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风瑜同洲&前世今生【1】

千百年后,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正在想学生们讲述着魏朝的历史。
老教授语气生动有趣,并不平铺直叙,按照年份,穿插介绍起不同年间的特色人物或者事件,加深学生的记忆,“说起魏朝的承平末年和明德初年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一个高个子的男生也不站起来,直接坐着答道,“是不是三王之乱!”
老教授也不生气,他的课堂气氛向来随意,笑着点点他,又问道:“还有同学要说的嘛?”
一个短发的女生在下面道,“三王之乱谁不知道,承平末年和明德初年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嘉颖大长公主啦!”女生说着话,眼睛中流露出崇拜的目光,“嘉颖大长公主作为女子不仅在《魏史》中有了独立的自传,而且载入的是功臣本纪!”
作为封建朝代的古代女子能有这样的评价,甚至可以作为现今女性的楷模,说起魏史,能坐在这教室里的人谁能不知道呢?
“是啊是啊。”短发女生旁边的一个女生附和道,“《嘉颖公主传》里可是明明白白写的‘成华十四年,明德帝崩,曾留言曰:姑母有功,是为功臣,应载史册。’这可是正史,不是什么野史。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写是什么功劳?”
“肯定有功啊,别忘了嘉颖大长公主做了族长,可是把宣亲王给圈禁了!”一个男生也跟着说道,“夺嫡从龙之功,肯定是这个!当时小皇帝可才十岁。”
大家点点头,这个有功的说法基本都没什么异议。
“而且,她还嫁给了当时的异姓王爷镇北王,这可是手握实权的主。在魏史上所有公主中,可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一个女生又从另一个角度剖析道。
老教授笑着摇摇头,眼看着魏史课就要变成嘉颖大长公主人物专题课了,带着些许无奈道,“好了,同学们,嘉颖大长公主的确是为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以后的人物赏析课我们可以再谈,把你们注意力分给其他人一点可以吗?”
话语间有点哀求道,显然是故意的。好在学生们也习惯了。
“既然教授都这样说了,那我们就说说其他人吧,”女班长用着施舍的口气道,“明德帝的评价我就不多说了,少年称帝,一生兢兢业业,但有一点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他提前禅位太子,之后真的没有插手政事,直到成华十四年才驾崩,也是少有的在皇后之后走掉的主。”
一个带着眼睛的男生接话道,“而且我统计了一下,在《魏氏-功臣本纪》中,明德帝在位时期的的功臣所占比例最多,观其一生,并无特别大的功绩,但社会各方面都在稳步提升。”
“的确,没有明德帝的奠基,怎么可能有成华帝的成华之治!”另一个男声赞同道。
“如果过嘉颖大长公主是魏史具有传奇意义色彩的女性,但跟同一时期的一位男性也同样具有传奇意义色彩,你们猜猜是谁?”团支书压低了声音,卖着关子说道。
听了这话,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眉毛一挑,似是感兴趣的样子,却没开口的意思。
“我知道!我知道!”一个女生嚷道,“是不是嘉颖大长公主的表哥,弃笔从戎最后成为了忠勇侯的白将军!”
“忠勇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虽然爵位比镇北王低了一层,但最关键的是他一生未娶!”一个女生花痴道。
此言一出,好几个女生脸上露出赞同之色,却没有出声附和,几人相视一笑,露出彼此都懂得神色。
一个男生忍不住道,“忠勇侯这侯爵之位来的不明不白。按理说,罗候膝下无子,但尚有堂侄,这爵位怎么也落不到他头上的。”
另一个男声挤眉弄眼道,“这件事的确是个悬案,不过我看了野史,这里面的东西可就不少了。”
悬案吗?最后一排那个面容清新俊朗的男生眼底有了笑意,耳边传来脚步声,他扭头一看,果然是他!
来的也是个男生,整个人高大威武,应该是刚运动过,棱角分明的脸上有着些许汗意;乌黑深邃的眼眸中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无一不在张扬着自信与帅气,见到后排男生看过来,整个人脸上不由得地泛起笑意,看起来冷峻的脸一下子变成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眉毛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他大步走来,直接坐在了最后一排那个男生旁边。
“讲什么呢?”他问道,声音低沉,有着刚剧烈运动后的沙哑,头一歪直接靠在人家肩膀上。
原来坐着的男生把后来的这个男生的头推开,“讲一桩悬案呢!”
后来的男生被推开之后,也没啥反应,又拉过人家的手玩起来,“什么悬案?你们不是历史系,哪有什么案子?”
“就我的忠勇侯爵之位到底是怎么来的啊!”魏宙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憋闷道,便把自己的手抽回来。
“这个原来是悬案吗?正史没写,野史也没写吗?”顾靖宇一头雾水,他这一世是体育系的,也没刻意去了解前世的事情,果断先把记忆中的历史系才子魏宙搞到手。
魏宙无语望着天花板,野史能没写吗?但能怎么写,自己心狠手辣亦或是心计无双,无论是夸是贬,反正都是权利与利益的谋算,谁能想到这侯爵之位只是某个大傻子的聘礼呢!
这般想着,前排又有人说道,“说起来,明德帝的母家承恩侯似乎也终是未娶!”
“你记错了吧,承恩侯不是娶了两个吗?”一个人疑问道。
“是下一个承恩侯,就是他跟第一个老婆的儿子,明德帝的表哥!”一开始说话的纠正道。
“原来是他啊,这个承恩侯是不是功臣本纪上篇幅最短的那个,一直被称为关系户的那个!”一个人反应过来道!
坐在最后的两人相视一笑,他与他,虽没有过了这世俗的明路,倒是比大多数人走的长远,不仅同生共死,还能多得一世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