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是夜晚的灯火,是爱,是时间,是人生——《请以你的爱找寻我》

2022-01-10 16:01 作者:Mukushino  | 我要投稿

时间将近午夜,街道上的行人似乎都消失了。

灯火明明还是同样的亮度,但没有人影的衬托,似乎也暗淡下来。

望着凉月,一个身着白衣的少年坐在灯下,手里的书已经翻到最后一页。

《请以你的爱找寻我》。

《请以你的爱找寻我》封面

他张开嘴,似乎在朝着如水一般流淌的夜风说着什么。或许并不是在推荐一本书,而是他对这本书的兴趣而已。也不知道夜风会不会对他的兴趣感兴趣,不过他就这样说下去了,对着空无一人的大街。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续作电影《Find me》海报

正如慵懒的标题一般,这本书也正是在慵懒的南部意大利开始,他和她在同一辆火车上萍水相逢,然后在谈话间勾起感情,最后在那不勒斯的酒店房间里,面对着吹着晚风的阳台。她看着海边灯塔,坐在房间里。少年眼中的那个灯塔,也在夜里散发着微弱的白光。

然后就这样熄灭了,再也没亮起来过。

情感的交流,在这个公寓或者那个公寓里开始,然后慵懒地带着汗水结束。少年懒懒地坐在窗台边,书慢慢地翻着,心里想到的不是意大利海边的灯塔,而是另一种带着夜晚宁静的美。

于是他到这一刻突然醒悟,似乎灯塔的熄灭,情感交流的行为才真正达到了文学上应有的美学。他喜欢这样的感觉,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夜晚寂静地街道上聊着自己的人生和回忆,情到自然处地时候拥抱或者亲吻,在房间里望着远方的灯塔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人生和灵魂的交融,感受到的是心灵空洞的填补。并不是简单地站在窗前,望着发光的灯塔,而是在交流、诉说,在推心置腹。因为人生不应留下遗憾,所以在感情到来的时候,不是选择放弃而是抓住,只要是两个契合的灵魂,一切都会成为悠长而美好的幸福。或许作者用对话代替场景、用灯光代替流水起到了这样奇特的文学效果,但归根结底,当望着远方的灯塔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而是追求作者在其余情节的字里行间早已体现出来的,那一丝永恒的灵魂交融的温暖,那么代替视觉的,将会是心灵的一次震撼,慰藉以及温暖。那是这本书简单情节背后弯弯绕绕的语言间,一语道破的人生哲理,人生的迷茫和纠结。

本书原作者安德烈·艾席蒙

灵魂之所以能够交融,是因为彼此之间,都是不完整的。时间没有错待我们,我们也没有错待时间,错的也许就是生命本身。活着便意味着要抱憾而终。这是一个令人愤怒的真相。但即便如此,这并不妨碍着那些灵魂有着缺损的人们相互去爱。书本里的人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错过,然后失去,接着心痛,最后慢慢地淡去,成为时间远方那个永久而遥远的伤痕。那个在迷乱和伤感的那个夏天成长起来的男孩,最终成为一个男人,当他准备开始一段新恋情的时候,心却永远属于那个早已永远逝去的夏天,另一方看出来了,但只是心里紧了紧,然后鼓励着他去寻找自己丢失的,早已属于另一个人的灵魂。挺喜欢这样的关系,宽松而安静,感情并不是来自于呆滞地望着灯塔看,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他们互相露出自己的伤口,然后互相安慰着对方,都自知自己不过是别人人生中的其中一站,但即使如此,那一份感情虽然短暂却仍然真实而温暖。不是永恒,却在生命最为寒冷的一段时光里点亮对方心中的灯。也许这会被视作轻浮,但灵魂深处被慰藉的空洞告诉你,并不是这样的。

然后他突然就想到了自己,错过喜欢的人,错过喜欢做的事情,甚至错过那个躺在清冷月光中真实的自己。他也失去了,心痛了,接下来,大概也会淡漠吧。少年看着自己灵魂的空洞如同落地窗般延展开来,空空荡荡的大街上有灯光,于是他一个人走出去,似乎已经忘却了人生中的那些曾经,而他只是在为曾经走过的地方“守夜”。前厅永不衰老,所以他可能在走近那个熟悉房间的一刹那,会一瞬间回忆起几个画面。而后拍下照片,退出,继续漫无目的地在夜晚的大街上游荡。他遇到自己人生中的一站吗?会遇到一个灵魂上的朋友然后吐露真心,一起在凉夜的阳台上,眺望海岸边亮起的灯塔吗?白色的衬衫在风中飘飞起来,他靠在石头筑成的墙上,似乎更希望后背上有更加温暖的触感。在他目光迷茫,找寻着什么的时候,他希望听到一个声音说“Me voici”。

在我们如何学会生活时,一切都显得太迟。所以,他的人生路上,又会抱着多少遗憾终老呢?这样的问题让他深陷沉思,他已经错过,正在错过,或者将要错过。错过太多,他的心似乎更痛了,也更淡漠了。面对温暖,他害怕接住,因为越火热的东西,就越会像夜晚里耸立的灯塔一般,转瞬之间就会熄灭。害怕心痛,所以还不如没发生过,于是他站在原地,又一次错过。

在嘈杂的世界里,他缩在背光的小巷里,充当着见证者,冷眼看着这个世界。也许真正能够让他走出前厅,来到路上的世界,将会是那个空无一人的大街。在哪里,他一个人,在夜风中起舞,或者是和那个生命中没有错过的东西,亦或是,路灯之下生命的终点。

ケツ


那是夜晚的灯火,是爱,是时间,是人生——《请以你的爱找寻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