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文学考研(624文学基础/ 825语言基础)经验分享
23考情分析
山西大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Z2 中国民间文学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24 文学基础
④ 825 语言基础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②写作
学制:3年
学费:每生每年8000元
分数线:国家线(363/54/81)

复试主要内容
(1)专业基础能力测试(100分):笔试
(2)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0分):面试
(3)综合素质复试(100分):面试方式
复试总成绩="(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成绩*40%+(听力、口语)成绩*10%+(综合素质复试)成绩*50%
总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初试满分×100×60% +复试总成绩×40%
我为什么考研
说实话,当初决定考研完全是亦步亦趋,看到身边的人都准备考研,所以才投入了考研的大潮中。当时的想法就是至少能够提升一下学历,以后找工作会更容易一点。直到我读了研究生之后,在和一些没有读研究生的同学沟通时,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选择了读研这是多么正确的一个决定。可能有的学弟学妹们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顾虑,就是读完研究生之后还是要去自己找工作,或者是还要去考公务员等等,但你会发现很多优质工作他们的基本条件就是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我们不排除确实有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能做的工作,但我们这样想,那还有许多工作高中毕业也可以做,大学毕业也可以做,研究生毕业也可以做,那这些工作的条件待遇什么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即使你去考公务员,也有一部分岗位只有硕士研究生才能报考。除了找工作之外,读了硕士研究生同样也会提升你的人际交往水平。你所认识的人的能力和水平、你自己的眼界同样也会高一些。
其实在考研过程中,我也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毕竟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同学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或者有人中途放弃,这些都是有的,但是自己还在苦逼地学习,知识点那么多,背的东西那么多,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可能有的时候还会有点焦虑,就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吐槽吐槽,我也很感谢考研期间有同伴一直陪着我,我们互相鼓励,度过难关。希望大家能找到陪伴自己的那个人,我也愿意做大家的倾听者和解答者。许多的难过和迷茫都挺过来之后,初试结束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心里感觉到空荡荡的,是解脱,也是空虚。再回过头来看这段考研的时光,我才发现,那可能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为了自己的未来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所做的努力和拼搏,那也是我人生中奋不顾身地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全力以赴。在决定了考研的那一刻,或者说是在我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一刻,我可以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不用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心全意,只为考研上岸,过程中是有汗水的,但是只要我努力过,最起码我不会后悔。
其实初试结束以后我也想过,要是我当初找了一份工作,可能我现在不用再担心工作了,工作稳定了,最起码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如果想提升学历我可以边工作边考研,但我身边也有一些边工作边考研的同学,他们都表示压力很大,在工作以后再考研,那么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很难两者兼顾。所以最好还是能够在现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准备考研的时候,专注一件事情,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
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很多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我们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幻想自己如果选择了另一条路会怎样,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当下,选择一条路,并为之做出努力,这样我们再回想起现在的时候,我们能够说:“幸亏我选择了这条路。”在能奋斗的时候去奋斗,在该享受的时候去享受,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是:“没什么好遗憾的,我在能走的时候,去过远方,不能走的时候,安于当下。”与君共勉。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2月)
了解真题,阅读专业课相关的参考书目,第一遍读书一定要认真,要注意知识点的准确程度,在阅读理论性较强的书本时,可以适当做一些勾勾画画,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时,要对文学作品进行一些必要的解读和执行实行的拓展。在学习现代汉语时,要注重练习题和课本所举的例子。
(这个阶段必须要阅读的书目: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郁达夫《沉沦》
巴金《家》《寒夜》
茅盾《子夜》
郭沫若《女神》(诗)《屈原》(戏剧)
老舍《家》《四世同堂》
曹禺《雷雨》《北京人》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3月-6月底,4个月):
这4个月要将所有的知识点系统地过一遍,不能有所遗漏。着重放在梳理框架、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图谱。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7月-8月底,2个月):
这两个月要完成背诵任务:按照基础阶段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规划,在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以后,重要的是要切实完成计划。这一阶段重点是复习和巩固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点,在背诵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准确性。
第三阶段:冲刺第一阶段(9月-11月,3个月):
这个月是非常关键的,要继续背诵知识点,尝试输入+输出,就是在继续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要做题,结合真题和练习题输出脑海里的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真题来了解考试的重难点及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每一次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要训练答题思路和模式。
第四阶段:冲刺第二阶段(12月):
查缺补漏,继续背诵,要对之前学习过的资料进行复习。
按照考试的时间点,做三次专业课模拟考试,保持考试时应有的状态,沉着备考。
专业课备考建议
②个人复习经验
624复习建议
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作文题
624为文学基础,总分为150分,官网上给的参考书目是三本书,侧重点在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知识较多,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所以在准备时也要多花些精力。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察,无客观题。
1. 《中国古代文学史》
山大官网指定的参考教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初试的内容涉及这本书的内容,但这本书的内容较为简略,在文学基础的考试中,古代文学史记得内容最多,所以还需要拓展一些其他内容,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用书。
这本书理解的难度不大,学习起来简单,但是要注意各个时代的逻辑框架。由于与咱们的文化相联系,理解难度不大,但是背诵记忆的内容却有很多。在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每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这本书按照时间线索编写、记录,从先秦两汉开始,有作家,也包括批评史在内。复习的时候不建议把知识点按照人物单独拆开记忆,而是根据时间线索,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内容进行记忆、背诵,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2. 《中国现代文学史》
山大官网指定的参考教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程光炜等,要着重对该书的重点作家进行仔细阅读,对那些单出一章的作家要重视,用这本书可以应对初试,但在复试时还要读一些其他的参考书目。
相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现代文学史的内容要少很多,在阅读时要注重时代的特点,注重每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
3. 《文学理论教程》
山大官网指定的参考教材为:《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庆炳。
文学理论理解难度,较文学史而言较大,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虽然难度大,但内容少,重在理解。课本的板块也较为清楚,如果能较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理论,复习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825课程与教学论复习建议: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应用题
这门科目的分值为150分,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察,无客观题。这门科目的学习只要根据课本来即可,考试范围就在官网给的参考书目内。
1.《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学习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固定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是对课本设计文学篇目的翻译,这就要求考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梳理和对每一个相关篇目的理解到位。
2.《现代汉语》
这本书出题灵活(除了常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以外,还有材料分析题等),但重在理解,但也有相关的一些固定知识点,要注意在理解的前提下背诵。像辅音表、元音表等都要牢记于心。
③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少康(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