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共鸣
仅以微信对话的情境模拟来稍作推论,这无法作为事实的依据,但有着讨论的价值,足够成为大家的前车之鉴。 这次痛骂废柴上司的聊天记录一经公布,大家都把事主认定为“英雄”,因为他骂的对象于大众而言,从来都只敢逆来顺受,他的言论成了第一人! 就算当成爽文看也被公认是满分作品,但毕竟真的只是一篇作文而已。 一个人言谈举止有着如此浓烈的火药味,可见日常工作态度是有些问题的,而且《日内瓦公约》的比喻也能利用起来,足见他的对抗态度是异常明显,姑且不论是他性格使然,还是工作环境日积月累的负能量在那一刻爆发,就算领导班子再无能,日常也足见他搞事的端倪吧,这是一种必然会打击整体氛围工作积极性的严重不良行为,被大家有意无意之间疏远才属于正常情况,这也是很多弹幕都猜中了最后只有他一个人被辞退的原因之一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心思放在这些工作负压是会影响工作效率的,日常出错会比其他人要高,虽然说没有谁不会犯错,但这么骂上司的导火索足够扯出一大堆东西出来,成为被公司劝退的理由了。 按当事人表达的意思,他最终是自愿离职的,这也许是一种苦果自己尝的结局了。 另外对于那种一呼百应的辞职应援声,初看之下确实让人爽得欲罢不能,都是一群有血性的汉子,都是好同事……然而事实上这几乎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别说结婚的有家庭压力了,还未结婚的也要赡养父母吧,也有出外打拼的房租水电千斤重担压在身,哪会轻易打出“+1”这种跟大队的辞职诉求!? 而且跟随的还有跨部门的其他同事响应,这就有点离谱了,因为有对比过其他部门的领导是同上同落,突显出一个小头目不作为另一个拍马屁,但能够让几个部门的同事都响应了,这就有点自相矛盾了。 然后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公众会曾经这么一面倒的支持他说的话,分析的目的也只是希望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还我们一个平静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人类会把自身经历的苦难无限放大,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是放大了自身的痛苦,并把很平常普通的事情都染上痛苦的色调。 造谣惑众是很常用一些过激的表达,让观者有一种身同感受的错觉,其中这次用上了“一呼百应”这招,共鸣效果就更大了。 因为平时怎样称兄道弟,大难临头总是各自逃命的。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支持,这充分满足了所有观者的期望——让他人理解我经受的痛苦,并且所有人都为我抱打不平。 这是一场心理战,而且他还抓住打工人最大的痛处,无上限的加班、无下限的工资,还有对大企业的偏见…… 在各方面都渲染得如此澎湃之后,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经历过打工之苦的人都把滔滔苦水倾诉得连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但毕竟谣言止于智者,在警方通报出来以后,那些过激的支持声音立马安静下来了,剩下的都只是一些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理性讨论。 如果说如何能杜绝打工人被这种有心人利用,真的有一个建议分享给各用人单位,社会上更应该重视关注劳动者的工作现状和合法权益,其实大家都被造谣者利用的就是“身同感受”这个切入点,当劳动者获得与付出所对等的收入,合法合理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有所保障,相信不会再有任何人能造谣成功的,就算有谣言一出来,也只有立马被举报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