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的朱砂痣 第三十一章(巍生素,春和井鸣,生面,樊心)
啾啾讲故事(一)

七百年前
明皇朝统一天下,结束战乱,定都于神京城,太祖高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太平盛世。直到传位到第九位孝敬宗皇帝,在位一十八年,为了兢兢业业做一个好皇帝,竟累垮了身子,最后一句话也没说便撒手人寰了,享年三十六岁。
孝敬宗皇帝子嗣单薄,只留有一子朱厚照,束发之年便被推上了皇位,朝中也多有虎视眈眈之辈,看不起这个小皇帝。
幸得太后和太傅扶持,朝中武将花家世代忠心耿耿,还有平宁郡主夫家国公府给小皇帝撑腰,倒没有发生什么动摇朝纲的大事。
花家花无谢与小皇帝同岁,两人合得来,从小玩到大的情谊,国公府齐衡,是小皇帝的表哥,年长小皇帝三岁,从小聪慧过人,如今也是满腹经纶,才华学识非同龄人可比,去年就高中状元,今已经入朝为官了。
“禀皇上,江南官员呈报,今年出现洪涝灾害,百姓受灾之所以达上万,江南虽富饶,也难以度过这次灾情,求朝廷拨款救灾。”户部尚书拿着奏章站在下方,等待着小皇帝的首肯答复。
“此事其他爱卿有何见解啊?”朱厚照坐在龙椅上发问。
“回皇上,臣有疑问?”齐衡站了出来。
“齐爱卿有何疑问?”
“臣昨日查过司天监记录,今年京中也不过比往年多了两场雨,现也已过雨季,即将入夏。江南多河,就算雨多洪涝,往年也就淹了一两个村庄,怎么会有‘受灾之所上万’一说。”齐衡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怎得这一日两日的,接连收到各地大灾小祸的奏报,都要求拨款。
“臣附议,江南臣去过,因多河多水,靠水而居的百姓皆有防范意识,江南上一次受灾上万乃是暴雨连下十日才造成的。江南奏报五日一封,也未提及有暴雨一说。”花正坤附和着说。
户部尚书脸色苍白,不知如何解释。现今小皇帝登基不到三月,朝中人心浮动,户部尚书看到有求拨款的公文,便直接上报了,只要公款拨下来,自己多少都能捞点,哪知小皇帝竟不好糊弄。
“既南方多灾,朕昨日已同母后说好了,让司天监选个吉日,为百姓祈福,祭奠仪式由礼部督办。之后——朕将亲下江南,巡视官员,也好好看看受灾的百姓。”
“皇上三思!”朱厚照一句话,吓得百官们齐刷刷跪了一地,只剩太傅,花正坤和齐衡还直挺挺的站着。
“众爱卿不用惊慌,南巡朕带着花将军护卫,无人能伤我,齐衡也会陪同,朕不会荒废国事。朝中朕也安排好了,由太傅监国。”
“皇上三思,历来监国的不是太子就是皇子,不然也该由太后监国,这太傅……”
“呵!朕登基太后都不曾监国,如今也不必辛苦她老人家。再说了,太傅怎么就不能监国了朕的学业还都是太傅教导的。”
“皇上,可是……”
“就这样定了,退朝吧!”
“退朝!”太监总管一声令下,后殿哗啦啦出来一群宫女太监,伺候着朱厚照离开大殿,太傅,齐衡和花正坤也跟着离开,留下跪在地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

御书房内,朱厚照听着太傅的唠叨叮嘱,想着自己老了会不会像太傅一样啰嗦。
“太傅不必担心,南巡有齐衡表哥和花将军陪着,不会有什么意外,最多三个月朕就回来了。”
“皇上真的不考虑让太后监国吗?”
“太后……还是算了,太后虽待朕如亲子,可道理都是老师教我的。人心难测,得到后的权利再失去,初心就会变了,我与太后的感情如今就好了,不必锦上添花,只求不变。”
“既如此,老臣就不再推脱了。”
“禀皇上,齐小公爷与花将军在殿外求见。”太监张永走进来通报道。
“宣。”
不多时,一个小太监领着齐衡和花正坤进来。
“臣,参见皇上。”
两人正准备跪下,朱厚照直接阻止:“虚礼都免了,说正事吧。”
两人又齐声了句“谢皇上免礼。”
花正坤先开口说:“禀皇上,此次南巡若臣随驾,京中禁军暂由何人接管,还请示下。”
“花将军心中有人选吗?”朱厚照反问了一句。
“嗯……如今朝中……”花正坤想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合适的人来。
“如今朝中没有能够让朕信赖,多的是野心勃勃的之徒,所以朕打算让花将军留在京中,替朕看好了家门。”
“这……那便让满天随驾。”
“花大哥也不行,朕想让将军在暗,花大哥在明,都留在京中,这样才能辩出忠奸来。”
“那皇上的安危怎么办?”
“放心,到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将军随驾,无人敢来害朕,真有万一,还有皇家暗卫队在,朕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将军让无谢扮做你随驾即可。”
花正坤沉思了一会后,同意了朱厚照的计划:“既如此,老臣领命。”
“表哥想说什么?”和花正坤谈完,朱厚照把目光转向静静站在一边的齐衡。
“臣所思所想方才皆已应验,京中诸事皇上与臣不谋而合了,只是还有一事想对皇上说。”
“何事?”
“如今皇上还小,故后宫无妃嫔,此次南巡之后,就该准备选秀一事,若途中遇得有缘人,还请顾全大局,不可随心,当以后嗣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