,因此团旗报的来源成了谜部长没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没有协调号令整个军务部的核心班子,这已经可以给整个组织的效率判死刑了。但我们接下来往下看看的话,会发现似乎,地方上组织情况比中央好很多。

当然,这是因为军务部地方下属结构完全是对着帝国的行政区划复制粘贴下来的,设定细致程度远不如中央各办公室错综复杂。5个星域各有1个 Segementum Command - 星域级指挥厅(指挥所?),而这里我要吐槽一点,需要各位自己去翻一下帝国的星域区划图——极限星域的大小几乎是太平星域的3倍,你的军务统筹部门地方办公室完全不需要和星域一一对应啊?尤其是考虑到通讯困难的问题,军务部在极限星域有2个甚至3个办公室分开协调各防区也很合理啊?或许军务部极限星域指挥厅聘请的人手是太平星域指挥厅的3倍,但这不会反应在结构图上。

星域级指挥厅下面是 Sector Command - 星区级指挥处、再往下的各 Sub-sector - 次星区没有官署,直接在星球一级设置 Planetary Level Command - 星球(行星)级指挥科。过分简单而井井有条,分析不出来什么了。

通过对军务部这个组织内部结构的观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由于军务部统筹帝国防卫军(星界军)全体的招募、训练、升迁、专业兵种培训与组织(政委、工程兵团)、后勤物资调度等重大事项,帝国其它要员显然(我觉得我高看 GW 设定的细致程度了)意识到限制军务部直属上级——行政庭总长——权力的重要性,于是才搞出了一套三权分立的“斩首”军务部,既限制了行政庭对军务部的控制力,又限制了军务部部长对军务部的控制力;然而文书总局与帝国防卫军本身就是行政庭下辖部门,三权分立+“斩首”的安排要么是一种妥协,要么是我真的想多了

  2. 机械教庭没有专门对接的大办,推测是行政庭与机械教庭的历史争权恩怨(或是写设定的人没想清楚)所致,不知道这对军务部获取机械教产品的效率有什么影响

这是一图流版本

最后梳理一下帝国4大佬的业务·权力

不算紧急军情或原体主政情况的话,排行第一名的真的只能是行政庭。我知道很多机械教爱好者朋友不服气,也会说机械教庭掌握黄金王座的维修这种帝国核心业务·权力,但我们稍微看一下行政庭都有什么业务,就知道为什么小说 Watchers of the Throne 里面会提一句,帝国元老院各位大佬中,行政庭总长是“同僚中的首席”了:

  • 下辖部门星语庭的下辖部门 Scholastica Psykana - 灵能学院负责筛选和训练灵能者,其中筛选产物就包括每天1k个直接喂给 帝皇,维持 帝皇生命的灵能者,换言之4大佬中是行政庭直接负责每天维持 帝皇躯体的生命;

  • 下辖星语庭和星炬庭,分别控制帝国星际通讯与亚空间导航信标管理的部门;

  • 下辖包括防卫军、帝国海军、风暴兵、法务部等武装力量,名义上甚至下辖阿斯塔特修会,是4大佬中当之无愧的军力最强者;

  • 下辖军务部、Departmento Exacta - 征税部(没有设定结构图,不然是更理想的分析素材)、Departmento Contagio - 传染病研究部等对帝国而言意义重大的其它政府部门;

机械教庭则相对国教庭来说稳压一头。再怎么说,国教庭也是4大佬中的后起之秀(帝国4大佬中的色孽),更无力撼动机械教庭对于科技考(yan)古(fa)和高精尖产品的垄断地位,因此也只能压住组织内部视机械教为异端的极端派,为了给战斗修女们配战车给机械教庭陪笑脸。

审判庭作为一个组织相对2位前辈和1位后辈来说,都被压住了一头。是的,有些Lord Inquisitor - 大审判官的关系网甚至可以做到在一个星区内只手遮天的程度,但帝国有多少个星区,又有多少个审判官在对抗恶魔、异端和异形之余还斗得过官僚、科技祭司和国教主教,夺取地方上的实际统治权呢?

原始文章的残骸在这里

帝国政府各级部门译名混乱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譬如说“星语庭”与“刺客庭”,原文分别是 Adeptus Astra Telepathica 与 Officio Assassinorum,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并不是同一级别的部门。今天我想要通过对帝国已知政府部门的梳理,提出一种相对标准化的翻译范式来解决这种在帝国本就混乱的官僚系统上雪上加霜的问题,简单而言会用到以下3级:

  1. Adeptus - 庭/修会

  2. Departmento - 部

  3. Officio - 办公室(简称“办”)

顺便一提,我发表正史相关专栏的时候投稿分区应该都是桌游棋牌。如果有投错的情况请记得提醒我。

【战锤40k】关于帝国政府部门称呼的一点挣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