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向】HGUC MSM-03-1 试作型战蟹模型改造记录(十二)手臂改造完成
开头说明这次的改造不会有涂装环节,改完即结束。
机体设定图,机设及信息可看我前几帖或者百科~



第十二期开始:
这期改造分几个部分:
1)手腕转轴造型零件翻模;
2)手指中段关节制作;
3)手部关节细节添加及手部制作完成;
4)手臂造型修整及制作完成;
5)躯干内部固定加强。
1)手腕转轴造型零件翻模:
这期最开始先尝试翻模设定图里手腕处前后的转轴造型。
继之前购买翻模材料买错(买成可塑土)后,这次购买了自由树脂。买了六条的透明套装版,个人不喜欢单条彩色的。

单条并不大,质地较硬,有弹性,类似橡皮,无粘性。

将自由树脂放入开水中(水温一定要高),浸泡一会儿树脂就会变软并且有一定粘性,取出后放到防止粘连的光滑表面(可以在桌面上粘几条胶带);翻模的原型零件个人选择了市售的改造件,后悔当时买的少,手上仅有的也已经做了其他模型的改造,所以从那个模型上取下来两个进行翻模。
翻模时个人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在一个零件表面涂抹一层护手霜作脱模剂,另一个零件表面不做任何处理,对比看自由树脂固化后零件取出的难易度。
直接将零件压到树脂上即可,尽量让零件与树脂充分接触不留空隙。

待树脂冷却后会固化,节省时间可以放进冰箱加速冷却。冷却后树脂恢复成泡热水之前的性状:类似橡皮、有弹性、表面无粘性。并且表面涂抹脱模剂与没有涂抹脱模剂的零件都很容易取出。

在模具内填充1:1混合好的AB补土。

初次翻模比较失败,原因是没有将补土完全压实,补土与模具之间混有空气,所以翻模出来的零件部分地方有“缺肉”现象。

第二次翻模比较成功,原因是个人在填充补土的时候用镊子拼命向内填充,尽可能保证挤出空气,尽量将模具内填满。
(个人建议购买自由树脂时最好买我买的这种无色透明的,可以很容易看清楚模具内部情况,可以便于检查哪里没填满)
为了节省补土,个人将第一次的翻模零件进行了修补,并将所有翻模零件修整造型,打磨掉多余的部分;
并用ABS胶棒制作转轴中心的部分。

将制作好的零件固定在手部,只将转轴中心零件粘接固定,外圈零件可以嵌套固定。

2)手指中段关节制作:
手指中段关节个人使用KPS流道制作,根据手指中部凹槽的尺寸制作出活动件。


将手指中段锯开,并将制作好的转轴结构与前后两段手指粘合。




手指中段转轴关节制作完成。

使用与第十一期同样的方式制作大拇指零件,根部制作活动关节。

3)手部关节细节添加及手部制作完成:
为了使关节弯曲时造型更自然,在关节处做了一些“防水罩”的细节。并参考设定图在每根手指中部两侧添加细节。

手部制作完成:
能达到手指基本可动性。



4)手臂造型修整及制作完成:
将第十一期末尾补土塑型后的所有零件打磨修整造型。
肘部关节添加“防水罩”的环节造型。

肩部增加刻线及侧面的三角形细节。


肩甲镂空处增加零件填补。


手臂制作完成:


手臂基础可动性:

通过拉伸肘部关节,可解锁第二段可动:


5)躯干内部固定加强:
因为手臂制作后重量增加,原本躯干内部的固定结构不堪重负,所以在躯干内肩部位置做了补强。

在胸部外甲内固定所有内部结构的关键位置增加连接点。


通过加强躯干内部结构,手臂搭载后稳固性提高不少。



手臂侧抬角度:

肘部基础弯曲角度及拉伸关节后的弯曲角度:


在手臂完成搭载到身体上后感觉肩甲还是有些偏小,之后看看能不能放大尺寸。
虽然没有秤,但改造到目前状况的战蟹拿在手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坠手感(零件数增加和补土的功劳),相信加上背包后又能增加一些重量。果然外形厚重的机体就应该有相当的压手质感啊,但上支架就不好说了T∧T。
现在经常看到一些玩家骂着模型价格却还在掏钱买,花双倍的价格买原价的模型,连高价预定还要疯抢······
从疫情后模型涨价到现在已经这么长时间了,玩家自己也应该能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现在不适合买模型。既然市场上模型那么少,价格那么高,为什么还要翻着倍的给卖家送钱?难道没经历过前几年的“白菜价”模型的时期?
还有人说已经不相信模型价格会降下来,以后的模型价格还要高,趁现在的价格赶紧买;HG的高达模型已经到末路了······
唉~
万代是玩具厂,为的就是利润和销量。因为疫情现在的产量明显不如以前,从这几年的新品推出就能看出来万代把一些重心转移到“非主打”的其他玩具模型上,而且每个月推出的新产品(包括高达模型)相比前几年也减少了不少,这就表明了玩具厂在疫情困境中求继续发展,尽量扩展除高达类商品外的其他商品类型,增加受众。这一切都是在现在特殊情况下玩具厂商的选择。
所以希望玩家们不要被一些声音“牵着鼻子跑”。
什么“某个系列高达模型不行了,到末路了”,放屁!万代在模型领域重点就是高达模型,现在的特殊状况哪有那么多人员着手开发设计。
什么“以后买不到平价模型,以后模型价格都会高涨”,放屁!虽然现在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但就算涨也不会脱离定价。模型原定价是厂商规定的,从九几年到现在的HG定价一点点上涨就能看出来模型玩具确实是在涨价,但是在现实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和材料、设计等成本增加、货币价值等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定价涨和售价涨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在某个帖子了解到日本玩具店售价是受万代定价约束的,但日本MG1.5大魔发售时期有中古玩具店通过让员工原价购买再原价从员工手中收购的方式将全新的模型转变成“二手”模型,然后再高价卖给顾客。我不能保证国内没有这种店铺,但冷静一下好好想想就能知道说出“以后买不到平价模型,以后模型价格都会高涨”这种话的实际是什么人,不是认知不清楚的发言就是搞“倒卖的”卖家故意为之。
玩了这么多年模型,经历过零几年一零年那会儿模型的高价时期,也经历过前几年的“五算、四五算”的白菜价时期,模型本来就是量产商品,也没有成品玩具人工组装涂装的手工费,而且多数模型都会一批批不断地再版。就算前几批价格不降,多等几年,价格总会在不断的再版中降价。现在是特殊时期,国外疫情那么严重,哪可能还能希望按疫情前的情况来买模型,玩具店也会趁着疫情的借口涨价;但疫情会一直继续下去吗?
什么时期就要有什么时期玩模型的方法,价格低就想买就买,正常玩;价格高就少买点,或者观望市场。
哪能有“就算现在价格再高也要买”“没抢到低价预定也要去买高价预定”的“人傻钱多”的冲动想法。
也别相信什么“价格不会降、趁现在赶紧高价买”这种“骗术”。
把低成本量产模型当收藏品“炒价”、认为某款模型将来有涨价空间所以赶紧囤这类“投资”的想法也最好别有,通贩、量产、再版,有本事把市场上所有的玩具垄断,有本事把万代买下来,商家炒价能干的过万代?万代要是自己炒价那他就离倒闭不远了,能干这么久的玩具厂哪能没有远见?
写了这么多,肯定有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同意我说的,有和我意见不同的,我只能说:
“我说了,你听了就行”
“你可以信我的,也可以不信我的,信不信全看你”
“你可以不信我的,但你要有自己清楚的认知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