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军撤离哈尔科夫,对西方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

2022-09-12 20:52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行走斯图卡

让外界没有想到的是,俄军撤离哈尔科夫的行动是如此干脆。不仅是巴拉克利亚,还有舍普琴科沃、伊久姆,以及库皮扬斯克西城区,俄军是一股脑地将大片城镇村庄都丢给了乌军。难道俄乌战场的转折点已经来到了?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进入9月份以来,乌军已经收复了约3000平方公里的国土;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不仅向南和向东推进,而且也在向北推进,目前距离俄罗斯边境约50公里。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全世界都为我们的战士感到惊讶,敌人惊慌失措。”在视频讲话中,他表示,他相信乌克兰军队将解放所有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并抵达乌克兰边境。

相对应的是,俄军国防部宣布,将重新集结驻扎在巴拉克利亚和伊久姆地区的部队,并且加强顿涅茨克方面的力量。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看,俄军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整个奥斯科尔河以西的地区,而乌军到处占领城镇,自拍照片和视频不亦乐乎。

但是在这一退一进之间,外界也注意到了一些“违和感”。首先,俄军的撤退并非一些传言说说的溃退,而是有组织、有秩序的撤离。乌军在进攻途中,并没有予以俄军重大杀伤,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出现交战;相对应的是,乌军的战利品缴获非常有限,除了少量损坏遗弃的车辆装备外,乌军能找到的很多都是已经抛弃好几个月、车身落满了灰尘的报废坦克装甲车。

其次,乌军在进攻时遭遇了不小的人员和装备损失。从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可以看出,在俄军撤离途中,空天军和炮兵进行了有效的掩护,并且多次重创四处活动的乌军;可能由于伤员过多,乌军不得不将部分伤员转移到基辅或克拉马托尔斯克等其他地区。因此,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在阻滞乌军进攻时予以对方重大杀伤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总体来说,这次作战是以俄军失败、乌军胜利告终。自俄乌开战以来,每天外界听到的消息都是俄军攻占了哪里、乌军撤到了何处;但是这次是乌军较大面积地收复失地,这个战果比前一阶段的赫尔松大反攻要辉煌得多,所以乌克兰国防部进行了高调宣传。但是乌军宣传缴获战利品的官方视频中,“最为丰厚”的一段视频,被证实是盗取克里米亚的阿佐夫西克火车站的画面。事情似乎又回到了“战果日常造假”的正轨,这多多少少让人有一些心安。

所以俄军败了,但没有败得很惨,因为哈尔科夫始终不是俄军的主攻方向,而且随着顿巴斯地区局势的变化,伊久姆等地的战略意义也远不如开战初期那么重要,否则俄军也不会在那里唱起了“空城计”。乌军胜了,但这可能是一场皮洛士式胜利,这次反攻不仅动用了精锐的特种部队和多支机械化旅,还投入了“海马斯”火箭炮、M-777火炮和PzH-2000自行火炮,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但除了第一天对第一线的卢顿预备役团造成了伤亡外,几乎就没有值得一说的战果;主力尽出却没有出现歼灭战,还遭遇俄军杀伤,这样的代价过于沉重了一些。

乌克兰以这次“史诗级胜利”为噱头,向西方要求更多的军事援助。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社交平台写道,“我感谢响应我们号召的伙伴:乌克兰战场上的成功是我们共同的成功。现在的三个议程项目是时间表、时间表和时间表。及时的补给使胜利与和平更加接近。”

不少观察人士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俄军的这次败退对西方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莫斯科放弃哈尔科夫地区是因为兵力严重不足,同时也意味着俄军已经收缩防线,增加在顿涅茨克、赫尔松地区的兵力部署,并且逐步让卢顿民兵、瓦格纳雇佣兵、志愿兵等非常规武装接手前线主要作战任务,明显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这可能才是莫斯科的真实想法,既然在西方的支持下,对乌克兰无法速胜,那就用“烂仗、呆仗”的叙利亚式打法,慢慢磨光乌克兰和西方的意志。

这对欧洲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今年遭的罪可能才刚刚开始;俄乌冲突不平,欧盟就无法停止放血,今年冬天还不知道怎么熬过去。更何况到了明年,俄罗斯开始压缩战争成本、准备无休止地耗下去后,乌克兰和西方,做好准备了吗?


俄军撤离哈尔科夫,对西方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